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是虚幻的 虚幻的是自己的心
空,是一个著名的佛法概念。很多人都知道空,即使不信佛、不学佛的人也都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色即是空,四大皆空。
对于佛法的禅修者,空是非常重要的般若智慧。和学习所有的般若智慧一样,作为禅修者,要真正明白空,也必须要转向自己内心。否则,我们就很难理解空的般若智慧,甚至理解偏了、理解错了。
把空转向自己的内心,该如何才能理解空呢?我们内心什么是空的?或是该如何来空掉自己的内心呢?
把四大皆空转向自身,是指构成我们肉体的骨头、体液、温度、气息,也就是地水火风这四大组成部分是空的。
这四大的形成、形态、成长、毁灭,不受人类及任何人的控制。我们附着在它们上面的一切概念、看法、期望,都是不存在的,也是无意义的。它们本身是空的,是纯粹的。
从我们自身的肉体来说,它是空的。再把空,继续转入到自己的内部,又该什么是空的?
除了自己的肉体,就只剩下自己的心。心是空的,我们该怎么来确认,该怎么来确信?
一、从意识的形成上看,心本身是空的。眼识,是指每个人从小到大,在看到自己周围的一切后,留在自己内心的记忆。眼识是后天才有的,心是空的。
从佛法角度,每个人内心有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触识、意识、阿赖耶识和藏识。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触识,这五识都是后天才有的。意识、阿赖耶识、藏识,又是在前五识的基础之上才有的。
我们内心的所有的识,所有的心理活动,所有的念头,都是后天才有的,都是后天才慢慢出现和养成的。心,本来是空的。
二、从心的功能上来看,心也是空的。眼睛的功能是负责看,耳朵的功能是负责听,鼻子的功能是负责闻,嘴巴的功能是负责尝,皮肤的功能是负责触。心的功能是什么呢?
心的功能只是负责承载眼识、耳识、鼻识、口识、触识、意识、阿赖耶识、藏识。它只起一个承载、收纳、容纳的作用。这就是心的特性,这就是心性。
我们时常会感觉,自己的内心总在不断变化,在不断运作。自己总感到内心很乱,很烦,很累。
这些都是自己肉体的欲念和意识及阿赖耶识的运作造成的。肉体有各种永远满足不了的贪欲,意识在不断分别,阿赖耶识在不断产生贪嗔痴,才造成自己的内心,不断波动变化。
心,既不会参与肉体的欲望,也不会参与意识的分别和阿赖耶识的贪嗔痴。心,始终是独立的,不会受到任何污染。心,是宁静的,始终是空的。
色即是空。色,是指外在的一切存在物。空,是指自己的内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指要用一个空的内心,来看、来接触外界的所有存在物。
心本来是空的,不空的只是自己的前五识、意识和阿赖耶识。要想以一个空的心来接触外物,就必须去除和停止前五识、意识和阿赖耶识的参与。
要停止它们,我们必须打坐,禅修出强大的定力。只有在足够的定力的作用下,我们才能停止自己的前五识、意识和阿赖耶识。才能以一个空的心,来接触自己周围的世界,实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目的。
当我们以一个空的心来看这个世界时,就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世界还是那个世界,这就像看山还是山一样。此时的世界是绝对真实的世界。
世界不是虚幻的。外界存在的一切,都不是虚幻的,虚幻的只是自己内心。内心的虚幻是自己欲望和分别。欲望和分别,带给自己痛苦,不是世界带给自己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