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课堂

国学课堂(八)

2021-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宁静致远_a3ea

1.《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枉则直:一个有道有智慧的人,做事时用最恰当的方式达到目标,懂得拿捏分寸,而不是直来直去。

洼则盈: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就会懂得吾日三省吾身。

敝则新:我们只有知道哪里不好才有革新,与时俱进,自我完善。

盈:不断升华,提升自我。

少则得,多则惑:一个人内心欲望越少,得到的越多。欲望越多,患得患失,制心一处。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一,懂道、悟道。

圣人悟道,后做天下事,懂得认识、把握规律,能够驾驭外在的事物,懂得功成身退,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休养生息,符合道,顺道而为。

不自见故明:一个人的内心不固守自己的东西,才能够看得清楚,心像一面镜子,不能心怀成见,把别人说的话依照客观事物最真实的状态作出评判。切忌先入为主。

不自是故彰:彰,声名远扬。一个人不固守自己,不自以为是,不以为自己高明。

不自伐故有功:不要觉得自己很伟大,要心怀谦卑。

不自矜故长:不自矜的状态从来不高,看自己不觉得自己伟大,这种人才会山高水长,切忌张狂,飘飘然。

夫为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一个真正有道无我的人,没有争的心。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一个真心给社会造福的人会屈则全无我的人才能得大我。

成全而归之:真正有智慧的人,既实现了自己智慧的圆满(内圣);同时外在的圆满干成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外王)。

收获:一个懂刀的人懂得全而归之。

2.致良知学习第八天

听导读,读原文。懂得了“三十而立”,不是成家立业而是立志成圣成贤;“志”的意义所在。以及教育孩子不是只看成绩,要引导孩子走上圣贤之路。学习之路从立志上下功夫。

昨天孩子考完试回到家,按照惯例我们进行一番畅聊。

他说即使考不好也不必后悔自责,继续扎实实干才会使人生看到无限希望。

后来聊到日更,每周回家他都会问起我日更情况。我回答马上400天,每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听课学习,与“圣贤对话”,此时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孩子说:“妈妈,你知道吗?在你的影响下我的心态改变了很多。比如面临学习、生活……”

这时我感到很欣慰,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不一定是给他多少钱,以及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给让他感受到来自家庭的良好教育,为他的人生创造无限可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