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是骗局,大米是神话,看你怎么卖~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现代人结婚,钻戒成了标配,在女人眼里,钻戒就是爱情的象征。不过呢,最近,公众号大象公会发了一篇文章说,钻石代表爱情这个说法,是一家公司靠强大的营销手段编造出来的神话。
我们先来看钻石为什么贵。钻石被发现得很晚,直到100多年前才开始被开采,当时全世界也就在印度和巴西发现了钻石矿,一年的产量只有几公斤,物以稀为贵嘛,这时候的钻石的确很值钱。可是到了1870年,南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钻石矿,产量可以用吨计,钻石突然不稀缺了,价格面临着大跳水啊,所以,所有的钻石投资人,马上合伙成立了一个叫戴比尔斯的公司,控制了全球的钻石产量,故意放慢开采速度来维持高价。后来,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也发现了一家巨大的钻石矿,戴比尔斯公司马上跑去找苏联人合作,继续人为压低钻石的产量。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戴比尔斯公司还会从分销商那里回购钻石,来防止分销商降价处理,给消费者一种钻石价格很稳定的错觉,建立购买信心。
然后咱们再看看钻石是怎么代表爱情的。要让钻石维持高价格,光控制钻石供应还不够,还得让市场对钻石有很大的需求才能成功。所以,戴比尔斯就找到公关公司、媒体,像“送礼只送脑白金”一样,进行了日复一日的全球洗脑式营销。比如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他们经典的宣传文案。他们还找电影明星,在报纸杂志上登新闻故事和照片,使劲渲染名人送给爱人钻石的大小,强化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他们甚至还安排讲师去全国高中演讲,在成千上万的女孩心里种下钻石的种子。再后来,不但是订婚,戴比尔斯甚至推出了碎钻系列,鼓励已婚的夫妇继续购买钻石。
除此之外,戴比尔斯还很善于借势。比如,当时美国年轻人订婚以后,就可能发生性关系,但那时的性观念还很保守,一旦男方悔婚,女方的名誉就毁了,开始的时候,女方还可以起诉男方,要求赔偿。但后来美国进行婚姻诉讼改革,女方不能为这事再打官司了,这让女方家庭特没有安全感。这个时候,戴比尔斯的钻石就提供了安全感,因为求婚的时候,女方要求男方送一枚昂贵的钻戒,就大大提高了男方反悔的成本。
那说了那么多,钻石到底有多大价值呢?首先,钻石作为一种矿石,基本没什么实际用途,也就是硬度高,还可以划个玻璃什么的。但1955年人类发明了人造金刚石以后,钻石最后这点工业价值也失去了。
除此之外,钻石也没什么投资价值,虽然戴比尔斯拼命控制产量,但经过这么多年的销售,民间还是有了5亿克拉的钻石存量,但却完全形不成一个二手钻石交易市场,因为根本没有人要,也就是说,钻石没有任何投资价值。比如,1970年,伦敦一家消费品杂志做了个试验,它们从伦敦最有名的珠宝商那里买了2颗宝石级钻石,9年后卖掉,扣掉通货膨胀因素,居然大亏。这家杂志社后来又做了一次试验,买了颗1.4克拉的钻石,花了2500多英镑。一周之后再卖掉,收到的最高报价是1000镑,简直比腰斩还惨啊。类似的事儿,荷兰消费者协会也验证过,它们在阿姆斯特丹买了一颗宝石级钻石,拿了8个月,然后向阿姆斯特丹20家最大的珠宝商询价,19家拒绝报价,最后一家报价了,但只是当时买这枚钻石价格的零头。
最后,这篇文章的标题:爱她,就送她石头做的脑白金。
以上本文源自:爱她,就送她石头做的脑白金
讲过了昂贵却不实用的钻石,我们再来讲讲我们经常吃的大米。
常看新闻的朋友都知道,很多农民已经不种大米了,因为单靠大米实在挣不到什么钱。不过最近,公众号西斯科实验室介绍了一家日本大米店,人家光靠卖大米就赚了近一亿人民币!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人家可不是简单的卖几袋米,人家做的是标准。原来啊,这家米店的主人祖宗八代都卖大米, 店主对大米很有研究,还考到了大米鉴定资格证,这个资格证可牛了,全日本都没几个能拿到。凭着这个资格,他组织了一次全国大米评选赛,日本人爱争第一啊,全日本农民的种米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了,比赛火了,他的大米店也跟着声名远扬。
其次呢,这家店不仅卖米,还研究怎么吃米。比如,这家米店开了个大米全宴餐厅,什么是大米全宴呢?就是餐厅里每道菜的原料都有大米,甚至甜点啊、酒啊,也都是大米做的。由于大米当原料价格便宜又有特色,餐厅人满为患,想吃顿饭得提前两个月预约。
不仅如此,米店还玩起了跨界,它跟和服店合作,硬是用高档布料把大米包装成了高档礼品,而且广告做的简直丧心病狂,什么生日送大米、结婚送大米、升学送大米,就连高尔夫比赛拿奖也要送大米!实在想不出什么送礼的理由,就弄个褒奖米,自己送自己,比脑白金还狠。
更狠的是,光做广告还不够,为了让大米文化深入人心,米店店主四处做大米讲座,甚至连小学生都不放过,他成功游说了教育局,把大米文化写进了教科书,让吃大米成了爱国的象征。这家米店的米,自然也成了日本第一米。
你看,看起来毫无前途的行业,只要开放思路,照样能脱胎换骨。
本文源自:日本一家要倒闭的百年米店,靠一个绝妙点子竟起死回生。
撰稿: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