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小姐姐)的是是非非
自从有外卖的历史算起,已经点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外卖,至少我自己是数不清的。我是外卖的受益者,也是外卖的受害者。最近,有关外卖的讨论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观点层出不穷。有一些让人心酸,有一些让人感到温暖,当然还有更多的是让人感到迷惑。当外卖文化愈演愈烈,其中的是是非非也让人更加迷茫。我觉得,应该站在理性的角度,来澄清其中的一些观点和价值选择。

01
我一直觉得,付出金钱,收获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我也一直觉得,付出劳动,收获金钱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但是,当其中夹杂了情感或者社会大众的一些同情因素在里面时,很多东西都变得不再纯粹。当你看到风里雨里的外卖小哥时,你会心生同情,会于心不忍。哪怕此时你点的食物已经冰冷,你点的饮料已经冰凉。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原谅。长此以往,我觉得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这会形成一种道德绑架和情感要挟。外卖小哥会越来越肆无忌惮,送餐质量会不断下降,这会极大地降低我们所能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乃至拉低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同时,外卖小哥一般都处于社会最底层,最容易引发大众无处安放的同情心。我们看到过无处类似的新闻。某个客户点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奶茶给外卖小哥,只因为心疼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我不敢说这个客户同情心泛滥,因为这无疑会招致嘲讽谩骂和攻击。但我必须得说,事实如此。花钱买服务,却感觉战战兢兢,受宠若惊;挣钱卖力气,却瞬间提升到道德高度,何其谬哉!
迄今为止,我觉得这种现象出现的最常见的原因,在于社会底层劳苦大众彼此间的心心相惜。我自己很辛苦,没人心疼我,那我去心疼别人吧。心疼谁呢?外卖小哥(小姐姐),他们身处低层,工作辛苦,恰恰可以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
02
我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外卖小哥不遵守交通规则,并且不是一家外卖公司,包括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应有尽有。他们骑着摩托车,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我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条风景线的地位不比环卫工人,不比警察叔叔的地位低。但是,很多人为了抢单,抢时间,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给社会,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交通风险。我本人深有感触。曾经有一个新闻,一个外卖小哥闯红灯被交警抓住了,感觉痛苦,并由此引发了大众泛滥的同情心。我很惊讶,什么时候起,中国人的同情心开始这么不讲道理。有危害,要惩罚,尤其对于外卖行业这个庞大的社会行业来说。这是法律和社会秩序的要求,远远不是同情心所能够掩盖的。
我曾经有几次收到过冰冷的披萨和洒掉一半的饮料。请不要攻击我,我没有投诉,因为我也有着一样廉价的同情心,无可奈何地接受着倒霉的服务。长此以往,我觉得我们会习惯于接受这样的服务。不用怀疑,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上的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犯了错误,不受惩罚,还可以节约时间成本,多送几单外卖,多挣一些钱,何乐而不为?我想,我们必须杜绝这种现象。这是职业素养的要求,同样应该凌驾于同情心之上。
03
外卖小哥很辛苦,也许该提高他们的待遇,但这应当是外卖公司的职责。我们付出了金钱,就该享受高质量的服务,这是我们消费者的权利。我为这世界上的善良和友好感到光荣和欣慰,但同样为这世界上肆意流露的妥协和忍让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