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婚姻育儿成长励志

养废孩子从隔代亲的事事包办开始

2019-07-27  本文已影响4人  金音

民间有一个流传的故事叫懒汉吃烙饼。从前,有一个懒汉天天过着“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吃东西懒得就差别人喂他直接送到他的嘴里。有一天,懒汉的母亲要出门几天,担心他饿着,就烙了一张很大的烙饼,中间掏了个洞,套在懒汉的脖子上,这样懒汉在自己出门的这几天就可以吃脖子上的烙饼,也不至于饿着。出门家母亲还再三叮嘱懒汉饿了记得吃脖子上的烙饼,没几天自己就回来了。可是,等几天母亲回来的时候,懒汉居然还是饿死了,原来懒汉只是吃嘴巴附近的烙饼,嘴边的吃完了,他居然懒得转动一下烙饼的动作都没做,直至饿死。

这个民间故事我一直觉得不可信,觉得不可能有这么懒的人,直到看到最近真是生活版的懒汉饿死的故事才相信。原来这个社会上真的有的人因为懒饿死。 编辑 搜图 图片来自网络 最近看到一部根据“天下第一懒”杨锁的经历改编的公益电影《罪爱》,了解到杨锁的故事。

由于父母的溺爱和事事包办让这个23岁的小伙子最终饿死家中,年轻英俊,在最美的年华因为懒饿死,多么不可思议荒谬的事情。杨锁出生在河南信阳的罗山县一个普通的农家,他是兄弟姐妹中长得最英俊最聪明的一个孩子,懒得令人咋舌,饿死在家里墙角的一口破缸旁。这个还是提着饭拿着被子去他家看望他的堂哥发现的。邻居在他父母去世后,会给一些米和菜给他,他挂在屋檐下直到变质发臭也不会自己拿回屋自己去煮着吃。

父母最大的错误就是让孩子以他们喜欢舒适的方式长大,如果孩子有自制力和自觉性,没有家长的教育引导很难成长。杨锁的父母从小就对他溺爱过度,不让做任何事情,不想读书就不读书了,出门都用扁担挑着跟着他们一起出去,生怕冻着饿着,后来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苦苦支撑家庭生活,本来这个已经成年的孩子可以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但是没有分担,反而成为家庭最大的拖累,不是残废甚是残废。

年轻的父母忙着拼事业,帮着赚钱养家,孩子大多留在爷爷奶奶身边,农村是成片成片的留守儿童,即使在城里,大多数孩子的父母因为上班早出晚归,只能晚上才能看见孩子。而隔代亲的爷爷奶奶经常帮孩子做各种本来他们所在年纪应该自己做的事情,过着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父母有的时候在身边看到了会制止,可是很多时间不在现场,孩子就会养成懒惰和依赖的坏毛病,不想做任何家务劳动,不懂辛苦和感恩。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如果能够勤快一些,即使以后学习上资历平平不能考上好的大学,也能有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养成懒惰和依赖的坏习惯,那么不止自己受苦,也会连累父母,最终受苦的还是自己。

 勤劳勤奋的孩子学习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能够吃得了学习的苦,以后生活中就不会被迫尝尽被动必须要承受的痛。 

 ​洗澡我们会让孩子自己试着去阳台自己拿自己的衣服,可是他奶奶会因为孩子个子不够高去帮忙,或者直接拿好翻好,放在洗浴间,有时甚至帮着洗澡和穿衣服;吃完饭让孩子自己洗碗,他奶奶会觉得孩子洗不干净或者会在端到厨房的几十厘米的距离打碎碗而抢着把碗洗掉了;写完作业或者玩完玩具,我们会放任不管让孩子自己收拾,他奶奶也许会觉得家里太乱就收拾掉了。每次做思想工作,但是,在你不在家的时候还是做了孩子应该锻炼做的所有事情。

今天,同事也在抱怨让孩子自己盛饭的,孩子的爷爷拿过孩子的碗给孩子盛好饭,说过不止一次,孩子的爷爷总是帮着做很多事情,孩子已经11岁了,就是想从小事情给他锻炼的机会,但是总是被抢了锻炼的机会,很是烦恼。

我们担心孩子被溺爱后变废,希望他们能够从小就能够独立自理,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不想他们懒惰依赖,成为第二个懒汉,第二个杨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