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问答(提要)

2020-11-17  本文已影响0人  寻象书房

问:何谓文化?

答:广义地说,文化就是人化。是人类的创造、经验、成果、积累、存留,而非自然的原生态。人类带来的一切物质与精神存在,都是文化。

马克思喜欢讲“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马克思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的说法是“以文化人”,则强调圣人以自身的先知先觉所言所行教化百姓,为民立极。

毛泽东强调的是奴录创造历史,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人民创造文化。

问:为什么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答:文化的内容博大精深,无所不包,与时俱化,与时俱进。同时它的基本精神、基本价值认同与思想方法、生活方式、风度韵味又是相当恒久的。我们与港澳台的社会制度行政运作如此不同,但仍然有文化的统一性不容置疑。中华文化至今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例如忠奸的分野观念,德才的观念,沧桑的观念,盛衰聚散的观念等。

特别是中华文化的为政以德——修齐治平的思想,性善论、天性论、天良论、良知良能论的思想,“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不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的思想与“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的思想,使天命→人性→民心→道德→政治→大势串联混一。中华文化把政治理念、哲学理念道德伦理理念、终极信仰理念、唯物与唯心理念、文化理念、天人合一理念、一而多同时多而一理念、变与不变理念化而为矛盾的统一,精神自足并且颠扑不破。同时中华文化又强调“与时俱化”,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尚化、尚通、尚机变。它给人以稳定感与足够的应变能力、选择空间、适应调整的智慧。

中华文化寄托于、建立于汉语汉字的形象性、综合性与混一或浑一性,有它特殊的感染力乃至感情性。中原文化的优胜性与各兄弟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推动中华文化不断扩容、发展变化、绵延不绝。

中华文化形成了中华风度,融入中华精英(圣贤、君子、士、大丈夫)的生活方式。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道互补,三教(儒释道)合一,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琴棋书画,诗书礼乐,人山出山,方圆内外,百战不殆。这些,都是至今充满活力的东西。中华文化的魅力令人迷醉。

问:这些东西就足够优秀了吗?

答:不是的。我们所说的自信,不是说只有中华文化是优秀的,《礼记·学记》上早就告诉我们:“学然后知不足”,《尚书·虞书·大禹漠》的说法则是:“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我们不认为自身足够完满。我们对全球各国各地的文化只能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费孝通)。但是我们必须重视珍惜中华文化的感人的巨大与长久存在的历史事实。越是全球化,越是西欧北美显然取得了人类文化的某些优势乃至主流地位,我们越要加信珍惜或异其趣的中华文化对人类的重要参照作用。我常说,拒绝现代化,就是自绝于地球,而拒绝传统,就是自绝于中华本土,自绝于中国国情,自绝于人民,自断地气,自绝于修齐治平的事功。

问:传统文化也有明显的不足、短板,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答:当然有不足,所以一百多年以来,各界优秀人士、中华文化精英与广大民众前仆后继,以极大的紧迫感来追赶改善,力求补上科学技术、民主法制、市场商贸、社会化工农业大生产、国防自卫、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课,提出全面现代化、全面小康、全面富国富民……这些都是在补课。同时要对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愚昧的糟柏痛加针矿洗刷。看看百余年来规模巨大的出国留学热潮,就恰恰说明了中华文化是怎样以空前的热情扩容图强、奋勇前进、发展创新

问: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出现了极大的危机感、焦虑感,这是怎么回事?

答:不管多么好的文化传统,如果陈陈相因,“白发死章句”(李白)“寻章摘句老雕虫”(李贺),那就必然会出现老化、僵化、酱缸化的病变。唐代天才诗人已经感到了这个问题。元明以后文化势头显著不济。到清代《红楼梦》中,从荣宁二府的状况看来,主流文化已经提禁见时,难以应对堂堂贾府的多方危难了。

而到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面对列强,中华文化出现了全面深重的危机感。

问:是啊,所以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中华文化痛加针砭,反思批判得不亦乐乎,那为什么现在还要强调文化自信?

答: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既有孔孟老庄的古老传统,也有农民起义的造反传统,还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还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传统,还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开放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在完善成熟起来的正是五四运动,表现了中华文化的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精神,表现了中华文化的自省能力,使中华文化传统经受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激扬试炼,挽救了中华传统文化,激活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它的古色古香、奇范异彩、自成经纬,更在于它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普适性,它的闻过则喜的反思能力,它的在多灾多难中锻炼出来的应变调适能力,它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精神,它的不惧推倒重来的坚韧担当,它的好学与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求新求变精神。问:百年来,衣食住行、声光化电、生产生活、名词观念,我们吸取了那么多外来的文化,我们做到了那么多的“它信”,为什么还要强调自信呢?

答:文化不是物资也不是货币,文化首先是精神智慧品质能力,它不是用一个花一个,少一个减一个,而是越用越发达,越用越进步,越用越本土化、时代化、大众化。它的特点是任何一种文化品质与文化能力谁学到手就为谁所用,也必然会随之而调整变化,日益得心应手。任何一种文化都无须追求来源的单一性唯一性纯洁性。如果用来源定义传统与内涵,国人吃的小麦、玉米、菠菜、土豆……显然都是舶来品,连中餐都不是绝对地“中”。而日本,先学中国,后学欧美,我们似乎可以无视日本文化存在。美国更是移民国家,我们也可以否认美国文化的概念。但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都不容小戴。好学不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的态度正是中华文化历久不衰不亡的原因所在。二十世纪,当社会主义国家掀起改革浪潮的时候,西方政要如撒切尔夫人、布热津斯基等都唱衰苏联、东欧的改革,却唯独看好中国的改革,他们都强调中国的独特文化的包容与应变康复能力。难道我们却反过来嘲笑我们百余年来东奔西闯、惨淡经营、改革开放、旧邦维新的大手笔吗?

文化一经吸收采用,必然与本土文化结合,实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马克思主义到了中国,发展而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理论,它们当然首先是中华文化,而不可能被认为是欧洲文化,更不是德意志文化或英吉利(《资本论》是马克思在伦敦的大英图书馆写就的)文化。正是我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共享分享。而中国火药发展成了枪炮,也当然是西式武器。孔子早就明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三人行,必有我师”“十室之内,必有忠信”,甚至孔子宣告,他与伯夷、叔齐、柳下惠、少连等人不同,叫作“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而孟子干脆明确孔子是“集大成”者,是“圣之时者也”。圣之时者,说明的是圣人也要追求时代化、现代化、当代化。

同时中华文化从来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文化自信的同时,我们不会忘记,中国目前兴起的文化热不是汉唐明清的人在讲文化自信,而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讲文化自信;不是孔孟也不是秦皇、汉武、道光、光绪讲自信,而是中国共产党人讲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的文化的吸收消化更新能力、从善如流的能力、适应全球化大势的能力、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能力、时时既要坚持又要发展的能力的自信。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是不耻下问与每事必问的传统,又是百折不挠、历久弥新、不信邪、敢走自己的路的传统。我们无须自我较劲与妄自菲薄。

自信是自立与独立的基础。

问:强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点何在?

答:一是不能亦步亦趋地跟随爬行。二是不是泥古复古。三是必须与现代化全球化大生产大格局接轨。例如“一带一路”的提出,既是传统的复活,又是全新的开辟。

问:所谓文化的精华与糟舶难分难解,难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柏,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答:难以做到,但是必须做到,这叫继承弘扬,这也叫扬弃创新发展。中华文化百余年来,天天操心的、实行的、苦斗的正是干这个活计,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也在干这个活计,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同胞与一些华侨华育,同样也无法置身事外。例如《二十四孝》,绝对不可以不加区别地宣扬,为母埋儿,发生在今天不但不是孝而且是刑事犯罪。毛主席等第一代领导人都强调过对于传统文化要别除其封建性糟柏,吸收其民主性精华。而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顺便说一下,文化建设问题有它的重要性,也有它复杂与细腻的方面,不能简单化,也不能掉以轻心。现在除精华糟柏问题外,我们还面对着将传统文化的弘扬形式化皮毛化、市场化消费化、大轰隆化口号化、表演化做状化、扁情化卖点化的问题。我们期待的是针对文化课题的认真的分析、讨论、推敲与通透。我们期待的是文化自信与学习提高我们的文化学养结合起来。我们相信,现在大谈文化课题,正当其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