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经验 工作

什么是三方协议?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115人  轰隆隆的offer收割机

对于毕业生来说,三方协议是一份从拿到offer到入职签署劳动合同前的保障协议。在国内大学读书的应届毕业生在首次就业时,需要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签订。

三方协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1.毕业生的情况与意见,由毕业生自己填写。

2.用人单位的情况与意见,由用人单位填写。

3.学校意见,由学校填写。

三方协议有什么用?

三方协议一旦签署,就意味着第一份工作基本稳定。

具体来说就是:

毕业生:签署了三方协议,学校才会发放派遣证给你,凭这个派遣证你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用人单位报到。

用人单位:签署了三方协议,才能接收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并且安排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

学校:签署了三方协议,学校才能将毕业生的就业方案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才能给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及户口、档案的迁移;此外,三方协议的签署情况是学校统计当年就业率的重要依据。

要注意的是:在签三方协议之前,记得将你的福利待遇要求在备注栏里写清楚,避免日后用人单位不认账或者降低福利待遇。

三方协议对于求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的同学尤其重要。

三方协议和offer、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Offer:录用通知,由用人单位向毕业生发出,是获得工作的第一步,但在这三者中效力较小。

三方协议:由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签订,是比较正式的就业意向协议,由学校来协助保障毕业生的求职利益。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具有法律效力,在这三者中最为正式。

怎么签订三方协议?

三方协议由各地教育局制定,签署顺序为:学生>用人单位>学校

不签署三方协议会怎样?

如果不签署三方协议,在毕业后,档案默认会被学校派遣回原籍(生源地)。

某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国企会要求毕业生入职后将档案派遣到这些用人单位,因为档案的派遣会影响职称的评定,如果档案没有派遣到用人单位,则无法评定职称。

如果毕业生确定未来会前往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工作,三方协议的签署就没那么重要。就算不签署三方协议,也可以在签署劳动合同后,从学校或者生源地将档案派遣到用人单位或所在的人才中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