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教育

那些自杀的人,你们是有多想不开?

2017-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盼盼老师

        我09年入的大学,10年的时候作为党员培养对象参加了一个学校党委书记组织的讲座,说讲座其实不合适,大体是针对当时学校里一个男同学自杀的事件做的一个心理教育辅导。我记得那栋宿舍就在我们宿舍前面,关于自杀者是如何疯狂如何歇斯底里的冲破玻璃跳下楼的,我都是从别人渲染过的消息里获取的,自然不知真假,这么多年过去,关于这件事的全部印象,只有当时党委书记在会上说的一句话,他说:在我送他进急救室的过程中,那个男同学紧紧握着我的手,含糊不清地重复一句话,书记,我不想死……我双手全是血。整个会议的中心内容大抵是叫大家要珍惜生命,不要随时随地想不开。可是每一年,大学生自杀的事件,数不胜数。

        之前我和黄先生一起探讨了关于上大学的问题,我主张孩子出国留学,当然,这得是在孩子自身有能力的前提之下。我们一致的观点是,读书不光只是为了分数,但是,为了走得更远,有些时候,还真的不得不跟分数较真,大学的这段时期,对于大多数人的意义,我觉得是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建过程,这句话不等同于如果不上大学就不能构建人生观和价值观。事实上整个大学四年我是个爱旷课的主,甚至因为到处去玩连教师资格证都没回学校拿,但是回想起来,这四年仍然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话又说回来,为什么到这个年龄了,都读大学了,青春期也差不多收拾收拾该到尾巴了,一个充满应该充满正能量的健康向上的地方,都差不多谈得上无忧无虑了,为什么能有这么多想不开的人,要自杀呢?

        对不起,我不知道。我相信他亲爹妈也不会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是,这一定和他小时候的教育有关。

        回头看看的我们周围的人,或者放远一点,看看那些被报道的励志故事,那些愈挫愈勇最后成功的案例总是被人津津乐道,但是大多数的我们,其实都是承受不起挫折的,很多人选择自杀的理由在我们看来或许就是屁大点的事,但那对于他来说就是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我在接触早期教育的这么多年,被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那么小,学什么?讲真,我觉得要阐述这个问题真的比我去解决一个孩子的叛逆期还要困难。因为这是赤裸裸的教育意识和理念问题,我恨不得所有问这个问题的父母问之前先百度“早教”,很多父母说,我担心孩子太小了,不会,等他长大点再说。我想说,如果孩子都会了,拿我们来做什么?拿孩子的语言来说,有些两岁就可以无障碍交流,有些两岁半仍然只能咿咿呀呀爸爸妈妈。来自父母的第三句至理名言是,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了。然后在他们以为孩子已经长大了的时候拼命地报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因为要抓分数,因为要好成绩。

        任何一种能力的习得必然要经过无数的重复和打击,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重复性的探索就是在构建自己的能力,可是我们做了什么?一着急,就替孩子做了所有的决定。有本事,咱以后就不要批评孩子没出息。作为养育者,杞人忧天真的是很不好的习惯,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每天都是高蛋白高营养,追着押着也要吃下去一口,伤了脾胃还不知晓。担心孩子被冷着被伤着,保护得严严实实,孩子一出门就生病,一遇挫折就受不了。

        说了那么多,上面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从今天起,你在给予孩子足够多的陪伴的同时,也应该给以足够多机会去探索和成长,孩子的启蒙,从来不要嫌早,只要方法合适,就是最科学的教育,孩子需要探索,需要发现,需要环境,需要工作。

        如果你不会,记得来找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