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多了,还是少了?
文/若水
前两天在《早餐真的很重要吗?》中,跟大家讲到低血糖的问题,有不少朋友问起糖的问题,今天来和大家聊一聊。

糖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属于宏量营养素,占比2%,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糖,即白糖,红糖,冰糖,水果糖等,还有一种糖类食物就是淀粉和纤维素,但是它们并不甜。从营养学角度来讲,糖的分类比较多,这里就不讲的太细,我们生活中的蔗糖,糖果,甜食,甜味食品,甜味水果,甜味饮料都属于糖类,还有就是粮谷类,薯类和杂豆类。
糖的作用很多,主要是储存和提供能量。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原料,也是构成组织的的重要生命物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碳水化合物。还可以节约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充足的时候,有利于蛋白质分解后氨基酸的转化。如果供应不足,体内脂肪会被加速分解为脂肪酸来供给能量。糖还有解毒作用,增强肠道功能。
糖的建议摄入量占到膳食总能量摄入的50-65%(两岁以下儿童除外),精制糖不超过总能量的10%。

以美式早餐为例,糖和淀粉的含量非常丰富,包括天然糖分的水果或果汁,以及麦片粥、煎饼、咖啡、蛋、吐司面包等其他淀粉食品,经人体消化之后,迅速转变为糖;麦片粥及咖啡中经常加入精制糖,再加上果酱或果冻,大量的糖在瞬间进入血液中,数分钟之内,血糖浓度可由80mg增加为155mg。
糖的迅速增加,刺激胰脏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以便将这些糖转换为淀粉、肝糖或脂肪,储存在肝脏与肌肉中,避免糖分随尿液流失。如果大量的摄取碳水化合物,使糖分不断的进入血液之中,胰脏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长此以往,将使胰脏不堪重负。而胰岛素分泌过多,体内储存过量的糖,不但无法增强精力,反而使人更容易疲倦。
三餐中糖类摄取量过高,胰脏的功能亢进,会发生胰岛素休克。而血糖过低,使糖分消耗殆尽,在过度饥饿或是运动过量时,也会发生相同的症状。
细胞只能够储存少量肝糖,多余的糖即转化为脂肪。当食物消化完毕后,所储存的肝糖,即为糖的正常来源。肝糖可以再度分解为糖,在剧烈运动时,糖很快消耗殆尽,细胞即分解脂肪以供应能量,如果没有糖,脂肪无法完全分解,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丙酮及两种酸类,并且造成能量枯竭。

人类的大脑及神经细胞都需要糖以维持生机;必要时,肾上腺将分泌可的松,摧毁细胞之后,将其中的蛋白质转换为部分的糖。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使神经系统失去功能,并影响其他人体组织。如果营养不予改善,将严重的危害健康,并且加速衰老。
害怕糖尿病的同时,糖的摄入也是要提起重视的。多了不好,少了也不好。掌握营养知识,把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上才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