凡人闲文!傅申1980。

我的阅读教训——读《我的阅读观》引发的阅读思考

2022-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水藝堂主人

花开半夏

《我的阅读观》是一本关于阅读的经典著作。作者朱永新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并积极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这也是他的阅读观。全书围绕这五句话铺陈开来,阅读的意义、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法、阅读的途径等都有详备富赡的介绍,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开具了覆盖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教育等阅读书目,值得大家去借鉴参考。

我读朱永新的这本书是在2019年7月。如今重拾,书中的一些观点依然令我信服,并引发我阅读上的一些反思。同他相比,这些年我在阅读这条道路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在本该收获的年龄段却黯然神伤。具体教训如下:

第一,读而不专。读书不专心,容易分散注意力,常常一阵子读管理学,一阵子又读经济学,又一阵子读哲学等。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一知半解,什么都不懂,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古人说过“务广而荒”,说得是读书贪多的毛病,倘若选定一个阅读主题,几十年矢志不渝的阅读相关的书籍,多年下来的积淀,一定会有一些收获,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都想读,到头来什么都不会精通。

第二,读而不精。反观这些年读过的书,有数百本之多,真正认真读上三遍的书不太多,读上十遍的书更是寥寥无几。可见在读书专精上用的功夫不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对阅读效果的提升非常重要。曾国藩说:“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说得是读书要专;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倡导的亦是精读;朱光潜说:“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也强调了精读的重要性。

第三,读而不果。读书的过程中,有思考,但是思考的不够深入;有感想,但是没有必要的阅读输出。一本书读完了也就读完了,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束之高阁,过些时日,也就遗忘了。会读书的人,往往会在阅读输出上做一番努力,他们或许画一张阅读思维导图,或者写一篇读书札记,或者写一篇书评,或者做眉批等等。总之一定会把自己阅读的点滴记录下来,常此以往,阅读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世间没有后悔药。痛定思痛,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的我及时复盘止损,调整了阅读策略,更新了阅读方法,开启了一段新的阅读生活。

首先,制订计划。每年的年底,我都会确定来年的阅读主题,制订来年的阅读计划,这一计划又符合自己未来5-10年的成长预期。精选出需要阅读的书目清单,聚焦阅读主题,摒弃各种图书的诱惑,设置阅读期限,在规定的时间内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下去,不能拖延。

其次,精读经典。周国平说:“所谓经典就是那些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书,经典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世代的公认,是一代代爱读书、会读书的人选出来的书。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精神生活传统,从而使自己过高品质精神生活的最重要途径。”生命是有限的,好书读不完,千万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差的书上。这两年我开始系统地读《资治通鉴》,并运用音、视频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参与阅读。直接读大师的原著,做大师的学生,力争读透一本书。

最后,读写合一。“学原于思,思起于疑”有效的阅读离不开思考,思考又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和善于怀疑的基础之上。通过阅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认知方法,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助于立于尘世,不为外界所惑,不会人云亦云,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生而为人的坚守。读书一定要输出,否则,读书的效果会打折扣。输出的最好方式是写作,其次是授课。这两年,我坚持读一卷《资治通鉴》写一篇阅读笔记的做法,并分享阅读《资治通鉴》的笔记。另外,现在写作的平台很多,也可以有效使用。读写合一是阅读的理想结果。

虽然读书不一定能给你带来金钱,也未必能给你带来权利和地位,但是读书能给你带来有趣的灵魂,能够抚慰你心灵的创伤。读书关乎心灵秩序,教人准确和深刻地理解社会、理解自己。当今社会虽然信息爆炸,却智慧匮乏,愿我们通过读书,改变我们人生的格调、气象和境界,求得心灵的安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