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十二国语言,被誉为“国宝”的季羡林先生,究竟有多牛?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这是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中的一段话,被选入小学课本,这篇文章写于季羡林先生在德国时,他思念自己的母亲,又因为二战滞留德国,不能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他思念祖国母亲。
而在季先生的另一篇散文《寻梦》中,他这样写到: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而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读到这里,我被季先生深深的思母之情所感动,梦中,季先生的母亲好像到了哥廷根去与他相逢。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刻骨铭心的。母爱是无私的,年少的季先生早早离开了家,总想着等到大学毕业,挣了钱,把母亲接来享福,母亲却没有等到哪一天,俗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大概是所有思念家人的孩子最不想看到的场景吧?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翻译家和散文家,他一生精通十二国语言,《寂寞像条大毒蛇》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分为了三个部分:月是故乡明、大师已远去、师恩情难忘,共收集了36篇散文。
这些散文中有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如:月是故乡明;有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如忆念荷姐、小姐姐、忆念宁朝秀大叔等;有对恩师的怀念,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季先生对恩师的尊重与爱戴,这里有我们熟知的朱光潜先生、冯友兰先生,也有我们所不熟悉,没有听闻过的大家,可是却能从季先生的笔下了解这些大师,走近这些大师,即使他们声名显赫,却平易近人;还有对一些老友的怀念,胡适之先生、沈从文先生、陈寅恪先生、老舍先生……
起初,我不明白,为什么给这本书起名《寂寞像条大毒蛇》,直到看到“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这一篇散文,“有一种东西梗在他的心中,像条大毒蛇缠住了他,他只能纵身一跳,投入波心,让弥漫的湖水给自己带来解脱了。”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书中字字清晰可见,季先生的感恩图报是他的做人准则之一,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念念不忘、对曾经的提携推荐感恩图报、对上学期间先生对其作文的激赏记忆犹新……所有这些都是季先生晚年的珍贵回忆,佩服他良好的记忆力,能够把几十年前的事情写得如此深刻而让人感恩。
在本书中,季先生不怕暴露自己曾经的错误,对吴宓先生的偏见,通过报道顿悟“原来是自己错了”‘;听闻沈从文先生病危,提笔就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谁知沈先生转危为安,而季先生则称“窃笑自己太性急”,如此大家,却不怕丢面子,把自己曾经的错误公之于众,这是何等的气概!
惊叹于季先生的语言天赋,十二国语言,有一些甚至闻所未闻,吐火罗文、巴利文、佛教混合梵文……被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点都不奇怪。
读季先生的文章,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