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食历史.地理.人文国风

中国名菜集锦 | 北京₂₅ | 干货 |【知·食】

2017-04-10  本文已影响471人  裸食

《知·食——中国名菜集锦》目录

上一篇:河南饭庄

【知·食】的目的,是将准确的、真实的、纯粹的饮食内容推给真正喜爱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愿你喜欢。


裸食说

大约是三十年前,一群日本人组团来到中国,对北京、上海、广东和四川这四地的名菜名店一一探访。有趣的是,当时的日本人可能不知道川菜的存在,在准备上飞机前,被四川人拉住,才得以让这今天威名远扬的菜系被收录其中。

在一部关于川菜的纪录片里,知道了这套书。立马搜索并找到了日文版,无奈不懂日文,只得放下。

某天,找了个日文翻译,看能否翻译一下。这翻译的朋友也真心负责,竟然跑来说:“这套书有台湾版的。”

当下真的感激不尽。毕竟,翻译这套书的金钱亦或时间成本都实在高昂。几经波折,中文版终于到手,虽然外壳相比日文版那是不堪入目,但好歹也是珍品了。


【题记】

山珍海味难得,才把最贵重的食材制成干货。

这样做,最初只是进贡朝廷,方便贮藏搬运

这些因干燥产生独特风味的干货,由遥远的边疆,源源不断的送入京城。

《知·食》推出《中国名菜集锦》专题,以名店、名菜为主题。用今天的语言和阅读习惯,重新编撰这套三十年前的巨著!不忘初心尽绵薄之力,以期能以此回顾曾经中国的名店名菜、地方风味、饮食文化、烹调艺术……

不同的食材,用哪种泡发方法、需要多长泡发的时间;都得靠经验,才能把握!

干贝

干货

食材,一般分为鲜货和干货。

干货,是把动物或植物食材,去除水分后的成品。

大乌参

干货的材料种类有很多。比如,

海产的海参、干贝、鱼肚,

山产的鹿筋、哈士蟆、菌类……

羊肚菌

山珍海味难得,才把最贵重的食材制成干货。

这样做,最初是为了进贡朝廷,方便贮藏和搬运。

这些因干燥产生独特风味的干货,由遥远的边疆,源源不断的送入京城。

鱼翅

干货的历史非常久远,古书中就记载有:

脩、脯,就是干肉。

鲞、鱐,指干鱼。

腒,指干鸟肉;脡,细干肉。

朐,弯曲的干肉。

香菇

将动物和植物去除水份,制成干货的方法有很多。

最常见的是,日晒,火炙、风干、盐渍……

燕窝

相对而言,自然干燥法,能较好的保持食材的品质。

烤干法的脱水率很高,材料会变得比较坚硬。

风干法的脱水率较低,材料相对比较软。

咸腌法制成的干货,味咸稍带苦味。

口蘑

到底哪种材料,适合哪种干燥脱水法?却并没有定论。

这需要因时因地,根据不同材料的情况和厨师经验调整。

梅花参、刺参

在烹调鲜货前,通常要对食材,进行去皮、去骨等处理。

但干货的烹调,要先恢复食材的原形。

这就是北京饮食从业者通称的:发料。

使干货吸收水分后,恢复原形。

在食材膨胀变软的时候,除去臭味夹杂物。

让干货,成为容易调理的状态。

竹荪

干货的发法,主要有水发、油发、盐发、碱发四种。

但最基本的方法,还是要用水泡浸。即便用其他方法,通常也需要经过泡水的过程。

下面,就具体的了解下这四种方法。

银耳

【小水发】

水发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可以用冷水或热水。

用冷水的方法,就是把干货泡入冷水中,让食材自然的吸收水份。

这种方法最简单,而且能保持食材原本的风味和香气。

最适合体型小、比较软嫩的干货。比如,菇类、银耳、燕窝、木耳……

木耳

也有不少干货,是用热水的方法

把干货放入开水中,用不同的加热方法,让食材快速的吸收水分。

发胀变软后,食材成为半熟或全熟的状态。

加热的方法,有煮、焖、蒸、泡。

干鲍鱼

煮法:把干货放入热开水中,煮开使食材发胀。

煮,一般适合大、厚、硬的干货,也适合有臭味的食材。比如,魚翅、海参……

焖:煮过后,转弱火,加盖再炖,使食材变得柔软。

蒸:把干货放入蒸笼,用强火把水煮开后,借蒸气使食材发胀。

蒸法,是最能发挥材料原味的方法。一般适合干贝、鲍鱼、海米(虾米)……

泡:把干货泡入开水中(原书注:不用再加热)。等水温自然下降,食材也逐渐吸收水份而发胀。

泡法,适合体形小、较硬的银鱼、发菜……

海米

用热水的方法,因为食材已经半熟或全熟,对于食材的影响很大。

不正确的发法,会损坏食材的味道。太硬了没法吃,太软烂了又不好看。

要根据食材的特性,选用不同的泡发方法和烹调技术。

鱼肚

【油发】

这是一种把干货放入油锅中,加热后膨胀变软的方法。

油发,最适合富含脂肪和胶质的食材。比如,鱼肚、鹿筋、猪蹄筋……

当然,这些食材也能水发,但油发的味道更美。

特别是小而薄的石首鱼肚,水发时容易烂软成糊状,因此用油发最好。

油发,一般分成三个阶段:

①、将干货放入热油中,让油充分渗入食材而膨胀。(这阶段关键是火候!技巧不好,就会外表变焦了,中间还没有发。)

②、将油发后的食材,立即泡入开水中。(既能去油,也能软化。)

③、最后将食材,放入冷水中清洗,把油除干净。

这可是一个细致的活儿,如果不想影响菜的味道。

就要仔细的多清洗几次,以免食材里残留渗入的油。

猪蹄筋

【盐发】

盐发与油发的作用原理是一样的。

想要节约用油,用盐代替就好咯。

也就是说,能用油发干货,几乎都能用盐发

比如,鱼肚、鹿筋蹄、猪蹄筋……

盐发的步骤是:

①、先把大量的盐(原书注:不是精盐也行)放入锅中煎热,使盐中的水份蒸发。

②、然后把食材放入热盐中,多次翻动煎制。

③、等食材逐渐胀大,再把胀大的食材放入煮开的热水中。

④、最后放入冷水中,把盐洗净即可。

鱿鱼

【碱发】

用碱水來泡发食材,可以让硬的食材更加容易变软。

腐蚀作用,有损食材的营养成分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最好尽量避免用这种方法。

But,像鱿鱼干、章魚干这种“硬骨头”,经过多次热水的蒸、煮、焖,都没法变软膨胀。

想要泡发,就只能大刑伺候:用碱

碱发,比较难掌握,需要高度的技巧。

①、先把食材泡入冷水中,泡到外表稍软的程度。

②、再把碱倒入水中。(原书注:必須把控好碱的浓度和浸泡的时间。)

③、最后用水把食材洗淨,确保去除碱味和臭味。

不同质地的食材,要用不同浓度的碱。

干货 完


常常有某种人,大夸中国菜多么多么厉害。与此同时的是,贬低其他地方和国家的菜都是垃圾。

还有的人,专题说中国菜的时候,就跑来各种吐槽;说外国菜了,也跑来吐槽……

每次面对某些极度主观的问题时,裸食都很无可奈何。

不是说中国菜,厉不厉害的问题,而是提出这些问题和话语的人,除了概括地说一说中国菜历史悠久、烹调方法众多以外,几乎对这些问题没有非常具体的阐述,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国菜到底是怎么样的厉害、复杂!

因而,今天的写一篇“干货”,可以说是作为一篇样板,抛砖引玉。

说实在的,单就泡发干货的各种方法,就能看出中国菜的烹调博大精深,可不是一般的复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