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自留地随笔散文

被期望的答案

2023-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枫叶丰泽
封面设计:枫叶丰泽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母亲和幼小的儿子在郊外游玩,断了水。此时儿子小包里有两个苹果。

母亲于是问儿子,只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说完,用充满殷切期望的眼神望着儿子,等待答案。

儿子大声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母亲眼神黯淡下来。她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失望却也好奇地问儿子,“为什么?”

“因为我想给妈妈最甜的那个。”

母亲眼泪流出,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

听过这故事的人,也许不少。然后人们便纷纷做着试验,考验自己身边的亲人。

当有一个女孩听了妈妈的询问,不加思索地说,“我一个,妈妈一个”时,她的妈妈眼神黯淡了,她其实希望女儿能像故事中的儿子那样回答。

女孩于是便随着妈妈表情的变化,不停地改变着自己的答案。

可惜直到最后,她也没能说出母亲渴望的那个答案。她很难过,她妈妈也很难过。

有没有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期盼,按照某种杜撰出来的感人答案,来要求自己的亲人、恋人,说出令自己满意和感动的标准答案,却总是忽略了人们在下意识时说出的最真实想法。

人们不在乎这答案是否真实,只在乎这答案是否能满足自己渴望对方重视的那颗心。

用自己的期盼与标准,“绑架”别人的真实想法,是非常残忍的作法。

它会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说了谎,却可以用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饰住谎言,从而在谎言中自欺欺人。

久而久之,连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什么,都忘了。

我也曾不能免俗,期望过自己想要的答案。后来发现,其实对方下意识说出来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如果能感觉到暖,那才是最美的答案。

文|枫叶丰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