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鹭《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三个基本问题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43926a362db8

        如果把我过去十几年的投资分析方法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最根本的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认为一家公司便宜?为什么认为一家公司好?以及为什么要现在买?这三个问题中,第一个是估值的问题,第二个是公司品质的问题,第三个是买卖时机的问题。

问题1:估值

        估值简单来说就是“内在价值”,一部iphone手机卖你10万块你会不会买?一瓶益达口香糖卖你100元你会不会买?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因为你深知它到底值多少钱。但放在股市中大多数人却犯着这样的错误。18年4块钱的农行跟500块的茅台谁更值得买入?或许你觉得4块的农行更便宜,但是放在现在农行已经变成3块,茅台已荣登A股冠军宝座。4块的农行跟500块的茅台只不过是市场赋予的价格,却不是价值。价格与价值是两层含义。

可以肯定的是:价格是围绕内价值上下波动的。

        现在很多人会说估值不重要。因为根据2013年的行情,5倍市盈率的涨不过50倍市盈率的,谈估值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这种情况很正常,没几年就会发生一次。但即使是最正确的投资方法,也不可能每年都有效。所谓正确的方法是在10年中可以有6~7年帮助你跑赢市场。而错误的方法是在10年中只有3~4年能跑赢市场。如果你想每年都跑赢市场,就必须不停地在不同的方法之间切换。但是要事前知道什么时候适合哪一种方法其实是非常难的。还不如找一种正确的方法长期的坚持下来,这样一来,即使短期会有业绩落后的阶段。但是长期成功的概率较大。世界上每个成功的投资家都是长期坚持某一种方法的。那些不断变化投资方法的人,最终大多一事无成。

        在建立研究方法之前,必须区分“赌赢了”和“赌对了“是两回事。很多人以短期结果来推导过程的正确性。在股市中短期来说,正确的过程可能给你带来糟糕的结果。错误的过程可能比你带来不错的结果。如果要让过程正确和结果正确达成一致,就必须经历很长的时间。一种正确的过程和方法,能够以较大概率保证你在五到七年中取得一个不错的结果。但在六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范围内。有时候你用一种正确的方法做,可能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投资分析的基本工具

1.波特五力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一只股票。而要把一个公司放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和行业竞争格局的大背景中分析,重点搞清三个问题: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2.杜邦分析。弄清楚公司过去五年究竟靠什么模式挣钱的(高利润、高周转还是高杠杆),然后看公司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率等是否于其商业模式一致。例如:高利润模式的看其广告投入研发投入。产品定位差异化营销是否合理有效,高周转模式的看其运营管理能力、渠道管理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是否具备。高杠杆模式的看其风险控制能力,融资成本高低的。

3.估值分析。通过同业横比和历史纵比,加上市值与未来成长空间比。在显著低估时买入。

这“三板斧”分别解决的是好行业、好公司和好价格的问题,挑出来的三好学生就是值得长期持有的好股票了。

问题2:品质

        品质肯定是更重要的,那我为什么反复强调“便宜是硬道理”?就是因为估值方法容易,每个人都可以学。文艺部便宜,大多数人都能够判断。因此关键的区别在于搞清楚公司的品质。关于时机我不能够判断,但是绝大多数人也不能够判断。所以说三个要素中,投资者真正需要下大力气搞清楚的就是品质。

品质判断1:是不是好行业

        对于品质的判断,我的办法比较简单。我更重视行业分析,而不是个股分析。我认为选一个好行业是成功投资的基本条件。我很重视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里一旦玩的人多了,日子就难过。玩的不多,日子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公司的品质好坏,关键是看能不能具有定价权。并不是说消费品就好,投资品就不好。关键还在于有没有定价权。消费品更能有定价权,是因为消费品是差异化产品。而且下游是分散的客户,公司的议价权更大。投资品的定价权更有限,是因为他们经常是无差异的同质化产品。下游客户更集中,因此公司的议价权更有限。公司品质很大程度上在于行业格局是否是良性、行业竞争是否激烈。所以每次我调研公司都会问高欢几个问题。

        如何判断公司的品质?首先是看行业的格局。不要有太多人做。做的人多了,竞争自然就积累了。银行之所以好赚钱,是因为虽然中国大大小小有两三千家银行。但是全国性的银行没有多少家。主要的市场份额都在上市的这十几家银行手里。

品质判断2:差异化竞争

        对于品质的判断,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差异化竞争和同质化竞争的区别。为什么钢铁业赚不到钱?因为提供的是同质化产品。为什么航空业在国外长期赚不到钱?因为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差别产品。为什么白酒好赚钱?因为他是一个差异化的产品。可口可乐好赚钱,也因为它是一个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的第一标准是品牌

        品牌也要进行区分。有的品牌只有知名度,没有美誉度。中国有很多品牌,但真正有每1°的品牌不多。一个品牌的产品,如果是用来请客送礼的就特别好。因为有个面子问题。请客送礼的东西是越贵越买的。在家里自己用的东西就不是越贵越买的。最近服装厂和家纺厂跌的一样惨,但其实服装还是比家访要好。当然,家访的格局比服装好。家访就只有三家慢慢脱颖而出了。服装竞争更激烈。但是服装是穿在外面的,有个品牌有个小logo。消费者就会觉得物有所值。请客送礼或者在外面可以炫耀的产品更有定价权。所以说,差异化定价权的一个来源是品牌,而且最好是请客送礼的品牌。

        差异化的第二个标志是有回头客,即用户粘度高。少量多次的购买是最好的。我不太喜欢靠大订单的企业,今年有大订单可能明后年就没有了。

        差异化的第三个标志是单价不要太高。单价高的商品,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相反单价低是个优势。卖家容易有定价权,比如口香糖,因为单价低,消费者对价格不敏感,它的定价权就比汽车定价权要高。全世界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是丰田,而不是宝马和奔驰。可以看到,虽然宝马卖的贵的多,但是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丰田的净利润率超过宝马。说明汽车业更多是靠规模效应和精细化管理,宝马的品牌溢价还不足以带来比丰田更高的利润率。

        差异化的第四个标志是转换成本。比如软件,前阵子公司技术部门建议我换一个大屏幕,下面带两个小屏幕的新电脑。我没同意。一方面是因为我不愿意有更多的屏幕来关注短期的股价波动。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时间上的转换成本。如果更换医疗使用的设备和耗材一升级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产品。转换成本就会高一些。转换成本高的产品,用户粘度高,定价权就高。

        差异化的第五个标志是服务网络。工程机械在全世界每个国家都只有一到三家。都是赢家通吃,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服务网络。比如,如果一辆泵车坏了。工地停工一天,就需要浪费几十万元的成本。所以必须要在几个小时之内修好。修不好的话,就要赶快拉一台新的来换。这种情况下,服务网络就很重要,规模效应就很明显,龙头企业在服务部点上的优势就让后者很难赶超。

        差异化的第六个标志是先发优势。好的行业里领先企业通常有较为明显的先发优势。我个人比较喜欢买龙头,而且是有先发优势的龙头。只有在行业内领先,后面的公司一辈子也赶不上,这就是先发优势。

        对行业格局的分析和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道”。财务分析只是“术”。但是后者对前者起到验证和把关的作用。

        品质就是搞明白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我分析公司分析行业更看重的是行业的内在特质。和公司的长期经济特征这一类静态的信息。这些是规律性的东西,只有对行业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说得出来。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应该能够把行业到底竞争的是什么说的清楚。把这个行业是得什么东西得天下弄明白。比如说高端白酒是得品牌得天下。中低端酒是得渠道得天下。中低端酒的品牌忠诚度没有那么高,就看谁的渠道铺得更广。管理的更精细,同样是白酒行业,在不同的细分子行业中竞争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投资之前必须把每个细分子行业中决定胜负的因素研究清楚。即使是同一个行业,投资者也得明白,在不同阶段,到底什么因素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比如说电子行业,在一些阶段可能是得良品率者得天下。或者是得技术路线者得天下。或者说订单者得天下。

问题3:时机

        投资的第三个大问题是时机,都说投资是科学加艺术。在投资的三个基本问题中,估值是最接近科学的,有一整套的方法和规律可以学习。而选时是最接近艺术的,只可悟不可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对于大多数而言,对待选时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避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试图“抄底”或者“逃顶”上。彼得林奇说:“如果你花十分钟在宏观分析上,你就浪费了十分钟。”

        其实能成功选时的总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把估值掌握好,把基本面分析好,淡化选时,长期来看,投资回报就不会差

        估值分析加基本面分析,长期来看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点我丝毫没有怀疑过。在基本面分析中,最重要的是那些静态的、本质的、规律性的分析。而不是动态的订单之类短期的经营情况。管理层的素质是静态的,本质的。如果能够对管理层的素质和道德水平作出定性的分析,对投资是特别有帮助的。首先,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可不可靠,值不值得信任,是否曾经误导过投资者。其实他们对行业的认识和这个行业的实际趋势是否相符。再次,这个行业的管理层有没有执行力,对公司的忠诚是否有足够的控制力和号召力。这三个问题都是些静态的信息,一旦找到答案,短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