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 5| 你有你的精彩缤纷,我有我的风情万种
《亲爱的安德烈》 5| 你有你的精彩缤纷,我有我的风情万种
上篇,安德烈因富而产生愧疚心里,妈妈告诉安德烈道德的两个方面。安德烈高中毕业以后,去香港读大学。他对香港又有什么看法,妈妈和菲利普眼中的香港又是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接着解读。
1
2006年,安德烈成了香港大学的学生,妈妈又去了台湾。妈妈要求安德烈去认识香港本地的学生、大陆的学生,融入当地的生活,多了解不同的风土人情。
安德烈说国际学生自成小圈圈,这也不奇怪,文化背景不一样,语言多多少少有障碍,很多香港学生可以写很优秀的报告,但是在聊天的时候磕磕绊绊。
除了有国际派和本地派之分外,其实国际派之间也是有不同的小圈圈的。比如美加来的和欧洲来的是不同的小圈子,这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重要的文化背景,人们很自然地和那些跟自己成长背景接近的人交朋友。这和安德烈在德国一样。
安德烈的港大生活和德国的生活也是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安德烈觉得香港却少文化。
他指的文化不是说香港没有戏剧、舞蹈、音乐演出,而是一种生活态度,确切来说是一种社区文化。缺少一种闲适的,有时间宁静思索,有时间和朋友深谈的文化。
相对来说,欧洲的生活节奏比较慢,都是熟人社会。安德烈和街坊令居、咖啡馆的老板和服务员相处得像老朋友。
慢慢品尝着咖啡,和朋友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咖啡馆老板和服务员偶尔也过来搭上一两句。去酒吧也一样。
香港呢,太赶了。大街上都是行色匆匆的人,在餐厅、咖啡馆、酒吧也不是和三两个朋友谈天说地的地方,而是为了在行事表上打勾,再匆忙赶下一个约会。
大家都不停地赶时间,谈事情。
没有转角就可以遇到的本土味浓烈的悠闲的咖啡馆,只有像星巴克那样的连锁店供人们谈事情。
至于像兰桂坊和湾仔一样的酒吧,都是给游客到次一游,打卡的。
安德烈觉得在香港,人们是有语言,但是没有交流。聊天都是聊一些没有营养的内容,比如在酒吧,酒客甲说:乐队不烂,酒客乙说:我喜欢女人。酒客甲:我也是······
安德烈对香港有点失望,在他眼里香港太“浅”,没有深层次的东西。
2
妈妈对香港的匆忙也很有感触。她刚到香港的时候,有一次,她买了很多书,天气又热,想找个安静的咖啡馆坐坐,找了很多条街,除了星巴克和太平洋,她还真的没有找到。
茶餐厅倒是很多,但是茶餐厅匆忙、拥挤、嘈杂。人多的时候还要拼桌,不等你吃完,有人站在你旁边等着你赶紧吃完,让出位置。
妈妈和安德烈所谈的咖啡馆,指的不仅仅是卖咖啡的地方,更多的是这个小店充满个人特色,是这一片温暖的小据点,来往的人彼此相熟,老板的外号人人皆知。有时还会举行文化沙龙,生日聚会。
如果以小社区化分,德国是熟人社区,香港是陌生人社区。
妈妈说香港是没有逗留的地方,连商场里都没有休息的座椅,它要让人一直走动,不断消费。
香港普通人的家里,太窄,无法请朋友来吃吃饭聊聊天。外面的大众消费得起的餐厅,吃完饭得赶紧走。
这样匆忙的节奏,狭窄的地方,哪有时间地点让香港人培养社区感情?
安德烈所说的文化更多的是有人情味的社区文化。妈妈认为的文化则要深刻得多,
妈妈认为文化来自逗留一一“逗,”才有思想的刺激、灵感的挑逗、能力的爆发;“留”,才有沉淀、积累、酝酿、培养。
妈妈告诉安德烈: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积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
而香港是全世界工作时长最长的地方,再加上通勤,香港人哪有时间、精力去逗留、聊天?
香港作为世界上富裕的城市之一,离不开香港人的勤奋、分秒必争、效率至上、赚钱第一。这样的香港的确无法繁衍出欧洲的闲适。
跟哥哥安德烈相反,弟弟菲利普在香港住了两年,回到德国后也是不习惯。他的德国的生活跟哥哥在德国的生活一样课余时间,去咖啡馆去酒吧,的确很安静,温馨得有家的感觉。
菲利普也承认香港的确很少有安静悠闲的咖啡馆,但是香港有香港的特色,香港有许多的美食,像烧卖虾饺肠粉。茶餐厅的确是吵,但是也很热闹,很有生命力。
香港人也不是天天那么赶,难得空闲的时候也会去深水湾烤肉、聊天,大家也很开心啊。
比较下来,菲利普更喜欢香港,他觉得香港是二十四小时都有生命力的城市,很多餐厅二十四小时营业厅,即使是深更半夜出去,准能找到吃的。
而德国,别说深更半夜,下午两点到六点,餐厅是不开伙的。
香港比较热闹也容易结交朋友,德国比较安静,不太容易交到朋友。香港势力、阶级分明,德国阶级差异不明显。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
这不仅仅是香港和德国的区别,大的范围来说,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区别。对此,菲利普很有感触。
3
菲利普在香港和妈妈生活了两年,期间,会有很多朋友来拜访妈妈。
菲利普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妈妈的华人朋友来时,尽管菲利普就在旁边,但是不管客人问菲利普的什么事情时,不直接问菲利普,而是问妈妈,并且用第三人称“他”来称呼。
比如,妈妈向客人和菲利普介绍彼此:这是甲教授,这是我儿子菲利普。明明菲利普就在眼前,甲教授却对着妈妈问:他几岁啦?会讲中文吗?
妈妈让教授问菲利普,没几句教授又跟妈妈去聊了,提起菲利普依旧用“他”。
妈妈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典型的亚洲母亲。
当客人来家里做客时,中国妈妈会怎样说呢?来,叫阿姨。如果孩子内向,不叫或不显得热情,妈妈一通埋怨:哎呀,这孩子,嘴硬。太没礼貌了。
客人笑道,没事没事,孩子还小嘛,他上几年级啦?
在西方,主要是看年龄,比如在德国学校里,只要年满十四岁,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而在中国,不看年龄看辈分,只要长辈在,没有你说话的分。
在中国妈妈的眼里,你四十岁还是孩子,妈妈依旧会担心你不吃饭会冷到。
像有次和亲戚去玩的时候,菲利普的舅妈一直问她二十岁的大女儿咪咪:“要不要去上厕所?”
菲利普觉得不可思议:咪咪都二十岁了,要不要上厕所还要别人问吗?这不是非常个人的事情吗?
中国讲究子多兴旺,人多热闹。凡是讲求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在安德烈和菲利普去上海实习的时候,妈妈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行程也安排在上海。
想着一家三口一起热热闹闹地做做饭,带孩子们逛逛上海胡同,有时间的时候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
可是孩子们不希望和妈妈住一起,他们要自己独立的空间,也不希望让妈妈带他们了解中国,他们要自己去探索,更不希望妈妈来帮他们打扫卫生,他们会自己扫。
妈妈当然很失落,但是也接受孩子们的想法。妈妈知道,在这一生中,她和孩子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对着孩子的背影默默挥手。
不管是中国还是德国或是其他国家,血浓于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都一样的,并不是你是这个国家的就重,你是那个国家的就轻。
香港有香港的精彩,德国有德国的多姿。不同的国家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但是不管是在哪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母亲一一地球。今天我们读了母子仨人各自对香港和德国,中方西方的看法,下篇,安德烈又有什么问题?妈妈又如何解答呢,我们第六篇接着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