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人投放资本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风口
牛式唠嗑体2019-48
这几天在混沌大学上听的课,基本都是用“投资人”“资本”作为关键词搜索出来的。
比方说:
王刚:不变的商业本质
周鸿祎:做一款好产品的六字法则
为啥这么选?
因为,看到有人因为程序猿薪资高,开始自学编程啥啥的。其实,也不算有错了。至少我自己就曾经想过要学习编程。
后来,隐约觉得哪里不对。
周鸿祎在《做一款好产品的六字法则》里,提到的过往的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的调侃,让我知道究竟哪里不太对了:
如果一个技术将成为划时代的潮流,那么,它只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人人可用。假如这不是我的擅长和喜好,那么,其实我只用学习思路就好,具体的技术,等着成熟了以后,用傻瓜型的模块就好了。
就像今天,在各个俱乐部的群里发了明天演讲俱乐部的宣传小视频,有人觉得很厉害,特意加我问咋做的。我老实说就是个傻瓜型的app,自己只是把一些可以替代的东西换掉,其他的诸如沙画之类的东西,都是系统设计好的。
2年前,我吭哧吭哧学ppt的时候,压根儿没有想过1年后,自己只用花几百块钱,就可以快速做出一个看上去bling bling的视频,所有节省出来的时间,都可以用来享受做别的,譬如说,读书、跟人聊天。
当我们看到一个职业很热很热、想要一头扎进去学习时,不如想一想,学的初衷,是为了啥?假如是为了钱,可能,未必能得偿所愿。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机会同样不小。
另维在《每一天梦想练习》里,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不务正业”的故事,游戏主播沐子点醒一个人的故事。
那个被点醒的人,叫白然,当时,上大四。
成绩一般,外形不出彩,木女票没背景没上海户口没奖学金,快毕业了,除了迷惘,很多都没有。
想找DOTA的相关工作,但做职业玩家,水平不够;做解说?表达不行。跟随了在上海某三本大学做讲座的另维和来看她的沐子一路,求骂醒。
沐子如了他的愿:
“你大学完了四年DOTA,到头来2016年的DOTA能让多少人吃上饭,你却要去问你妈?
DOTA全世界玩家超过1亿,异常比赛奖金池2400万美金,是多少个上市公司产值?这么大一个产业,你以为只靠选手和解说就能撑起来?
这个产业有多大,背后就有多少工作岗位在支撑!”
……
劈头盖脸一顿,白然被吓得语无伦次。
然而,几个月后,被骂醒的他给另维发了私信反馈,说自己找到了一份DOTA赛事场控的工作,还计划以后转型成职业经理人。
讲真我玩游戏不精通,会的有数几个,比方说拖拉机,还常常需要反悔重来才能赢😂
但是哇,读研的时候,有个师妹,很喜欢玩游戏,后来,学生物的她,跑去做了职业玩家,用爱好愉快地养活自己。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真的不容易。
有人甚至终其一生,都不晓得自己究竟爱好的是啥,活着的意义,在哪里。可是,这不是我们不去探索的理由。
太多太多的书,太多太多获得了成功的人,都讲到了找到自己天赋所在的重要性。然鹅,我们常常因为一时找不到就犯懒不去追寻。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的“天赋与学习临界知识的关系”里,有一段很形象的描述:
我从来没有真正思考过兴趣和天赋究竟是什么。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可能天赋是需要去寻找的。而我花在思考“我的天赋是什么?”这件事情上的时间,累计还不如一期《新闻联播》的时间长。
这,可能就是很多人找不到自己天赋的真相了。
冲着外部的金钱和暂时的利益,内心很容易被蒙住。可是,不追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又担心被落下——毕竟,我们不仅有自己,还有家庭和责任。纠结得要死,有没有?
还好,有解法。
前面提到了被骂醒的白然的故事,他,选择了成就别人。你咧?打算啥时候开始去探索自己的天赋?
要挖掘也蛮简单的,每天花几分钟,写那些让自己觉得有成就感和开心的事情。每周花1-2小时,看一遍,问自己背后的原因到底是啥?无数个为什么之后,也许会是让你痛哭的发现。
打个比方:
我赚到钱就会特别高兴。
为什么赚到钱就特别高兴?
因为,我可以去买那个想要的包包。
为什么想要买那个包包?
因为,某一天……
找出来的结果,可能出乎意料。
不怕,那些开心不开心的事情都挖出来晒晒,离你想要的自己,会更近。
回到一开始我为啥用“投资人”“资本”来作为关键词搜索吧。
因为,我怕被这个时代抛下。而投资人和资本去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未来。资本,是逐利的,有价值的地方,会有利益,就这么简单。
既然那是有价值的地方,那么,想办法结合自己的优势,变成价值体系中一个中心节点,结果会如何?
愿你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