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兵器与科技历史军迷

2、欧洲大陆的灭亡

2017-02-24  本文已影响114人  飞哥一身反骨

“下一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打仗。”爱因斯坦如是说。

这句话意味着,此次大战中,武器的破坏力已超过地球的承受范围。仅仅在二十几年前的一战,进攻端武器,还无法冲破机枪、战壕和铁丝网组成的防御体系。二十年后,战斗机、坦克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核武器的使用更是将杀伤范围扩展到历史之最。由于极大增强了部队的机动性,随之变化的,还有一贯以来的战略战术,由此,闪电战出现了。

德军一进入波兰,波兰军队就被德军强大的机动性瓦解,残余部队也在经受着德国空军的轰炸。与此同时,波兰人民还面临着来自东方的威胁:1939年9月17日,苏军穿过边界,进入波兰东。面对着苏、德两面夹击,曾经欧洲最大的国家,在地图上消失了。德国和苏联瓜分了波兰。直到战争结束,苏联仍然占领着那份不属于它的土地。

闪电战的首秀以完美告终。英法还在讨论该不该出兵时,1940年4月,德军横扫丹麦,目标直指挪威海岸,为德国海军潜艇保驾护航。英国首相张伯伦匆忙间派兵支援挪威,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即使给德军造成一定损失,但整场战役也以失败告终,张伯伦被迫辞职,换上的,是强硬反对纳粹的首相——丘吉尔。

英法彻底慌乱,法国寄希望于马斯诺防线能挡住德军疯狂的进攻,英国寄希望于苏联。可是德军并不给他们机会。5月,德国人闪电般攻入荷兰、比利时,绕过马斯诺防线最北端,在色当拉开一条长五十里的口子,德军鱼贯而入,席卷法国。

仅仅一个月,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在法境内所有盟军,被德国人逼迫到敦刻尔克,面对着英吉利海峡汹涌的海水,只要能到达英国本土,就还有希望。英国人把海上能动的所有船只派来救援,几天时间,33万人成功转移到对岸。

无疑,敦刻尔克撤退是一项奇迹。但实际上,希特勒也间接帮助盟军保存了实力。希特勒没有围剿正在逃亡的盟军,而是集中兵力,进攻法国南部。因为,他迫不及待地想洗刷掉德国人的耻辱。6月13日,德军占领巴黎,15日,来到曾使德国人受辱的凡尔登。更为戏剧性的一幕是,正是一战中率领法国人民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的贝当元帅,此时正在和德国签署和平协议。德国人欣然接受,代价就是:法国释放所有德军战俘,遣散所有军队,交出军舰的指挥权,德国占领法国沿大西洋到比利牛斯山脉的大片土地。从此,法国投降,欧洲大陆已经没有可以正面阻击德军的正规部队。

法国的迅速灭亡,不仅使盟军国家大跌眼镜,就连希特勒也感到诧异。占领法国战役中,盟军一共损失12万人,德军仅仅损失45000人。于是,他想乘胜,拿下自己最大的心腹之患——英国。

随机,希特勒下达进攻英国的命令。但此时德国的两栖作战经验,还不足以攻入英国本土,于是,元首下令改为空袭。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不列颠空战,即将拉开帷幕。英国最富传奇的首相——丘吉尔,也粉墨登场。

空袭开始后,希特勒不断变化着目标,由最先的英格兰东南沿岸港口,到英吉利海峡中的船舶,接着是英国皇家空军基地,1940年9月,德国空军终于大面积轰炸伦敦、考文垂和其他工业中心。奇怪的是,虽然空袭的范围广强度大,但英国的损失情况并不严重。不列颠空战没有摧毁英国人的信心,甚至让英国人更加团结。所以,希特勒推迟进攻英国的时间。这也是战争开始以来,第一次迫使德军改变作战方针的战役。

英国人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危急关头,英国抵挡住了法西斯疯狂的行为,也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奠定基础。

德国人受到了沉重打击,但他们仍不死心。既然英国短时间内无法攻下,那么先断送掉英国人对外界的全部希望,于是,一个针对苏联的阴谋产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