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的TED演讲笔记38:《“自欺”背后的模式》
人类倾向相信奇怪的事 - 从外星人绑票案到探矿杖 - 这行为模式来自脑内的两组最基本、最古老的求生技巧。演讲者解释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惹上麻烦。
相信是一种自然反应,是本能的一部分。我们就爱信且我们什么都信,相信是自然的,不信、怀疑、 科学, 都不自然,因为拒绝相信令人不适。我们是找寻模式的灵长类,我们找寻事物的关联并进行联想学习。很多生物也有这样的模式,像是巴甫洛夫的狗或是斯金纳的老鼠。
我们脑中将对有或没有意义的事物,都赋予模式意义的倾向,在这个“模式识别”的过程中我们犯了两种错误:第一类是“假阳性” (相信一个假的模式是真的); 第二类是“假阴性” :(第二类是不相信一个模式是真的,当它是真的时候)。 只要类型一的代价比类型二更轻微 “模式识别”就会一直存在。
我们“模式识别”的问题在于认清类型一和类型二的差别, 尤其在刻不容发、生死交关的情况下,于是我们的内建反应,便是”相信所有模式“ 。经过一系列的演化,我们的信任倾向经过了一系列物竞天择的过程,我们找寻模式的大脑,并且将这些模式与 一些令人恐惧的原型产生联想。
经过试验研究,多巴胺与模式识别似乎有关系,多巴胺的增多有助于创意和更多的识别模式被发现,而多巴胺的降低则降低了错误、偏执、幻想。多巴胺会改变我们脑里的信噪比,决定我们辨识出的模式是对或错,如果多巴胺太低,你有可能做出忽略太多的错误决定;多巴胺太高,变得过分敏感, 容易被被贴上“疯狂”的标签。
想象你是一个非洲原人,你听到一些草丛的响动,这个时候你觉得这个声音来自于风还是来自于一个猛兽?显然,认为猛兽的是模式一假阳性,正因为你的祖先习惯于这个模式,才会让他得以生存。再深入一些,风不是生命体,而猛兽是有意识的作用者,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造神“(赋予作用)。尝试赋予这种模式意义、意识和作用。把它们想做是天上来的一些隐性的东西。这就能解释很多现象,比如灵魂、鬼魂、神怪、天使、外星人。
所以我们自欺欺人的模式背后,就是我们大脑自己的本能,因为预期和相信的力量是多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