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杀气冲天 项羽大摆谢罪宴
2.项羽大摆谢罪宴
刘邦到达鸿门,先向项羽表述了自己的意见: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透过这句话,刘邦的意思很明显。
首先,他隐性的向项羽表示了责难。强调了自己先入关破秦的不争事实。
你战河北,我战河南,我们本来合力攻秦,为什么会有今日这种局面的发生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我先入关破秦吗?
随后,刘邦又对自己的问题做出了解答:
这是有小人从中挑拨我和你的关系啊!
我们知道,在刘邦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前,他对张良,对项伯的表现是弱势的。当等他真正的来到鸿门,并做出适当的安排后,他的表现便发生了变化。此时,他并非完全以弱势的姿态出现。
他的辞锋开始有功有守。既在不伤害项羽的前提下,委婉的向他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又合理地给项羽安排了一个下台的台阶。让项羽在虚荣心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审视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法。
前有项伯的劝阻,后有刘邦的责难。项羽果然就坡下驴,顺着刘邦铺就的台阶答道: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的话,我怎么能这样呢?
这是鸿门宴中刘项二人的第一次正面交锋。项羽完全落于下风,陷入了被动。刘邦的这句话肯定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它已不再仅仅是一句普通的问询或者责难,而成了一种政治间极高明的外交辞令。
它既恰当的表达了自己弱者的姿态(臣),又站在理论上的高度对项羽的做法提出了非议,并为避免项羽难堪,而预先铺设了下台的台阶。
这实在是一石三鸟的一句话。
反观项羽则表现的很差劲。作为四十万大军的领导者,一个天生卓越的军事家,鸿门宴的发起者,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强者姿态。而是以一种纯弱势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已不是一个杀伐凌厉的项羽,而是一个词穷意尽的败者。甚至,他还对项羽充满了歉意:如果不是曹无伤挑拨,我怎么会这样呢?
言外之意,之所以发生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你也别怪我,这都是你的左司马引发的祸害啊!
为了表示自己致歉的诚意,项羽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更为天真的举动:
宴请刘邦。
这是项羽和刘邦修好的一种表示。我们可以将他理解为项羽的谢罪宴。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刘项二人的强弱之势已经完全易势。刘邦彻底的掌握了主导鸿门宴发展的导向之势。而鸿门宴也好像正在按照他的意愿稳步向前发展。
可以想象,如果鸿门宴就怎么发展下去的话。刘邦会在这次外交宴会上,凭借自己高超的外交手腕,完全可能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惠性条件,从而取得完全性的胜利。
一:双方咸阳息兵,重修旧好。
二:刘邦取得部分咸阳的财货美色。
三:项羽撤出关中,封刘邦为关中王。
而这些实惠性条件的取得,必然使刘邦取得安稳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并可合理利用关中富庶的物产,以及已经建立的极高人脉,修武练兵。静待时机成熟,由此出关,重新效仿秦王政一统天下的故事,对项羽展开实质性的打击,以图逐鹿中原,建立帝业。
所以,刘邦真正入宴的时候,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事情发展的顺利程度,甚至超过了他的想象。
但他还是没有能够想到后面发生的事情,竟真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从而给这次宴会带上了另一种超出政治之外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