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龙袍需要洗吗?一生只有一件龙袍吗?
感谢邀请,对于题主的问题:古代皇帝的龙袍需要洗吗?一生只有一件龙袍吗?
首先我们了解“皇帝”
公元前221年,亲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丞相李斯根据古史中传说的三皇,
就尊称秦王嬴政为“秦皇”。
但秦王嬴政感到这样的逼格不够,没能突出他统一天下巨大功劳。
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 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决定兼采帝号,始称为“皇帝”。
由此开始,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并且一直被沿袭到明清两代。
皇帝绝不是只有一件龙袍
“龙袍”作为一个专有名词,从古至今历代宫廷服饰都有记录
只是在清代正式进入冠服制度,不论实物还是各类文献、绘画资料,
也都以清代留存最为丰富完备,
所以我就以清代时期为例。我给大家讲讲龙袍。
(注意以下观点:均是以清代时期为例)
龙袍是清代皇帝以及后宫皇太后、皇后至嫔吉服袍的专有称谓
是清代服饰制度中特定的一类服饰,带有较强礼仪性质,
清代服饰制度规定,龙袍“棉夹纱裘惟其时”,
这句话意思是说:“不同时令季节穿着吉服,有不同龙袍对应”。
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至于要谈起皇帝所穿的春夏秋冬四季衣服来,也真够麻烦死人的。“
就可以看出皇帝不只一件龙袍,而且有硬性的时节穿着要求。
另外,在实际中皇帝穿着吉服时龙袍一般不单独穿,
外面有对襟褂,石青色四团龙纹的衮服(金龙褂)或冬季的翻毛皮褂。
详细了解“龙袍”
如何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
那么从服饰就要区别与常人,
设计理念:
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很多神兽,如麒麟、凤凰等,为何偏偏选择了龙?
因为龙是神兽中最强的,能够上天入地,翻云覆雨,无所不能。
皇帝常被看作是龙的化身,是“真龙天子”。是权利的象征。
故皇帝穿的服饰则称为“龙袍”,并特别讲究,
须取阳数之极“九”此乃“天数”,
所以龙袍必要绣上九条金龙。
你以为简单的绣上去就完事了吗?
皇帝龙袍上的龙也有不一样的特征。
龙袍上的龙纹::胸前、背后各一条,
左右两肩各一条,前后膝盖处各二条,
还有一条绣在衣襟里面。是这样绣九条的。
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
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来显示皇帝作为九五至尊的尊严和权威。
如《大清会典·舆服》中载:“皇帝龙袍,用明黄袖、袖俱石青,片金缘。
绣文(纹),金龙九。”
事实上皇帝的龙袍上,还有其他纹理的,不全是绣龙纹。
以乾隆皇帝的龙袍为例,他穿的袍上还绣有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
下图便是十二章纹
龙、日、月、星辰、山、华虫(雉)、宗彝 [yí](长尾猴)、藻、火、粉米、黼 [fǔ]、黻(fú)
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
红色蝙蝠纹即红蝠,其发音与“洪福”相同,也是龙袍上常用的装饰图案。
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这里被称为水脚,
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
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
龙袍用料:
既然是龙袍,那最基本的用料必定非同寻常,
你第一反应,龙袍是不是用金子做成的。
你以为是金丝银线就贵重了?
龙袍使用的是缂丝工艺,缂丝用的材料,全部都是真丝。
但是经纬线的丝线实际有区别,经线是长长的生丝,而纬线则用染色的熟丝。
在缂丝中有一句行话,就是“通经断纬”,
意思是,经线是不会被截断的,要多么长的都可以。
而纬线则是会截断的。
我们看到的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
缂丝的作品完成以后,只看到纬线的图案,而看不到经线,
因此,用来绣制龙袍的龙纹,形成的画面有一种雕刻的立体感,
从稀有度来说:
清代宫廷服饰衣料的生产,大多来自江南三织造,
即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极少部分由京内织染局织造。
江宁(南京)善于织金妆彩以及倭缎、神帛的织造;
苏州的缂丝、刺绣工艺最精;湖丝的品质最为优良,
如绫、罗、纺、绉、绸等多由杭州织造。且不对外供给。
一个熟练的工人,一天12小时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
遇到花色细腻,纹理复杂的时候,可能一天也就几个厘米而已。
古人曾经感概“一寸缂丝一寸金”,
缂丝更有“织中圣品”之称。
而且,科技发达的今天,这种色彩和细腻度,完全不是机器可以做到的。
(科普一下是缂「ke」丝工艺,错读”革“丝的人,一会都去给我点赞)
当然制作龙袍金丝银线也是要用的,“不仅运用了金银线,有些特别重要的部位还装饰有孔雀羽等非常昂贵的装饰品。更有隆重场合下穿的嵌上了数以万计的米珠珊瑚珠,让整件袍子看起来金光闪闪。
龙袍款式:
皇帝的龙袍只是个宽泛的统称,龙袍也有很多种。
首先是最高级的礼服,也叫“衮服”,还分为夏,冬款两种样式,
是皇帝在诸如登基、大寿、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次一等是“吉服”,皇帝用于时令节日、婚礼、寿诞、筵宴等各种吉庆场合的服装。
再次等是“行服”,皇帝出巡或围猎时所穿之衣服。
最次等是“常服”,即比较私密时,独处时穿的衣服,你可以理解为居家服。
清代对龙袍上的龙纹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皇帝的龙纹是五爪龙,
大臣们的龙纹都是四爪龙,
所以大臣们的服装也称为蟒袍。
龙袍颜色:
代尚黑,
秦朝灭亡后,西汉依然沿袭秦朝服饰黑色。
汉朝灭亡后,西晋取得了统一,病不效仿秦朝,汉朝的黑色,而是以红色为贵。
西晋灭亡后,经历了东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战乱,隋朝取得了统一,隋唐开始人们以黄为贵。
五代十国时期,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拥用他们天子。
这便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不过赵匡胤之后很多皇帝穿的龙袍都是红色,且极其简约没有花色
到了元明清三代,
这时的黄色已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黄色才是皇帝使用的颜色,才是龙袍的颜色。
实际到了雍正时期,
龙袍的颜色有四种——黄、白、红、蓝,
即明黄、月白、大红和石青。
乾隆时期,把颜色比较重的石青色改成了蓝色,
所以蓝色的龙袍越往后颜色就变得越淡。
还有香色龙袍,乾隆帝专用于除夕当天沐浴后穿着。
认知误区
由题可知:古代皇帝的龙袍需要洗吗?一生只有一件龙袍吗?
题主陷入认知误区,
首先误区的产生可能是大家,对龙袍的印象都来自影视剧。
拿清宫剧举例,皇帝天天穿着“衮服”坐在朝堂上会见大臣,
或者平时生活起居都是“衮服”打扮,那真是误导了观众。
这是乾隆皇帝穿着“衮服”的全身像,
别再天真的以为皇帝天天都是这副打扮,
其实乾隆爷一年最多穿一次。
在古代,即便是京城生活的百姓,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见到一次皇帝,
而到了元代以后,戏曲兴盛,戏子扮演皇帝的角色,服饰多为黄色,
所以从古至今,明黄色代表皇帝已经成为固定认知。
影视剧大多出于制作经费考虑,不可能真的把皇帝的所有服饰全都模拟一遍,
且为了能让影视作品通俗易懂,干脆选一套大众广为熟知的黄色“衮服”,作为常服使用,
导致你每次看见皇帝出场就只有那一套黄色“衮服”龙袍。
而大多数观众,尤其老年观众和青少儿,并不具备较高的历史认知。
就主观认为,皇帝只有一件衣服,天天穿,还不洗。(至少对了一半)
上面我已经解释很清楚了,皇帝的龙袍绝不止一件,且每一件价值千金。
做工、颜色搭配无可挑剔,光刺绣针法就有平针、套针、戗针、平金、钉线等10余种,
做一件龙袍起码需要十几个人花上一两年时间。”
皇帝的龙袍真的从来不洗
其次就是龙袍从来不洗,是的,你没看错,从来不洗!!
一般在仪式举行结束之后立马就会更换下来,
平时必须用樟木箱封存,而且要极少拿出,避免与外界接触。
龙袍做工极为精细,无可挑剔原材料,
导致了龙袍稍加洗涤即遭破坏。
即便难免会有些灰尘或者瑕疵,
龙袍也都是一穿到底,从来不洗的。
即便如今的各种高科技洗衣方法仍不能解决龙袍的清洗问题。
最后我写一下深思
这件龙袍的全名是“清乾隆明黄绣五彩云蝠纹十二章吉服袍”
在2007年时估价300万至400万港元。
【珍贵】
是一件极尽奢华精美的乾隆皇帝龙袍。
这件龙袍是从一位国外收藏家手中征集到的,
这件龙袍是市场上的级别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乾隆龙袍。
保存完好十分罕见
【隐患】
近几十年来,在拍卖市场上买清朝龙袍的多是外国人,清朝龙袍大量流失海外
中国的收藏家往往觉得刺绣的东西很常见,没什么艺术价值,而且不易保存,
对这类文物不重视,所以现在很多好的龙袍都保存在国外,国内很少见。
随着近几年来很多刺绣工艺的失传,中国藏家才开始逐渐关注龙袍。
总结一个字: 唉
好的,以上就是以清代举例,我的回答。
再次感谢邀请,我是角角,
我从上午一直写到晚上7点半,我要去跑5公里了,
回来如果没有500个赞,我要锤死在座的各位。
欢迎加入独角兽空间,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点个赞,
如果有机会,大家愿不愿意体验一把”“黄袍加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