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早起成长营散文每天写500字

《念楼学短》学习录36

2019-08-15  本文已影响7人  flyinrain12123

原文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释义

子罕:宋国大夫。

玉人:雕琢玉器的匠人。

或:有人 在这里指有一个宋人。

示:给……看。

弗:不。

有:保有,拥有。

尔:你。

人:指各人。

感受

这一篇是关于人的美德的,先看看白话文翻译:

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说:“我把不贪当做宝,你把玉当做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的人,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很恭敬的说:“小人拥有玉,不能把它带入他乡,拥有这个玉是想请求免于死难。”

于是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通过这篇短文,这么一番对话和做法,子罕洁身自好、惜身如玉的形象如在眼前。子罕这样的人才是真的君子,而不只是标榜在嘴上、台上,因为他们对什么是真正的有价值,心里非常清楚。在旁人心里,宝玉肯定是很珍贵的,而在子罕这样的人看来,相对于宝玉,不贪之德更值得珍惜。如果贪图宝玉之美,那就会丧失自己的德性,得不偿失啊!

看了这篇文字,不知道贪官们怎么想?

在现在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像子罕这样的人可能被嘲笑、孤立,然而,我们现在不就是缺少精神、缺少信仰吗?如果总是从利益考虑,人是不是又回到了动物状态,这个社会就成了一个大的丛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