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资料园园资料学生成长

阅读是一种能力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103人  Ysgd2006

最近和媳妇聊天,聊到了看书。媳妇说话很直接:你看的书不少,就是周围很少有人能看得懂你看的书。用软件(晒书房)翻看了自己的藏书,通俗性的大众读物确实不多。作为最熟悉和了解自己的人,媳妇这句话怼得挺好,点个赞!

无独有偶,今天和同事在上班路上聊天,聊到了前期推荐的几本书。也谈到了类似的话题,觉得有些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有些书艰深晦涩、面目可憎。

为什么呢?

十年前,有一套书红遍大江南北——《明朝那些事》。火到什么程度?洛阳纸贵。关键在于这套书的可读性极强。确切的说,这就是一套畅销历史小说。既是小说,内容的真实性也就无法考证。最为重要的是,这套书通过戏说加演绎的方式,满足了当时普通大众窥视和揣测中高层政治斗争和运作的逻辑,高度吻合咱天朝千年文化中的“官本位”模块。不火才怪。顺道说一句,前段时间火得一塌糊涂的《人民的名义》,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套书——《贾志刚说春秋》,也是属于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类的。普通大众想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难度系数挺大。毕竟文言文功底有限,不可能读艰深晦涩的春秋、左转之类的古籍。最佳的捷径就是看一些今人的演绎,所谓“看别人看历史”。《贾志刚说春秋》就是这类书。文字通俗,而且讲的道理看上去挺有道理。有些段落还结合了网络用语、流行语言。其实,这样的写法古人“门清”。明代有个福建人,叫余邵鱼,编了一本书,就叫《春秋列国志传》,同时期的还有一个叫冯梦龙的,编了一本《东周列国志》。在当年,这些都是畅销类的历史小说、演义。包括《三国演义》。以至于,后人误以为三国演义就是说的三国时期的事,其实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真正的三国不在《三国演义》,而在《三国志》里。

再说《贾志刚说春秋》。六年前看的是电子版,今年入手一套纸质版,作为收藏。放入书柜,看着包装、封面都挺不错。再一看内容,坏事了。几个章节看下来,再也看不下去了。为什么原来看来通俗易懂、引人入胜书,现在看来反而面目可憎呢?道理也很简单。不是菜烧的不好,而是嘴被惯坏了。

以晚清史阅读为例。

以1848年鸦片战争为起点,1911年辛亥革命,千古变局。期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记得高中教课书上老说清王朝闭关锁国,文化自大,对世界变局毫无认知。这只是一个概念性或者结论性的认知,究竟闭关锁国到什么程度、文化自大到什么程度、鸦片战争之前普通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还好,有一个叫威廉亨特的人写了一本《天朝拾遗录》。作者在中国生活了44年,比大山的时间还长。记录了1844年以前20年左右时间,广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释了什么是十三行,告诉我们当时的“歪果仁”只能局限于某个区域做生意,并被统一管理,货物统一销售,还有滑头的翻译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普通大众如何匍匐在官员脚下,等等。记录得非常生动,可读性也比较强。这本书的核心要义在于,当年凡到过天朝的“歪果仁”,再也不会相信前期传教士带回来的关于天朝的记录了。他们看到了另一个天朝——愚昧、落后、羸弱的天朝。读懂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千古大变局的由来;读懂了这一点,也就读懂了曾国藩、李鸿章等清末名臣苦守残局、洋务中兴的不易。

如果需要对这一段历史有一个大概而生动的认知,推荐两本书:《宿醉的王朝》和《从晚清到民国》。文字稍微有些酸涩,但就内容而言,考据真实可靠,言之有物,说理凿凿。读懂了这两本书,你就会明白,当年的慈喜老佛爷为什么心心念的要建大园子;昆明湖名义上是海军操练场;左宗棠当个干部,还被太监索贿2千两;洪秀全是狂热的宗教分子还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义和团究竟是怎么忽悠老百姓的,又是怎么忽悠前去考察的省部级高官,最后进京惹事,挟持高官,不可收拾;慈溪太后当年为什么有胆量同全世界断交,及至八国联军侵华,等等。当这些经过考据的事实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时,阅读者从中获得的感悟和启示远比传统的说教来的自然和生动。我们也会渐次明白,把历史用人为的概念做切割,只会得出囫囵吞枣、似是而非的结论。

再深入一些。如果觉得枯燥,可以读一些以个人传记为切入视角的书。推荐书目如下:《千古大变局》、《李鸿章传》(梁启超著)、《曾国藩与晚晴大变局》、《变革中的危机》、《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说这些的目的在于,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及深的过程。必须要承认,书还是有高下好坏之分。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文字亲和的文本。建议就某一个领域多读几本,但不能浅尝辄止,后续可以挑战一些有一定专业性的文本来看。只要坚持下来,阅读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