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外无人,人外无道

2024-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陈建军

——《论语》学习之15·29--1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白话】孔子说:(在人和道之间),人能够把道发扬光大,而道本身是不能自动改善人心的。

【思考之一】什么是道?

“道”,从辵(辶chuò )从首,首亦声。“首”指“头”。道,头行走也。意识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

“道”的概念,在经典中表述很多,仅《论语》一书,最少有57章讲到了“道”,最少出现了85次之多。在《论语》中,“道”有引导、道路、称道多种解释,有大道小道之分,有天道、有人道之别,但更多的指向圣贤之道、大学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

所以,“道”即人所当行之路,即圣贤之道,大学之道,指的是成为君子圣贤的方法。钱穆先生说:“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自有人类,始则浑浑噩噩,久而智德日成,文物日备,斯即人能弘道。人由始生,渐至长大,学思益积益进,才大则道随而大,才小则道随而小。”

《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地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它无有偏私、无有分别,无有自性,寂然不动。如果我们遵循它或违逆它,都会产生作用,形成我们的命运轨迹,故称“天命”。“天”是体,无善无恶;“命”是作用,有善有恶。“率性之谓道”。所谓“道”,蕅益大师说:“道,犹路也。路有大小,无人不由。”道就像一条路,人人都要在道上走,但路有大小等区别。所谓“率性”蕅益大师说:“率其善种而发为善行,则名君子之道;率其恶种而发为恶行,则名小人之道。”从天地之性中,也就是从我们每个人本有的自性中,显发善种而成善行,走的是君子之道;显发恶种而成恶行,走的是小人之道。圣人设教,引导我们断恶修善,走君子之道,故“修道谓之教”。修道而有所“得”,称之为“德”,合而称之为“道德”

【思考之二】为什么说道外无人,人外无道?

朱子《集注》曰:“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离开人没有什么道可言,离开了道也不会有人存在。钱穆先生也说“道由人兴,亦由人行”,虽然道法自然,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是客观的,但如果没有人去弘扬、去行持示范的话,即使留下了文字也会渐渐隐没。

《子张篇》第22章,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回答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丧失,还在人间流传。只是贤明的人了解它的根本,普通的人了解它的枝末,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文武之道。

虽然道无处不在,但关键是要有人识得它,识得它之后,还要识得大小。心是道之所依,没有心去认识它,道无所谓存在,也无所谓不存在。圣人之教无非包括教量与证量,所谓教量,就是理论上认识,且产生胜解而不为外境所动摇;所谓证量,就是亲自证得,彻底见到,能够在这条道上行走而不迷失。无论是教量还是证量,离开了人去修、去证,无所谓有道,故人外无道,这就是“人能弘道”

孔子又说“非道弘人”,也就是说道不能自行转化人心,必须透过有道之人的教化,才可以发挥道的作用。《朱子语类》记载:有学生问朱子怎样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朱熹便用扇子作喻,说:“道如扇,人如手。手能摇扇,扇如何摇手?”朱子把道比喻为扇,人比喻为手,弘道就像扇子摇动产生风;虽然风是扇子扇出来的,但是因为人手扇动扇子的作用,扇子是不能让手动起来的。

同样,我们能够修齐治平,一定是依靠“道”产生作用。但发挥“道”的作用,离不开有道之人的教化,而教化的特征是传递,心与心之间的传递。透过传递,将道的作用由一颗心传递给另一颗心。这也说明了只有人才能弘道,非道弘人。

蕅益大师说:“可见‘道’只是人之所具,天地万物又只是‘道’之所具。”所以,人和道不可以独立存在,不仅人外无道,而且道外也无人。即人的身心之外,无一道可得;道离开了人,也就无处可依;人离开了道,也就无处安身。

【思考之三】为什么说经典本身不是道?

有人认为“道”在经典中,只要悟透经典就可以修道,不需要老师来教化、弘道。悟透经典,当然可以修道,但我们自己可以悟透吗?圣人为了告诉后人如何识得道,如何去修道,而留下了众多的教言、教诫,经后人整理,形成了“十三经”“六经”“四书五经”等经典。经典确实讲了道,但我们往往错将经典本身当作是道,而不需要有道之人来教化,以为读几本经典,甚至一个人窝在家里,自学就可以悟道。

王阳明《尊经阁记》一文中,对此辨析得非常清楚。他说:“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王阳明比喻说,“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我们仓库里的财富,各种各样的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只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

《尊经阁记》还说:“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jù)人丐夫。”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拘守于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仓库里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

【思考之四】在偏重物质的时代,实证圣人教诫的太少,为什么?我应该如何做?

通常在一个重视物质的时代,人们普遍向外追求,忽视心灵成长。正如王阳明所说“牵制于文义之末”,只在文义等枝末上用功,而忽视经典的根本作用——就是透由它来弘化人心。长此以往,将来连经典的名称都听不到,经典这本账簿都看不到,何况说要去学修、去证得呢?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述而篇》中,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以道为目标方向,以德为根据、为立脚点,以仁为依靠、为根本,以六艺为涵养之境,不断提升品行修养。

要像孔子师徒那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亲履忠恕,以身载道,以身弘道,随着自身修养能力的提升,才德日益增进,“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