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管业

2016-11-01  本文已影响7人  诗想家

管业

佛法将主宰轮回的动力,称之为“业”。造业的主人翁就是身、口、意;“业”有驱使造作的力量,故称“业力”。

老家有句土话,叫“管业”(音译,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管业”有倾注心力的意思。而我常常把它想到佛法上去。

自己、自己身边的人与事要不要“管业”、 能不能“管业”、要用什么样的程度去“管业”,完全没有定数。全凭个人感觉。或许,我得换种说法:全凭个人智慧。

比如,种地,要不要施肥、施多少肥、施什么肥,这是要“管业”的。至于老天爷下不下雨,那就不能“管业”了。那是老天爷的事,倘若因此怨天怨地,那就是不会“管业”,管错了“业”。天旱得厉害,菜不浇水就会死掉,那得“管业”——至于管到什么程度,得自己“扪神”着来。(“扪神”也是老家的土话,就是思忖的意思,含义也很丰富,如:小时候,我若一件事没做好,我妈就说:“你自己‘扪神’。”这就带有威胁和警告的意味了。)

属于自己的重要的“业”,自然是要管的,不管,人生便就此荒废了。

在“管”与“不管”之间,成就了因果循环。

因果循环,辗转相续,就成了人骨子里的“习性”。

“习性”跟随人一辈子,便成了更深切的“业”。

有的人,专注一“业”,终有所成。

有的人,泛泛而管,归于庸碌。

到如今,我常常“扪神”着:人的一辈子,到底哪些“业”该管,哪些“业”不该管?哪些是真“业”?哪些是打着“业”的幌子的“拖累”?我曾经幻想着有这样的智慧引领,正如那首歌里唱的:“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但终归只是幻想。只是虚妄。

要感知些许的指引,常常只能在内心搜寻。

不晓得要悟得这智慧,该有多少的路要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