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动机与目标》笔记(2)——选择目标的底层逻辑
《成功,动机与目标》第一章谈了如何进行选择目标(应该具体而有一定难度),谈了“为什么”和“是什么”策略如何应用,以及时间周期对于制订目标的影响。第二章就开始谈如何选择目标。本文是第二章的相关笔记记录。
书中对影响目标选择的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第一个方面是观念,第二个方面是环境。这里先讲讲观念的问题,环境的问题留待下一篇讲。
有一个重要的观念会影响目标选择:你是否认为智力、个性或其他品质是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的。
如果你认为智力是天生的、不变的,或是在幼年发育形成的,但成年以后就基本不变了。那你就是一个智力“实体论”者。我们也称“实体论”者拥有“固守型人格”。
反之,如果你认为智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并且投入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话。你就是一个“渐进论”者。我们也称“渐进论”者拥有“进取型人格”。
对于一个拥有“固守型人格”的人来说,自己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此外没有别的选择。因此,在生活中就会特别注意去证明自己是聪明的、是成功的。他们的目标因此而趋向于保守——一件事情如果做不好,那宁愿不做。在目标选择时,他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难度低的、能够做好的目标。他们会非常在乎表现,表现好才能证明自己,而如果表现不好,就是对他们个人的否定。
而对于一个拥有“进取型人格”的人来说,自己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更高的技能、更好的能力,因此,他们会尽量选择那些有挑战性的目标,他们不在乎失败——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正是他们成长的方式。
相比“渐进论”者,“实体论”者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安全的范围内,让自己变得安全的同时,也错失了许多成长的机会,牺牲了本可能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以前我一直是顽固的“实体论”者,虽然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得到的这个观念。我特别在意表现,而不是进步。小时候,小伙伴们都一起在小河里学游泳。一个暑假下来,不少小伙伴已经学会了,而我还得依靠救生圈。到了第二年,看到小朋友都下河自己游了,我反而不愿意下水了——因为我怕表现不好,怕小伙伴们说“你现在还不会啊”。直到上了研究生阶段,我才开始学游泳,终于学会了。你看,就这么个观念的影响,让我晚了二十年才学会游泳。
而现在仔细思考,发现真的是一切兼可通过练习而提高。你做数学,数学能力自然就会增强,你练英语,英语能力也会逐步提高。有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十年来人们智商测试的成绩普遍提高了相当的水准。难道人们通过一两代人的进化,大脑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吗?显然不是,其原因之能是归结于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练习题做多了,自然做测试的水准也就提高了。再看看工作以后的场景,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些人能力特别强,特别善于解决问题。那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高吗?当然,当你遇到许多问题,每天思考试着去解决的时候,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正在逐步增长。
本书中对这个观念的阐述真的是非常棒,这是更底层的逻辑,很好地解决了我的困惑。我终于明白了以前为什么我不愿意走出“舒适区”,不愿意去尝试新东西,因为我心底里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到一个新环境表现不好,就会证明自己的失败。
观念的改变并不容易,但从今往后我会努力地抛弃“固守型人格”,去追求“进取型人格”,在遇到目标选择时,努力去尝试一点新东西,获取更加丰富的经验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