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最凶险的40天即将来临,这件事千万不能做!
三伏天开始了,外界阳气最盛,湿气最重,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最容易生病的40天,伏天里,可谓暗藏杀机......
伏,是避暑之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毫不夸张地说,入伏后开始冬病夏调,可以改善身体的许多隐疾,但同样,三伏天“暑邪”盛行,一不留神也容易落下病。
首先,你要明白伏天是“防暑还是防寒”,在室外虽然要防暑,但其实大多数人更要防寒。伏天开始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引发严重后果,所以,必须要——防寒!
另外,“三伏”只是一个听起来好听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三伏天的真正意义是:“邪!”叫做“三邪天”,而三伏天所携带的“邪”,就是“六邪”中的:暑邪!
那么,我们该如何护自身周全?
三伏天身体最怕的6件事
在三伏时节,我们理应知道一些禁忌,以下6件事打死都不要做!
1、脚底最怕凉
无意中在群里看到大家在聊乘凉的小妙招。有人表示不喜欢吹空调,为了凉快,喜欢在晚上开窗睡觉。他还聊到尤其喜欢将双脚朝向窗户的方向,让双脚沐浴在凉风中,那真是“凉快又惬意”,不少人表示赞同。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说说,足底迎风睡对身体的危害!要是在看文章的你也有这样的爱好,请一定要改过来。
因为,我们的足底拥有许多重要的神经、穴位和经络,并且它对外界的刺激极敏感。熟睡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而本身御寒功能就较差的双脚很容易就受到寒气、湿气的侵袭,这样就导致了经络系统处于紊乱的状态,身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容易引起身体的一些病变,如导致伤风、频发感冒。
2、肠胃最怕冷
你一定也觉得在三伏天吃冰西瓜、喝冰水、吃凉面很爽吧!但是,自从我学了中医之后,就不这么干了!因为在三伏天,人的阳气浮于外,再加上现在的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造成肠胃功能弱。
再在三伏天吃了冷的东西,体内的内阳可能无法抵御食物的寒气,不仅会导致湿留体内,还有可能导致腹泻。尤其是平素脾胃虚弱、肾阳虚的人更要注意。
3、上身最怕露
《混俗颐生录》指出,“肺俞五脏之表,胃俞十二经脉之长,最不可失寒热之节。”我们上半身分布有众多的经脉,包括总督阴阳的督、任两脉。如果胸背受凉,风寒邪气容易侵入经络,从而引起肠胃、呼吸道以及心血管系统的疾患。
女性在穿衣方面,要注意不要穿露脐装、低腰裤。因为会造成掌管阴阳两脉的神阙穴和肾腧穴都露出来,这很容易使得督脉、任脉受损。
4、最怕出汗不换衣
《孙真人卫生歌》说:“春寒莫放绵衣薄,夏月汗多宜换着,秋冬觉冷便加添,莫待病生才服药。”意思是伴随季节变化而增减衣物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三伏天,大家出很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衫,千万不要用身体将汗水浸湿的衣服烘干,否则不仅阳气受损,还会使湿气入里化热,形成湿热证,导致疮疡等皮肤病或风湿痹证。
5、洗浴最怕冷水
很多男性喜欢在夏天洗冷水澡!要是看文的你也有这么个亲人,这个三伏天你可要好好管管他。三伏天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
打个小比喻,把汗孔比作“门”,三伏天“门”敞开着,寒气、风邪、湿邪极易从“门”而入,侵袭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有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至产生原因不明的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小儿尤其要注意。
6、空腹怕喝茶
你也喜欢在夏季饮茶吗?很多人可喜欢在夏季饮茶了,而且很多中国家庭都有饮茶的习惯,所以我一定要说说夏季喝茶的事。大量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人体阳气的耗损。
如果又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证,以及下元虚冷之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建议大家三伏天饮茶,以餐后饮2~3杯为宜,若有饥饿感应该停饮。
因为以上这些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以特意拎出来讲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但是三伏天养生的注意事项太多了,说不完。接下来,将从节气养生的角度,跟你讲讲三伏天的养生攻略。
三伏天4个必知事项
1、谨慎用空调
我们在用空调的时候,室内外温差一定要小于7℃,尤其是中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来说,特别要注意室内外的温差。因为忽冷忽热的气温变化会使脑血管反复收缩舒张,以致造成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时导致脑栓塞。
室内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是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湿度过大,霉菌和细菌等各种微生物容易侵扰我们的机体。
2、三伏天宜养心
《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讲:“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下气。”按照中医五行理论,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
三伏天尤其要注意养好心脏。三伏天因为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管栓塞,极易引起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因此,三伏天不要等到口干舌燥,平时就要多喝水,并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
在精神调养方面,《养生论》强调,夏季“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古人倡导“心静自然凉”,在三伏天宁心静神尤为重要。
养心,就要做到精神安静、喜怒平和,多做一些比较安静的事情,如绘画、书法、听音乐、下棋、种花、钓鱼等,以保持心情舒畅。
3、三伏天宜祛湿
湿邪是三伏天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那么,我们如何祛湿呢?我们都知道湿气分为外湿和内湿,我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如何祛湿。
● 祛外湿
外湿产生的原因有:外感湿气、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感受雾露、涉水淋雨等。
如何祛除外湿:外湿主要靠大家自己注意哦,这里主要讲讲外湿引起的空调病。
三伏天本来空气就潮湿,室外炎热的环境会导致人的腠理开泄,毛孔打开。当突然进入空调房,风寒湿就会趁机侵入人体。
其中,寒邪会通过人体开放的腠理侵入人体的阳卫之气,人体宣而不得宣,发而不得发,人体就可能出现畏寒、发热、头疼、头晕等外感寒邪的症状。所以,不要长期待在空调房中。
● 祛内湿
产生内湿的原因有很多:过食辛辣、恣食生冷、嗜食肥甘厚味等都容易影响脾胃运化津液,凝聚成湿。
中医认为湿气乃中土之气,脾在五行中属土,同气相求,故湿邪易困阻脾,而且脾胃虚弱与湿留体内往往互为因果。
三伏天湿气重,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再加上此时大家喜欢冷食,更加造成湿困于脾,所以夏季祛湿重在健脾阳。
4、三伏天宜祛暑
三伏天在户外很容易中暑,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中暑症状:初见发热、头昏、烦渴、疲倦、少汗,继则高热神昏、烦躁、抽搐、四肢厥冷,甚则引起死亡。中暑发病急,转变快,且易伤津耗气。
中暑原因:多因处于高温环境,体内汗液蒸发困难,导致机体产热大增,从而造成热量在体内积聚所致。
中暑后怎么做?首先,将中暑者移至阴凉处,解开衣领,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如有条件可用毛巾浸热水敷脐腹部,口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或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体质较弱者,要避免在烈日下行走时间过长,并做好防晒,还可口服十滴水预防。在额头涂清凉油也可预防中暑。藿香正气散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是防治中暑的经典名药,可备在身上。
三伏天,冬病夏调好时机
冬病夏调,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是夏季最热的时候,根据《内经》所述,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调理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的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的效果。
三伏天最好做灸疗
三伏天“灸疗”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它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调”、“春夏养阳”等理论,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最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艾灸,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通过灸疗令阳气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的气血直达病处,标本兼治。
另外,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 “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些病适合冬病夏调:
呼吸疾病: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妇科疾病:宫寒、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疼痛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等;
其他疾病:畏寒肢冷等。
三伏灸的5大好处
一、解暑, 祛湿,祛寒,降火
因为艾灸补充的是元阳之气。到了夏季,许多人怕热,这是因为体内寒、湿气重的缘故。中医讲:“虚火、邪火之根是寒湿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发炎症的根本原因,比如妇科炎症、咽喉炎、鼻炎等。在中医里,调理各类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湿,而不是一味的降火消炎,火越降越旺,炎越消越多。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另外,艾灸的纯阳与天时的阳气最旺之时,双重阳气注入体内,将寒湿邪排出后,人在炎热的环境里也不会感到闷热,烦躁。
二、元气阳气充足
夏不怕热,不喜欢吹冷风、空 调、吃冷饮之类。冬不怕寒冷,火力充足,精力旺盛,耐力很强,耐痛,抗压力、抗打击力强。总之,元气充足的表现就是正能量很强的人,是真正意义的健康特征,是身心健康宁静所表现出的感染力、影响力的强大能量场和安全感的人。
这种感觉是其他任何治疗、调理、保健、补品等无法体会到的。所以说,古代大德医家们常用“神奇”二字来比喻艾灸的功效和作用。
三、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疾病根源的时机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寒湿,打通经络。
四、延年益寿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 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扶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五、修心养性,也是最有收效时机
从因果的角度讲,人的脾气不好,容易生气,害怕、胆小,计较、嫉妒、不容人,自私自利,烦躁不安,无缘无故发火,莫名其妙烦恼, 疾病缠身,慢性病、疑难病,长期依赖药物疾病,身体有说不清的难受却查不出原因…
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些都是风寒湿暑燥火等邪气所致,那么夏季艾灸,人体正处于散发的时令, 天时的阳气与艾灸的纯阳之气,进入人体,邪气就会被赶出体外。
因此,血液越来越清净,身体得以轻松,心胸逐渐 开阔,病痛逐渐解除,理解力逐渐增强, 智慧越来越多,身心清净,身体轻松,宁静自然。人体是小乾坤,清净的身心与天 地感通。
所以,三伏天艾灸既能祛病、又能强健身心,真正意义上的修心养性。
三伏天的保健灸法
今天,这里给大家推荐了一套灸法,适用于整个三伏时节,就是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这三处穴位。
1、艾灸中脘穴
【作用】中脘穴为手太阴、手少阳、足阳明之所生,任脉交会穴。它可以调理一切腑病(胃、胆、胰腺、大小肠),尤以胃病为先,有健脾祛湿、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的功效。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故云“得胃气者生,失胃气者死。”凡病者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和则谷气生,故此穴为养生保健要穴。
【部位】中脘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时间】艾灸10-15分钟。
2、艾灸神阙穴
【作用】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长寿大穴。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部位】神阙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时间】艾灸10-15分钟。
3、艾灸关元穴
【作用】关元穴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是增强元气的大穴位。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
【部位】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
【时间】艾灸10-15分钟。
注意事项:
1、过饥过饱或过于疲劳不可灸,醉酒者不可灸;
2、艾灸前后应多喝些温开水,不要吹冷风,不要吃寒凉生冷食品;
3、灸时和灸后注意保暖。
2019年三伏灸的时间:
初伏灸:2019年7月12日—2019年7月21日;
中伏灸:2019年7月22日—2019年8月10日;
末伏灸:2019年8月11日—2019年8月20日;
另外,做三伏灸的最佳时间为午时前后,每伏的第1天效果最佳,一定不要错过哦!
虽然三伏灸的疗效比平时更快,但是切记“三伏灸”是个连续巩固的过程,保证频次对疗效至关重要。尤其是打算用三伏灸来冬病夏调的朋友更要保证频次。
更多关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肩周炎、腱鞘炎、滑膜炎、腰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等疾病可点击官方网站了解更多: www.xhyy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