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又一个城中村要拆了!曾经的枕水江南老皋塘,又将迎来怎样的华丽

2018-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佬柒

钱塘江畔金江干,

一直昂首挺立在快速蝶变的风口潮头上,

每天都有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至于许多老杭州人

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脏乱差时,

它已经是杭城区块中的扛把子了。

就比如说,

高楼林立、地铁下穿的钱江新城,

已经是杭城颜值与实力并存的新的明信片,

即使是九堡、彭埠一带,

曾经的城中村也陆陆续续地翻开了新的篇章。

与此同时,

杭州东站附近的皋塘社区

“回炉改造”也提上了日程。

其中包括对部分损坏的修复,

对其他老建筑进行拆迁整改,

还有保留皋塘中的部分老建筑、文物。

所谓的整改,

不是焕然一新后就和皋塘的过去式绝别,

而是另一种姿态去迎接新的未来。

“皋塘”原名叫“甘棠”,

起源于当地的一颗老棠树。

直到清朝,

考取功名的进士翟灏

在这附近创办了东皋诗舍,

叫着叫着就变成了“皋塘”。

皋塘是旧得再普通不过的的老社区。

低矮斑驳的楼房连成片,

唯有那小高层可以算是豪华住宅了,

一条条窄巷纵横交错在其中,

路边就是街,街边就是店,

人流攒动,杂乱五章。

这里住着不同的人,

几十年的本土居民,

还有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

自带皋塘的市井气息。

对于他们来说,

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

这里的闲适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有谁能想到,

这样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形象,

曾经却是一处

水系丰沛、景美鱼肥的“枕水江南”。

这样的美誉来自于解放初期,

政府在皋塘的周边修了许多水系,

也就是传说中的官河,

用于农田灌溉。

每当旁人问起时,

当地的老一辈人眼里都透着满满的自豪。

依水而生,

生活环境格外惬意,

当时还带动起了一波产业经济,

无论是在蔬菜种植上,

还是渔业养殖方面,

皋塘都是实力C位出道,

最远的客户在数百公里开外的新安江。

在历史的长河中,

皋塘留下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许多古迹都被保留了下来,

静静地杵在原地,

仿佛无声中诉说着一段悠久的故事。

要说最家喻户晓的,

就要数皋塘西二区的高家老宅。

清末时期,有一户新高的大户人家

在这片土地上建了这座宅子,

一共有5间大瓦房,

至今还有3间被高家后代传承了下来。

在岁月的摧残下,

它依然还能还原出最初的模样,

精致的花雕、掉了色的花木窗,

旧迹斑斑的屋瓦白墙……

在这扇厚重的木门背后,

是高家人当年的生活过的痕迹。

当征迁的进程渐渐加快,

离别也迫在眉睫。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

当你再次来到皋塘社区,

还能清楚地记得每条路的脉络,

它们就像是城市里的小褶皱,

藏着记忆中的老皋塘。

而在这里生活过的人

相信即使去了其它地方,

也不会忘记这里的种种,

毕竟在他们的身上

多多少少留下了这里的印记。

本文来自杭州佬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