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个案收获

2020-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若水心语

早晨,观看了捉对儿练习个案。

咨询师先声明了保密原则,询问案主是否在安全的环境。明确只做能做的,若有不舒服的,请求随时停止。咨询师对案主充分尊重。

询问要探索的困扰点,进行了细切。以前有没有这种感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以前没有,去做深度探索。

放松,与潜意识沟通、连接,请求潜意识支持。

回到困扰的情景:看到画面,描述画面。声音互动。

对没有感觉,继续探索,再次请求潜意识支持。

呼吸放松,探索后脑勺紧。感谢潜意识的保护支持,请求引导寻找与之对应的场景。

前额后部都不舒服,请求潜意识支持、引导。

感觉到自己像三四岁的孩子,在一个小黑房子里。想到小时候被奶奶关进小黑屋,有一股被压着的感觉。

引领走近3、4岁的孩子。能看到,走不过去。有冻僵的感受,有点委屈的情绪。跟委屈在一起,任何情绪都是被尊重的,可以全然释放。

与奶奶对话。看到奶奶变得慈爱。表达对奶奶的思念。

打破状态,回到当下,调整。

辅导员因为时间关系,探索到此。

后续设想:

后脑勺发紧的状态是否有变化,进行前后测试。

看困扰是否与之相关。回到困扰的场景,看到当时的画面,搜集现场信息,是否能进到脑中。测试。

个案过程中,我看到了咨询师的耐心引导,爱心陪伴。在我感到走不下去的时候,咨询师把案主引导到了孩童时期,看到了委屈的场景。这时我不禁舒了一口气。在咨询过程中有噪音,咨询师引导案主说“现在所有的声音都让您与潜意识连得更紧”,意外事件有效的化解。佩服咨询师的功力。

看到了案主的超强觉察力。咨询师刚引到门口儿,案主就已经觉察到了要发生的情景。

有一句话,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在这里看到了导师的高屋建瓴:咨询师引导案主多方位连结,尊重、接纳,一次次的确认,一次次的验证。把握个案完整度,前测后测,从事件中把案主给捞出来,看向未来。时间要考虑足够,做个完结,有效闭环,清伤缝合。

不预设应该是怎样的,捕捉信息,有感知力,是辅导员的功力。

感谢案主和辅导员,让我有机会学习;感谢小组成员的相伴学习,你分享,我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