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后路又在哪里
我们这些无名草根儿当底层老百姓的,年轻时慌慌惚惚,忙着干这干那,一直也没干出个啥发明儿,几乎算是一事无成,空度了时光,待岁数疯长了,年也迈了,往后还能干得了什么?这个事儿还必须得心知肚明。看看周围,那些明智之人,早做了第二手准备,为后半生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与打算,可谓有了万全之计、再无后顾之忧。
孰若不信,且看下面事例,可作参考,必对妳的人生大有助益。
1975年,20岁的郑渊洁从南昌回太原探亲,不成想患病住院和18岁的阎维文同住一个病房。
年轻的俩人,情投意又合,经常溜出去滑冰。阎维文在滑冰时,常把手放在耳后唱歌,郑问,你是舞蹈演员,你练歌干嘛?
当时,阎在太原部队文工团跳舞,郑在南昌部队修理飞机。
阎维文就告诉他,跳舞是吃青春饭,我得想着找个后路。
阎维文这么回答,触动了郑渊洁,从那一天起,郑时不时问自己,我的后路是什么呢?
还没等他想清楚就离开了p队。76年,郑转业到京一家仪表厂,月资47块钱,工作简单,看看水泵,管好两个按钮就算了,不久,这么一个轻松的工作,也遭到了当头一棒。
郑谈的女友,列出条件,要郑考上大学才可论婚,不然,就分手。当时,郑仅是小学文化。
郑一看这势利眼儿的N货,根本不可与之共婵娟到白头,也不可立黄昏粥可温…于旦也就恼了,更不惯着,就说,分就分,我偏就不考了。可见当时有了稳稳当当的工作也不行,没上大学仍会遭浅薄的N人歧视。
于是,郑渊洁又琢磨起了自己的后路。
他选择了创作领域:小说、文艺、科幻、报告文学、诗歌…等,能写的东西也太多了。
而童话是他列的这张清单上的倒数第二,偏偏这条后路就给他走通了,竟让他走出了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身价一度跃踞中果文界多年收入第一大K之榜首。,
1978年,郑偶然看到一本儿童杂志《向阳花》,便将自己创作的寓言诗《壁虎和蝙蝠》投出,当即采纳,并受到鼓励。从此,他开启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童话创作之路。
1981年,郑由零星给杂志投稿,变成固定连载,《皮皮鲁和鲁西西兄妹俩》诞生了。
1982年,《小老鼠舒克和贝塔》诞生。
1983年,郑之儿子郑亚旗诞生。
1984年,29岁的郑渊洁,在16个不同的报刊杂志上写童话连载,一个月要写十几万字。为交稿,每天早4点多钟就起来,可见多么的勤奋和艰辛。
1985年,郑作出冒险决定,因他投稿越写越多,而稿费却不多,当时1000字才2元钱儿。郑因此就打电话要求主编涨工资,但遭拒绝,郑一气之下就决定自创办一本杂志。办一本杂志只想专发自己的童话作品。这坚定犹如美丽的梦想,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郑寻找出版商的过程中,处处碰壁,被11家单位拒绝。
而正当郑无处可走时,却遇到了老家山西的贵人赵岩平。赵同意创办童话专刊《童话大王》。
郑跟出版方签合同时,他要求不是稿费,而是版税。条件是:发行量20万冊以下拿6%,若在20万~ 40万冊拿8%,40w~60w拿10%,100万拿15%。
1986年,当人们还在热谈三大件(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时,郑月入已3万的高薪了,并买下了京当时排号100辆的私家车,也接连买下了十套房。很显然,郑渊洁选择的冒险之举,已达到了最圆满成功。
全国的小朋友从四面八方给他写信,信如雪片漫卷而来,他把那些信件就装满了10套楼房。郑的这10套房子,他不住、不租也不卖,就装读者的来涵信件。可见郑又是多么重情重义之人。
郑认为,那些信件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力量,他才创造了后来的辉煌。<郑还是第一个公K声明退出那啥鞋儿的知名作家。闲耽误写文正事儿的勾当,他不干。>
人海茫茫,人们东奔西闯,熙熙攘攘,有智慧的郑渊洁们(阎从舞,成了歌唱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后路,开辟了广阔的人生大道,同在一个星球上过日月,而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后路又在哪儿呢?我们又该怎样为自己的未来寻找出自己的退路呢?
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自己的路自己走。何去何从,这一个对自己切身十分关键的问题,不会让自己心里没一点儿B数吧?这么严肃的问题,也根本不用别人来提示该怎么去做吧。
我们的后路在哪里?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脚下。
这条路该怎么走、走多远?都有自己的决心和毅力而定。
人海茫茫,岁月有限。为了来此世上一趟不空跑白浪一回,最好要尽早为自己找一条适合自己行走又心悦乐为的后路,才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哟。
11月10日下午4点于苏州玉出昆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