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那些事儿
一晃眼,我的高考已经过去了9年。昨天早上等男朋友的时候,天下着雨,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当年高考之后也是这样的天气。最关键的是今年我的表妹恰好高考。希望这篇文章,对她有一点用处。用处应该不大,因为今年过年和她交谈之后,我发现她比当年的我对未来想的更清楚明白。而且她有很多人指导如何填志愿规划未来。
今天中午刚好看到了熊太行的新文《重填一次高考志愿,你还会跳进当年的火坑吗》。我的高考填志愿场景很像第四个人。如果重填一次,我肯定换个更有用的专业来。但人生奇妙在不会重来,现在的我工作生活都还不错,所以我不怎么后悔过去的选择,每一次选择之后的生活在多年后回忆起来其实只是一种经历。
我爸妈受制于家境和年代问题,所以他们都只有初中文化。所以从我上高中开始,他们已经不能在学习上指导我了。但他们依然很看重班级和年级排名。当然了,只是希望我保持在我们学校之前能考上大学的那一批安全范围内就满足了。他们没有更远大的想法,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高中,他们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会逼着孩子去做。而且中考时我的成绩让父母略微失望。主要原因是我的分数比较尴尬,刚好中考那年是先出分,再选学校。
那年和我从小一起读书的同学Y,比我的中考总分高出三四十,以她的全县排名,她可以随便选我们县城第一或者第二的省重点高中。因为她打算以后学文科,所以她选了县城第二好的高中进了最好的班。而我在全县的中考排名进第一高中有些冒险,进第二高中是没问题的。填志愿之前,在县城的我妈表妹凭着所谓的内部消息说服我爸妈,让我选择第一高中。(其实我的目标一直是第二的高中,我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性格)然后我很不幸地差了四分,所以高中三年要多交一笔计划外的六千块费用。这对于我爸妈或者我都是压力。
我爸妈的压力在于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在亲戚面前可能会很丢脸。因为我家一直很穷,除了我和我弟的成绩,实在没什么能和亲戚家相比的优势。另外让我和我弟上大学,是他们自己没实现的人生梦想。我的压力在于让爸妈负担了那么多,我理所应当回报他们考上大学。最重要的是我从小立志做一个很优秀的人,我的最低目标就是读大学。我在忐忑不安中开始了高中生活。
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我考了42名,进班的时候我是25名。班主任开了一个家长会,我爸不好意思去,我妈去了。然后我妈在操场上和我对话了半小时,说的我都哭了。因为班主任和她明确说了,按照我的入学成绩排名才有上大学的一点点可能。而目前已有的排名真的很难上大学。
这次排名主要原因是我还不太适应高中住宿生活,室友们总是睡得晚,而且她们不爱学习。我家很偏僻,离村里大家聚居的地方有几分钟距离。这样的环境让我成为了一个睡眠浅的人。另外我爸妈从小培养我的作息习惯是非常健康固定的。我很难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尤其是学习之外,我要去食堂打饭,抽空自己洗衣服。我从小做过的家务是不少,但是我没有尝试过洗衣服或者做饭。
那次班主任对我妈的严厉说辞,也有很多对我的偏见。有一次晚自习之前,我想试戴同桌的眼镜,因为我自己没近视。虽然班上都很吵,但这一幕唯独被班主任看到并记下了,他怕我带坏班级前十名的同桌。所以最终有天早上叫我出去后,宣布调换了我的座位。我和爸妈说过了这件事,所以后来爸妈对我们班主任关于成绩的恐吓,就不那么敏感和担心了。现在想起来,原来多年前的我已经这么聪明了。
因为这个顽固老旧的班主任,我在高一时认识的很多好朋友都选择文科了,她们不愿意三年都面对这样的班主任。而我留下来的原因是文理分科考试时,我的理科成绩稍微好于文科的。其实好一段时间以后,我的好朋友们告诉我,这是学校的小把戏,故意把理科题目出的简单,文科出的难。因为我们的高中本身就是偏理科的学校。我自己对这次考试感觉还好,只是觉得我似乎没有学文科的天赋。当我问爸妈选文科还是理科,他们出于慎重原因,建议我选理科。然后我就痛快地选了理科,继续面对熟悉却不怎么喜欢的一群同学或者老师。
高中分科是我人生中第一回为友情伤感。其实从班主任或者大人看来,她们不算特别好的同学。她们的成绩都不如我好。但我觉得她们性格直爽,而且对我都很好,尤其是她们特别有想法,这点让我很佩服。我是一个从小没多大主见的人。爸妈一直打击我,我也不知道我有什么特长。我一直都很内向。但我爸妈总误解我外向。理由是我在家的时候特别能说。实际上我是从大学毕业工作后一步步变成外向性格的人。
高中最好的朋友涛现在和我还有联系。第一年高考她差二本线2分,她很有勇气地选择复读,在爸妈的质疑和各种压力之后,很淡定地考上了中南大学。我的读书习惯算是和她认识之后被感染的。她从小就特别爱看书,她的文化素养和我现在的男朋友差不多,所以大学四年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她如鱼得水,一直保持年级前三,最终有了保送北大读法律硕士的机会。她是我见过最会学习的人,她对自己的认识和未来规划也特别好。而我是懵懵懂懂到今年,才顿悟了一些学习方法,变成了现在和男朋友讨论文学或者工作生活,也是很有见解和想法的人。
高二时我不幸遇上了一个很差劲的同桌,她是借读生,坐班级最后一排。她利用我的友情坐到第一排,然后原形毕露对我很刻薄,我很难过。可能大人们很难理解这种感觉,尤其是忘了自己童年的大人。我也深深知道班主任对我一直有的偏见不会容许我再次选人。我似乎尝试过让他给我换同桌,他用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着我问,那你还想和谁坐一起呢。我发现我都找不到愿意和我当同桌的人。本身理科班上女生就不多的。她们和自己同桌关系都很好,没人愿意换座。我也没什么朋友。那大概是我高中时第一次当众哭,但我只哭了一小会。既然现实已经这样了,还不如尽量放开心去面对。
高二那一年过的很压抑。每天我最期待的就是喜欢的课上,比如数学和物理课。因为上课能让我忘记了身边有这样讨厌的人。放学了和涛一起回家走的一小段也是很不错的,我们互相安慰鼓励,我们还约定一起考清华北大。其实主要是她想考北大,我被激励了说的人生理想。但即使是我说出来的那一刻,我都很清楚我去不了清华。不过少年时期有梦想还是好的,梦想可以激励人走的更远一些。
高三开始,班主任宣布每月大考后按成绩选座位,这是我特别开心的一件事。从小到大每次正式考试我都会进入心流状态,我几乎沉浸在自己做题的世界里,直到做完才会醒来。(今年看了《心流》那本书,才知道当年每次考试的感觉是心流的感觉)高三的一整年,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稳定在班级二十几名。所以我可以第二批进去选座位。原来被我的同桌笼络的女生,有的为了坐前排选择了我。她们不敢对我太过分了,因为她们不想坐后排面对我们班后面那些不爱学习,高三还打过架的男生。兜兜转转一两次调座位以后,我如愿有了一个特别优秀的活泼开朗的同桌芝芝。她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给我唱歌或者讲故事,那是我高中生活里为数不多很温馨的时刻。
对了,我爸妈是从我高二开始正式在我们学校附近租房。我们一家人又能生活在一起,我弟在县里另一个还不错初中借读。这也是我爸妈希望我们学习更好的一次冒险,但结果证明这些努力都是很值得的。其实我读大学之后没觉得读大学多么了不起,因为2000年以后读大学也不会像我家之前的表舅们会被分配工作。但是我去上海的第一份工作,领导们问到我家情况,他们都很惊奇,觉得我爸妈特别优秀,我和我弟能顺利读大学很难得。
我们租的院子里,前面一排住着一对善良热情的老夫妻,他们知道我家家境一般,所以提供的年租费比给其他人家的低了好几百。高二时候,中间一排两个房间住着两个复读的女孩。长得好看对人也很礼貌的女孩,听说她最终考上了二本大学,另一个比较懒的长得也不那么好看的女孩又落榜了。
高三时候中间一排两个房间,换成了我们学校另一个班和我成绩差不多的男生,他的妈妈陪读。有外部环境比较,我妈才发现我是不用让人操心也能自觉学习的好孩子。所以高三时候,即使我的年级排名被班主任说的多么危险,能不能考上大学在一线之间,但我爸是真的相信我能考上,我妈是暂时相信。他们的共同表现是能淡定看待我的月考成绩。这些也让我对自己的高考或者未来充满了信心。
高三下学期,我爸带我弟回家了,一方面是不想耽误我学习,另一方面想独自修理我弟,让他改正一些习惯。高二高三那会,家里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压力。我又是很容易被激怒的脾气,所以和我妈或者我弟会为一些不重要的小事吵架生气。每次生气就不能更集中精力学习。还好,高三下学期生活很平静。平静到我觉得太幸福了。
读大学很不顺利的时候,我会为自己高中时候没有拿出百分百的努力学习后悔了一小段时间。但大三接触心理学之后,我的想法变了。人生每个大的选择换成另一个,我也未必能过的很好。有些事情就是注定了那样了。所以很多事情在足够长的时间以后来看,都只是一段经历,这段经历是人生的一段,不是全部。最终你过了怎么样的一生,还要看你在人生的结局时怎么想的。
其实我高中时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你现在不那么努力学习,去一个一般的学校,以后会不会后悔?然后每次和我妈或者我弟吵架生气之后,我的答案都是不后悔。虽然当时我说不出来,但其实很早之前我心里模模糊糊地就知道,学习之外,人生还有很多事情要花费精力和时间的。现在我总结的是学习之外要花费的时间是修炼自己,像我从小是一个不太能控制自己脾气的人。
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妈一直拿我和各种人比,比成绩发现我很轻松比其他人优秀,我妈还会拿我和她们比家务能力或者其他。长期打击的好处就是面对困难的时候不会害怕。有质疑有压力也有动力。最大的不好之处是我在离开家之后面对同学或者其他人总是不够自信。还好,经过了五年工作,现在的我清楚知道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和能力,我变成了朋友中间或者同事里还算优秀的人。
我妈在我高考前一个月才辞掉工作专心陪我,其实我觉得无所谓了。最后一个月上学迟到老师也不说什么了。所有人都很有默契地给我们高三的同学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高考前一天,我爸特意让我外婆在家照顾我弟,然后来县城陪我。我妈都为他那种认真送我考试的举动想笑,我在感动之余,也一直保持淡定的心情。高考第一天结束的晚上,我和我爸在护城河那里散步,遇到了中考超过我分数很多的Y和她的妈妈。她的妈妈和我爸似乎是同学,她在外面打工多年,和我爸有意无意说很多工作生活的话,但我爸不卑不亢地接着。我和同学Y只是随便聊了几句,毕竟我们真的不太熟。而且从她的言谈举止,我发现她已经不是我曾经很羡慕想成为的别人家的孩子。她也只是一个为高考焦虑慌张的同龄人。而我不慌了。
最后一科英语写完试卷,才过去了一个小时。我没想到那么顺利的。最终考试结果出乎我爸妈或者老师的预期。所有人都很开心,我自己感觉就我爸是因为我的成绩是他的意料之中而开心,其他人都觉得我这次考试是意外。但我略有遗憾,但也不得不说,高考成绩就是我平时的水平。这次依然是英语数学很强,语文和理综略弱。如果我的高中班主任不是化学老师,理综方面我可以努力更多考的更好一些的。
在我高考那一年填志愿制度改革了。中考也是突然改革的,没想到高考又遇上了。所以我的强大估分能力没什么用处。我估计自己550分左右,实际分数552。填志愿方式是每一轮志愿四个学校四个学校,每个学校可以填六个专业。因为我的数学和英语很好,所以我每个学校前四个志愿基本都是数学和英语类的。填志愿的另一个坑就是,如果哪个学校接受档案了,发现你填的专业不到他们这个专业分数线,会刷掉你。比如我是二本成绩,那我被刷掉以后只能填三本或者大专。
但我没想顺着父母的想法当老师。主要原因是高中老师们总是吐槽自己工资低工作辛苦,这让我突然感受到现实不像我从小想的那么美好。我唯一顺着父母的是后面三个学校填的省内。然后我就按照《求学》杂志上说的高考填志愿方法,认真研究了高考志愿那本书,凭着自己超强的感觉,我独立自主填完了我的志愿。最终我是被第二学校第六个专业录取的,这个专业叫园艺教育,全国只有十多所大学开设这个专业,我所在的大学是第三年开这个专业。
高中时涛和我介绍的《求学》杂志,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当时我的目标是图书档案管理。但填报志愿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本大学理工可以选的专业或者是二本文科可以选的专业。那时候确实有一些为过去的不够努力学习后悔的情绪,但是我知道以后我还可以考研的。但最终考研我也没选这个,我选了更喜欢的心理学。尽管最终没考上,但是学习心理学几乎是改变我生活的一件事情。
以后我可能会告诉未来的孩子,图书档案管理是一个不错的值得学习的专业。这也是我现在我依然认为自己很适合的专业。但我已经没勇气再放弃现在不错的生活和工作去追求原来的梦想了。现在的生活很好了。未来也会更好的。
专业入坑的感觉是从大一上学期结束以后有的,因为好几个同学花钱找学校领导换了专业。现在的我不后悔了。我已经进入我想来的公司,做着我不那么喜欢却很有挑战的工作。这封工作不仅可以让我在经济上不那么窘迫,而且还有足够的时间让我做一些自己想做点事情,比如看看书。关于专业选择问题,大学四年时我已经初步想通了,专业学习的内容本身对未来实际工作用处就不那么大,即使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专业对口的,但是大学学的知识在工作中最多只能用到一两成。至于现在,我做的工作和大学专业几乎没有关系,倒是我之前考研学习的心理学或者读书的一些内容对工作很有帮助。现在的我认为,大学四年的学习主要是保持我的学习能力。现在工作中依然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保持自己的学习能力。
如果你要问我是否会因为怀念高中或者大学时光,愿意重读一次。我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今年发现最重要的时间是现在。就像今天看到的一篇公众号文章里的说的,活在过去的人经常会后悔,活在未来的人经常会恐惧,只有活在当下的人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