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中医经方的世界

毛主席:中医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2017-03-24  本文已影响31人  常敏毅
北国风光(油画)

毛泽东对中医的情有独钟,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过,“中国对世界有很大贡献的,我看中医是一项。”他认为中医尽管有些道理还说不清,但行之有效就是真理。

“行之有效就是真理”,这句话真是一语中的。在长征途中,过雪山前夕的“扎西会议”上,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给大家送来一锅酸辣汤,毛主席和大家一起喝酸辣汤,然后他说:“这酸辣汤确实可以发汗解表。扁鹊曰:‘疾在肌肤,汤药之所以及也。’我们湖南老家农村就爱用酸辣汤治感冒,灵验得很。”(曾令云:《扎西会议》第三章)。曾令云先生引用的扁鹊的话,原文是“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虽然有误,但用在“酸辣汤”上也未尝不可。从中医食疗学来讲,酸辣汤和姜汤一样,都是温阳驱寒的好药。

毛主席在延安时,患风湿关节炎和肠胃病。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给毛主席看病,对于胃肠毛病仅仅用中药三剂,就得以痊愈。至于关节炎,李鼎铭先生告诉毛主席每天推拿,勤晒太阳,果然症状大为改善(见《人物》杂志1983年第6期)。正由于类似的亲身经历,使毛主席对中医中药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认知。

上个世纪50年代一些年轻人和他谈了看病麻烦的话题时,毛泽东主席非常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他说:

医生看病还是应该仔细一些,中医看病不是讲要望、闻、问、切吗?不能快刀斩乱麻,要防止欲速不达,就是十个病人都得了同样的病,症状也不会完全相同,得病的原因和病情的轻重也会各有不同,用药也就应该有所区别,各有侧重,不能象大锅饭一样,一锅粥人各一碗。

由此可知,毛主席非常熟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和实践,实际上这种辨证施治就是毛主席一直倡导的反对教条主席和形式主义的思想在中医临床的反映。毛主席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识,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非常精确,并给与很高的评价。如1954年他在一次会议上谈及卫生保健时他就指出:

中医对我国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中国有六万万人口,是世界上人口量多的国家。我国人民之所以能解决生衍繁殖、日益兴盛,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卫生保健事业所起的作用,必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这方面首先应归功于中医。把中国的传统医学经验同西医的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样就能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研究出的成果就可能多一些,治病教人的办法也会多一些,对人民的贡献就更大了,我们的医学是大有希望的。

特别是在1958年10月,毛泽东在对卫生部党组的指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年鉴1983,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

这一论断解决并确立了中医发展战略的根本性问题:中医是废还是存?毛泽东一锤定音,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廓清思想迷雾的奠基性作用。亦为中医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一要发掘,二要提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