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第三人称再给陈陈小同学写封信
在文字世界里我遇到了四位女性,上至退休老人,下至三年级小同学。这四位是从容小主、从心丛新、齐帆齐、陈陈。
从容小主老师和从心丛新老师都退休了,齐帆齐老师和我儿子同龄40多岁了,陈陈是十来岁的小同学。
为什么一下子联想起这四位?
2024年1月31日,陈陈小同学突然大胆地闯进了我的简信里,从此我们有了作文上的交流。
我就想起,在简信里交流最多的小主丛新齐齐三位老师。与这三位交流最多皆因两本书而起,一本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另一本是《愚公挖山不止》。
因为交流多,都同时使用了简信和微信两个平台。
而且自始至今一直没有刹车。最近刹不住车的是丛新老师。她正在写《太行深处》的书评。已完成39篇10万多字了。
丛新老师不但读书还要读人,她读《太行深处李彦国》时,还非要到太行深处抓住李彦国的小辫子问个究竟。
问我啥叫驴搭缰,还问改驴啥意思,问我三檐三滴水,还问软柿的鸟哭垒,等等。就像北京的大学生江璐问我拱门子是啥意思一样。对一些方言土语要探个究竟。
这些老师都是大作家,有的出版30多部长篇小说了。
齐齐老师帮我出版了《愚公挖山不止》。
小主老师骑自行车不忘把我带到后座上,于是有了长篇纪实文学《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
你笑话我的驴粪蛋文字吗?那你就别看了。不看你就让一让,让不笑话的人看。
小主她们就不笑话。
陈陈小同学也不笑话。
任何文字都有它的受众群体。
多次打开简书,常常看到陈陈小同学的点赞。陈陈小同学看得最多的是“孩子的文字”,陈陈小同学昨晚完成作业后,又抓紧时间阅读了5篇,比如:《孩子的文字丨做礼物》,她就喜欢。
从《孩子的文字丨做礼物》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喜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作业过于沉重就会压得他们不喜欢了。作为孩子,陈陈对这样的文字有同感,这就是情感共鸣吧。
从陈陈小同学跟我的简信中,能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思想,她说:
谢谢李老师,收到你的信了,太开心了,是我妈妈帮我注册的号,也是我妈妈买的会员,叫我每天写日记,有时候我又不想写,我是用语音写的。有些妈妈帮我修改,有些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上学的时候作业太多了,写完作业都得睡觉了,所以就是不想写了。
近来丛新老师天天读书天天写作,几乎用了全部的时间,那是因为她退休了,不用上课了。小学生各科各门都要学,作业都要完成,不能只学语文只写作文。
陈陈同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喜欢在简书上练习写作文,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练得多了,可以扎扎实实地提高作文水平。
我想说的是:
一,不要把练习作文当成负担,做完其他作业夜深了瞌睡了不想写了就不要写了,等抽出空来精力好了心情也好了就写一点。每写一点都感到有一种成就感,轻轻松松,身心愉悦。
二,跳一跳,够得着。跳一跳够得着,高兴,跳一跳,够不着,扫兴。意思是我们不能对自己要求过高,本来今天只有写20个字的时间只能写个小片断,我们非要求自己写300字的完美作文。本来我们只会写“村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非要逼自己去写《拿破仑论》。那就只能望而却步写不出来了。即使写出来,也只能写成“轮圆而无柄,本不易拿,况破轮乎?仑左边缺一车也,更不易拿。”教学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量力性教学原则,有多大力学多少,不能隔锅台上炕。有名人曾说过,“我有写最烂文字的权利”。我想说:陈陈小同学,咱两个都有写最烂文字的权利。正象你说的“有些妈妈帮我修改,有些我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三,文可长,也可短。不是非长文才好。毛主席曾批评过不好的长文,他老人家说那赖长文就像癞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我看过一部最短的小说,全文只有22个字:“当地球毁灭时,一个人也没有了。突然,有个人推门进来.……”我想说的是,作业太多实在没时间写时,写一两句也是可以的。简书给了我们一个权利:写一句也是可以发布的权利。有空写长点,没空写短点,文可长,也可短。
此致
我有理由相信,陈陈小同学将来就是从容小主、从心丛新、齐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