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自己不是一个那么优秀的老师
凌晨四点半醒来,然后就睡不着了。惦记着昨晚没有看完的教学视频,干脆起床,洗漱完后直接到书房继续看视频。
这是特级教师张立军老师的示范课,内容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中的前面两首《示儿》和《题临安邸》。
对于诗歌教学,我已经有了固定的模板:解诗题、识诗人、释诗意、悟诗情。这样一套流程下来,虽说不是特别出彩,但至少可以保证不出错,而且重点内容都出来了(主要是考试重点)。
我很少会去探究,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或许在我心底里,并不在乎他们是否理解、又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反正到时候还要进行诗词默写和古诗及诗意背诵,哪怕他们不理解,只要能死记硬背下来了就行了。
然而,张立军老师的课堂让我知道了,原来诗歌还可以这样教。
第一:两首古诗一起教
教一首诗我都头大了,还放在一起教?老师的内容讲得完吗?学生能掌握吗?这是我一开始的三连问。
但很快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张老师要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教,而这个答案是他借学生的口说出来的:都是爱国诗、都是宋代诗人……
接着,张老师又用三个地点、两个王朝、一个军队将两首诗串联在了一起。
第二:背景很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古诗之所以难,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语言习惯和现代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诗人写诗时的背景,如何能很好地进入那个场景?
想起我以前总是在课堂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要读出感情来啊!悲愤呢?痛苦呢?你不知道这些感情是怎样的吗?
结果学生往往很委屈,这些感情是怎样的他们当然懂,但如何融入到朗读中,便成了未解之迷。
其实现在想想,是我强人所难了。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诗人当时的想法,如何可以读出感情?
所以张老师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介绍历史背景,但他只是给大家看了一段文字,然后就让学生自己用三句话介绍。
学生一开始可能说不出来,他却并不着急,就这样慢慢引导,等学生能够完整说出了,其实基本上所有学生都对背景有一定概念了。
第三:不说诗意,只做对比
在大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一到教古诗,便都有一个共同点:让学生抄诗意。
但张老师的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哎,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啊?他只是让大家自己去读、去悟,去找出两首诗描写了哪两种人。
一种是爱国者,临死之前最大的遗憾就是国家还没有收复失地;另一种则是亡国者,只顾着自己享乐,完全忘记了国家的安危。然后再让学生找到对应的诗句。
第四:想象,让两位诗人对话
这两位诗人其实根本不认识,但我们可以运用一种思维,让他们来进行对话,那就是——想象。
这是课堂上很精彩的一个环节,其实很多学生在进行对话时讲得并不是很好,但张老师引导得很好。
通过两位诗人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他们的想法。
第五:学诗要诵读
诗歌必然离不开读,而且学生也喜欢读,但他们读得好吗?
张老师读《示儿》,又请了一位女生读《题临安邸》,读之前先让其他学生说说想听到朗读者读出怎样的感情。第一首更多的是期盼之情,第二首则是愤慨、讽刺。
然后张老师开口了,我当时还在心里想,诶,这老师读得好像不是很好啊。结果这就是张老师的一个小设计,他故意读得很平淡,然后又让那个女生读,说她读的和自己的差不多。
接着就引出了“诵读”,再次示范读的时候,张老师语调完全变了,甚至还读出了颤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张老师读了两遍,最后随机问学生,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说些什么呢?
“父亲,您放心,等王师收复失地了,我一定会在家祭时告诉您的!”
然后,张老师才让之前朗读的女生再读《题临安邸》,女生的朗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六:拓展,升华主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张老师出示了臧克家的诗句,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两句诗分别写了我们今天学的诗中的哪两种人吗?
等学生回答了之后,他又布置了任务,让学生自己选择完成一个。
很多孩子都选择了当评论家,在台上展示时都说得很好。
那一刻你会明白,哪怕张老师没有让学生抄诗意,但学生一定都理解了诗意。
整堂课下来,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啊,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开心。
张立军老师不愧是特级教师,应变能力很强,不管学生给出怎样的答案,都可以和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
他的评价语也很多样,“这个陆游很有文化”、“怪不得他爹死不瞑目,原来是被气死的”、“陆游被林升带偏了,你们可不要忘了他的信念呀”……
不像我只会重复一些老掉牙的评价语:你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孩子!你说得多好呀!你真棒……
刚看完视频时热血沸腾,想着我也要这样上一堂课。写到这里时我慢慢冷静下来了,这样的课,换我来上,自然不会有这样好的效果。
但我还是想试试,出现问题再解决呗,不过就是多花一点时间。我想,学生应该更喜欢这样的课吧?
想想其实现在的老师已经很幸运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资源去学习,如果每次上课之前先看几堂示范课,无论如何都会有进步的吧?
我从来没有奢望自己能成为名师,但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希望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可以学点有用的东西:不是试卷上的重点内容,而是积极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