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6 钢琴上课
张老师最近为了上课也是真的很拼了。对待小朋友,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通俗易懂、更生动的语言。
果同学最近练习《咏叹调》,每次要练琴了,要不就是想拉粑粑,要不就是座位不舒服,调不了高度,真的是让人头疼。果同学问我“你听着《咏叹调》是什么感觉的?” 这个嘛,我还真的听不出来,不是活泼的不是忧郁的,应该就是比较抒情的吧?音乐素养有限,没法帮忙。
好巧不巧,今日上课,张老师说,《咏叹调》这首曲子,是亨德尔的,是属于比较古典的曲子,亨德尔专注于为皇家表演音乐和创作,所以曲子都是比较规规矩矩,音律也是较平稳平静的风格。像是唱诗班哼唱的曲子。所以很多年龄小的小朋友对这种曲子会觉得陌生,不好掌握。首先是因为是西方的音乐,其次也是因为是比较古典的音乐,但是中国风的音乐,小朋友一般都会觉得容易接受和熟悉。
听完我恍然大悟。同时,张老师为了作对比,又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李斯特,他是浪漫主义的音乐大师,曲子就会感情充沛,比较狂放。 再比如黄河组曲,作为那个时代背景的音乐,是充满力量的振奋人心的。
果同学听的云里雾里的,早就在那里屁股乱晃,不停的用手指头抠抠这抠抠那。张老师提到了“文化”一词,说中国的小朋友天然的对中国文化的音乐接受度要高一些,对于西方音乐,有时候会有点陌生。音乐也是需要磨耳朵的,就像英语一样,听的音乐多,会更有助于对音乐的理解。
后来张老师又提到了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对于要走专业路线来说,不管什么风格的都要多多尝试,不以兴趣为转移;非专业的,重要的一点是保留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长久的走下去,让钢琴成为一种真正的兴趣。
私以为,张老师说的很有道理了。音乐需要多多熏陶啊,正在考虑理查德.克莱德曼音乐会去熏陶。
为了指导果同学弹《C大调小奏鸣曲》的轻重音,张老师就讲小松鼠找食物吃的故事,自编自导一群小松鼠的故事。我也很感叹,作为老师来说,这样对待孩子已经是很上心了。
下课后,等电梯的时候,我不禁跟队友感叹:张老师现在上课也是真的很拼了。我说,上周上课,也是举了一个例子,很形象,有点忘了。。。 旁边的果同学脱口而出:是小螃蟹走路的例子。
对呢,为了给果同学纠正手型,手腕保持,只是抬手指,张老师举螃蟹走路的例子,腿在动,但是蟹壳不动啊。果同学也是跟妈妈心有灵犀,知道老母亲心里所想。
下午乒乓球课回来的路上,队友给我们买了一块烤地瓜,队友开车中,我与果在后排争的不亦乐乎。果说我抢他的地瓜,我说明明是你抢我的,没有你的时候好吃的东西都是我一个人吃,现在有你跟我抢了。。 果就问,谁给你买的地瓜? 我说,我的老公给我买的呀。 果惆怅的答:你的老公那么疼你,没人疼我了,我要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