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往事》篇

如风往事之——漫谈油菜花开与“白塔”

2023-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杜老倌侠客居70后欢喜写作

        题记:中国台湾地区的绘本画家几米写过一句有关于“记忆”方面的话语,曰:“童年的记忆是一个人的,也是时间带不走的,死亡无法阻止一个记忆里的声音,或擦去一个记忆里的微笑。”……

        我要写一篇我少年时期的故事,还是和油菜花是有关系的。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中晚唐时期,诗人刘禹锡撰写有《再游玄都观》一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就提及油菜花开。

        我始终坚信在地球村上,万事万物皆有美丽的生命与灵性,山路边不知名的野花野草、耳边响起的阵阵微风、潺潺流淌的小溪流……不过,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读懂它的思想与言语,我还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真正地了解它、读懂它、明白它,更愿自己能化作自然界里一颗十分微小的尘埃,抑或是一片漂浮在蔚蓝色天空下的云朵。……

        在我的童年至少年时期,居住在具有800多年历史的浦东“高桥”古镇上,居住的时间就达到十年,它的地理位置就在长江口之南,古吴淞江之北,古称“清洲”或“清浦”,还因为它在黄浦江的东面,故而又被称之为“江东”,在唐朝时就已成陆地,形似岛屿……

        说白了,油菜花实则就是属于一种极其平凡的、黄颜色的花而已,在我的童年时期至少年时期的时候,这种花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每当时间步入到草长莺飞的三月时节,正好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此时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莫过于和周围的邻居、同学及大自己五岁的亲大哥陆明一起去家附近的田野里玩耍,和农田亲密地接触。

        每年三至四月份,在田野里会开满黄灿灿的油菜花,一片又一片地被接连在一起煞是好看。那时我的家居住在“高桥中学”的后门,门前有一条义王路,从义王路经过高桥中学的大操场,大约需要行走五至十分钟的路程就能来到欧高路,站在欧高路上就能看到对面的农田,只要是在这个空闲的时间,便会尽情地和大自然、大地来几次亲密地接触,最多也就是过两三年以后,需要绕路绕一大圈子才能行走到欧高路,就是因为此路不通,被划归为高桥中学的内部道路。

        还有的就是,在当时国家执行的是单休日政策,大人一个星期只能休息一天,法定的休息日是星期天,作为学生的我要比大人多休息半天的时间,在当时、在我所在的郊县,规定高中小学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可放半天假。在通常情况下,我和大自然、大地来几次亲密地接触,基本上都是放在星期五的下午,而且还是在做好功课以后。

        不像现如今,由于一大片又一大片的农田被征收,土地上矗立起一排又一排的楼房、一幢又一幢的高楼大厦,现在的儿童可以说已经没有机会和大自然、大地来几次较为亲密地接触,即便是有机会也不方便,既需要休闲的时间,还需要家长开着私家车,跑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才能看到,才可以和大自然、大地来一次亲密地接触。

        现在,就让我再一次去回忆过去看油菜花的场景,记得在当时、在农田里、田埂边、在小径沟渠河岸上到处都是,满眼见到的都是黄金灿灿的油菜花,当微风轻轻吹起时,油菜花随风摆动着,还好似少女在跳舞,更能随风飘来一阵又一阵的花香。它既没有牡丹雍容华贵的身姿;它也没有玫瑰花娇艳欲滴的容貌;它亦没有杜鹃花风姿绰约的姿色;它更没有荷花的千姿百态亭亭玉立;唯有那浅浅淡淡的黄颜色侵入人的眼帘,能让人浑身感到温暖,这是一种温暖的色彩。

        记得,每年总有那么两三次因为肆无忌惮地和农田亲密接触,而摔几个大跤,不是衣服、裤子上沾满一块块的泥土,就是裤子的膝盖处因摔跤破一个洞,等到晚上回家以后,被父母吃一顿生活(被父母打)自然是难免的,尽管是如此,但在我的内心还是喜滋滋的。

        等到我走过不惑之年,还因为左脚骨折过以后,才让我彻底地弄明白,从小到大的我为什么要比常人更容易摔倒、摔跤,就是因为父母在养育的全过程中,尤其是在娘胎里的时候,由于没有发育完整,左脚缺少一块最关键的骨头,所以就会时不时地要摔倒、摔跤。

        我至今依旧还能清楚地去记得,在那时,就在欧高路对面的农田里面,还矗立着一座层高有三层楼高的塔,因它的颜色是白颜色的,所以我们一帮小男孩们都喜欢称它为“白塔”,每次去那里玩总归要去爬白塔的,爬上又爬下,来来回回好几次,心里是蛮开心的。

        不过,我家里附近的那些有点年纪的老邻居们,至少年纪是在祖辈一代的老年人,譬如说:王志飞的母亲八妹等人,得知我们一帮小男孩要去爬什么“白塔”以后,不仅脸色立马就会变得大惊失色惊慌失措起来,还会千方百计地坚决阻止我们一帮小男孩们去爬白塔,更会对我们来说道:“你们是不可以到那个地方去游玩的,里面是埋葬孤魂野鬼的地方,只要你们去过以后,孤魂野鬼就会跟着你们一起来的,到时候我们小区里面的所有人会走霉运霉运连连的!”……

        等我长大成年翻阅高桥镇的史料以后才得知,原来在高桥镇上有四座园林,即:余园、胡苑、印园和承园。我们口中所称的“白塔”其实就是“印家花园”,简称为“印园”,还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因为它拥有高桥镇上最高建筑“近江台”,与之对应的就是印家住宅,它们全都是始建于中华民国时期,即20世纪的20年代。据说一直要到20世纪70年代末,仍旧是高桥镇上较高的标志建筑物,现如今的地理位置在高桥镇花山路1001弄,就是在海高二村的里面。

      印氏既建造有“印园”,还建造有“印家宅”,建造这些建筑的房屋主人,他的名字叫做印星台,号渔村,出生于1870年,至1945年逝世,他自幼喜读书、习字。青年时曾当学徒,年长后与人合伙经营米粮行业。曾在上海浦西的董家渡独资开设“聚泰”“义行”等商号,因经营有方生意日益兴隆。他历任上海粮食公会理事和上海粮食交易所理事,成为一位有名的企业家。他发家致富以后,既投资家乡的公益事业,又在家乡扩建原有的老宅,原本在老宅的内部是建造有“印家祠堂”和层高为三层的“近江台”等亭台建筑,依据历史资料的记载,住宅、园林、祠堂三处是连成一体的,印家住宅共有房屋32间,建筑面积有1400平方米……现如今也就只剩下“近江台”。

        沈桢是高桥古镇历史上的一位名人与文人,撰写有诗歌《清溪新三十二咏》,在其中有一首咏颂“印园”的诗歌,曰:“北栅新开十亩地,莳花种竹忽经年。池环蛙奏回文曲,地僻人知流水弦。松阜着帆云去后,药阑破梦鸟啼先。从君清浦桥头宿,题编江东小辋川。”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图一、图二和最后三张图片都是作者自己编辑的;③:各种油菜花、各种印园“近江台”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④: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23年03月21日星期二晚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