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理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造成了多少年以来大家的误会,其实只不过说明的是一种顺任自然、不偏所爱。以万物或者百姓为刍狗,其实就是无私的一种表现而已。
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总喜欢以一种感性的姿态去面对,但是面对现实的残酷对待之后又容易变得冷漠而失去情感,其实这种就是对自然认识的一种偏见,老子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发现了这个早已经存在的现实世界的规律,那就是一种所谓的“自然理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身居何位,财富多少,德薄德厚,其实自然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一种理性的方式,绝对不会有什么偏爱或者偏私,其实按照现代人的解释来说就是在自然的概率面前,其实都是人人平等的,就好像前面又一个大坑,绝对不会因为你是个好人就掉不下去,你是个德行不好的就一定会掉下去一般简单的道理,无论什么人,都会掉下去,只不过不同的就是所谓德行深厚之人可能会用智慧提前预见抬头看到,相比那些德行浅薄之人来说容易规避问题而已。所以这也是我们来到世上为什么要修炼的缘故。很多人误读了老子这一章,把老子的学说当成愚民的手段,当作一种政治的权术阴谋论来解释,其实都是曲解圣人之意。
另外这一篇中非常形象的阐述了天地之间的“道”的样子,就好像“橐龠(风箱)”,虚而不屈,动而欲出,道就像看不见的空气,其实是一种能量,蓄势待发的能量,看上去什么都没有,但却能充盈在你的周围,而且一旦“动”起来就喷涌而出,延绵不绝。这就是道的能量,从无到有,因为大部分的人看到的都是物质的表现,不在意也看不到内在虚无的东西,就好像看不到风箱里面的空气,忽视了它能量的存在的意义一般。为什么老子要用风箱来作为比喻呢?其实我理解为世人大部分都比较功利,对物质的欲求强烈,就像生火一般,只关注火焰的燃烧,而没有关注风箱的作用,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这一点必须要事先阐述清楚。老子这段话其实也是在比喻个人,“无”的境界非常重要,因为最终决定了一个人“有”的形态。这就像你自己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外型、气质、精神状态等等,人的灵魂蕴含在我们皮肉之间,穿梭于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之间,唯一能透露端倪的就是我们的眼睛,所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看一个人也是看他/她的眼睛,因为那个是他/她灵魂偶尔显现的地方。
所以更多的通过自身心性的提升来引导自己去作用于物质的世界,不要过分的强调物质欲求,而要重视精神方面的作用,这一点也是老子所提倡的,那么最后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就道出了实践的为人之道,不要“多言”,就像教育一样,言教不如身教,更多的是去做而不是说,不要制造太过于复杂的政令管束,要强调人的心性的提升,所以一定要保持一种虚空的内心,正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样一种安静谦虚的境界就会让人获益良多,同时也反应了老子崇尚的“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之一的理念。老子的精神境界理解不可片面,不能太过简单的理解,否则就会走入误区,必须要用心感悟。
我们出来学道就犹如孙悟空飘洋过海寻道求学一般,最终来到的却是一个叫做“灵台方寸山”的地方,这个地方作者其实早已经埋下伏笔,此地的另外一个名字就是“心灵”,修道其本质其实就是修心,任你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是能腾云驾雾十万八千里,终究还是要回归自己的内心,当你的悟空因为卖弄炫耀自己的武艺而被逐出山门,其实也是作者通过小说艺术的形式对于违背了自己内心的一种会得到惩罚的解释说明。所有的一切不过都是一种自然的理性而已,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天地间无非就是获取了认知然后又回去而已,所以我们的灵魂经历了什么获取了什么样子的认知才是最重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