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教育情怀

用最好的教育随笔向教育理想深情地凝望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208人  鶑鵅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青岛十七中的曹春梅,感谢孙书记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我就抛砖引玉,就教育随笔的写作内容把我的一些工作体会向老师们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还望诸位批评斧正。

一、      教育随笔是什么?

教育随笔,即是教育的随手笔录。关于教育写一些故事、诗歌、散文等。它是教师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随笔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换句话说,就是在教育的领域里以笔为足随便散散步,把自己工作中的沉静、悠远、忧伤、热烈、迷惘、激动记录下来,通过这些文字表述记录教育过程,研究教育对象,阐发教育智慧,实现教育理想。

二、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

1.,是否具备教育随笔写作能力是普通班主任和名班主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我校王礼丽老师,今年入职第二年,她带普通班。我今年入职第二十二年,带重点班。上学期我们两个人的班同时被评为先进班级体,优秀团支部。我想这个王老师可真厉害,她的今天的业绩比我当年年轻了十岁,真可谓前途无量。在她面前,我作为一名名班主任,我的教育教学先进性体现在哪里?我想除了日常班级管理之外,我在2015年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写了15万字的教育随笔,而王老师还没来得及写,如果说有一点儿优势的话,那么这算是一点吧。

2.写教育随笔能确立自己的职业定位

大家都说班主任辛苦,的确是这样,杂事太多,忙得像陀螺。让我们以2014年12月22日的工作内容为例看一下班主任一天的工作吧。

时间

身份

工作内容

7点20——8点

班主任

和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8点——9点40

语文教师

上课

9点40——10点5分

班主任

课间操与学生一起跑步

10点5分——11点30分

班主任、语文教师、课题组研究成员

备课、2015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整理校诗歌节文字材料2000字、班主任通知少数民族考生到教导处领户口簿、通知学生周二请按照综合考试课表上课、通知周二综合考试时间、看眼操、统计校课题成果、批改作业

11点30分——13点30分

班主任

午休

12点30分

班主任

到教室看学生午休

13点30分——14点15分

班主任

到本班听评课《传统发酵技术》

14点25分

班主任

到班里看学生眼操

14点30分——15点30分

班主任

到高三管理室开班主任会

15点30分——16点10分

班主任

班会

16点10分——16点40分

班主任

找个别学生单独交流

16点40分——17点30分

语文教师

到教室看自习

这是一个高三班主任普通的一天,工作没有范围:大到“三观”培养、升学深造、安全责任,小到吃喝拉撒睡全部包揽。学校里所有的班级数据都需要我们提供,所有的政策法规需要我们逐一落实到学生。如果做事情不麻利,很容易被各种事务性工作缠住,很容易变异成学校这部高速旋转的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长时间的过度忙碌只能使人盘桓于教育的底层,无暇思考教育的本源、无暇读书充电、无暇对学生做出细致观察、无暇增长教育智慧。所以这个时候,写作其实是帮我们慢下来,慢下来,抵抗一个字——忙。忙,就是心灵死亡。”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械人’。”这话极其有道理。但前提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自己首先要具备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力。写教育随笔其实就是在抵抗这种机械的琐碎的低层次的忙碌。通过记录教育过程,思索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提醒自己教书育人的职业定位,换句话说,在教育写作中我们可以一边写一边提醒自己班主任不是在打杂,我的职业定位是在教书育人。

那么有的老师说,我们已经这么忙了,就像一个瓶子已经装满了石头,哪里有时间写教育随笔? 我说,装满了石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撒把沙子放进去?可以的。洒满了沙子,能不能再倒进去点水?也是可以的。这沙子和水就是用来阅读、写作的时间。在这里向老师介绍两款手机软件“简书”“美篇”。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都可以写上两句,积少成多,一篇篇教育随笔也就热腾腾地出炉了。

另外少说话,也是一大秘诀。很多宝贵的时间是在说闲话、发牢骚中悄悄过去而不自知的。

3.教育随笔,可以沉淀一生的职业经历与智慧

万事就怕量变引起质变。写一个学生的故事两千字不足为奇,50个学生就是十万。大家试想一下退休以后的生活,除了某些印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很多人很多事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忘掉,或记忆模糊。这时候如果有教育随笔做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随笔使人拥有更加丰富的人生。如果能够整理成册或者出版发表,还会另有一种成就感。普通人终其一生能做好的事情其实也就一件两件,这些教育随笔会让我们在审视自己的生命的时候,感到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它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生命记录仪。苏霍姆林斯基还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 这里的“学习”两个字,我认为换成写作也是合适的。

4.教育随笔是走向教育名家的必经之路

中国民国时代的陶行知、夏丏尊、李叔同、丰子恺;当代的周国平、李镇西、李希贵、魏书生、肖培东,外国的雷夫、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杜威……哪个人不是著作多多,今天我们看到的他们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多数来自他们的专著,那里记录着他们的教育智慧。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将涌现一批未来教育家,教育写作、教育行走就必不可少。以李镇西为例,早在刚刚工作的时候,他就撰写工作日记,保留学生的文字资料,自己用黑白相机拍照冲洗记录教育过程。这种有先见之明的做法与他今年的教育成就密不可分。李镇西说中外名家的教育理论已经够多了,他不再去研究新的教育理论,专注于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世界走向幸福。他当过老师,现在做校长,写下了《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

最近又写了《给教师的36条建议》、《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是跟学的呢?李镇西的偶像是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每天五点半起来写作,然后白天工作,晚上继续写,不仅写教育还写小说和散文,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给青年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名著就是在如此勤奋的工作中产生的,至于成名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古人慨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物质的存留时间终究有限,可是千年的文字会说话。文字一经产生,时间层面上,它所记录下来的人和事将长久存在。今天各行各业进入到互联网+时代,空间层面上,教育随笔的多元性和推广型都比以往增强。技术层面上,中国作家多,教育家也多,但是会写作的教育家不多。谁最先占领这一高地,谁的影响力就会增大。教育随笔是走向教育名家的必经之路

三、怎样写教育随笔:

1.教育日记或周记是最好的载体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有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身为班主任,我们经常和家长、学生谈话,每次谈话内容,如果有心把它记下来,这就是很好的教育日记。日记不限体裁,小说、散文、诗歌还是快板,只要能写,写的是教育故事,大家都可以写。比如2015年,在教青岛十七中2015级卓越班时我有意识的地写周记随笔。开学伊始,我就发现有个别家长迁就自己的孩子反向学科及格就可以,结果这个学生该学科连及格也考不了。我写了诗歌《日子正在加深表达,你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婉转劝勉;针对部分父亲不参与教育的现状,写了诗歌《父亲的赞赏是最坚硬的铠甲》;对班级女生过于文静不活跃,写了散文《安静如花,也要玲珑如玉》;针对家长高中开学初的迷茫,撰写教育论文《重点高中家校联手的心理线》;有家长困惑于孩子很聪明,为什么总分不高,我写了随笔《因为聪明,所以中等》,《归有光为何无缘金榜》,又对比着分享了以前写过的教育故事《传奇》《鹏康鹏康何处去》两个优等生成长的文章。英俊潇洒的一位明星型的男老师入职三个月突然辞职,学生很伤心,家长也有疑问,我写了一篇公开信《学生不是粉丝,是精神上的亲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不负责任的年轻人的看法,舒缓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运动会开幕式,学生表现不错,我写了随笔《不能给你第一桶金就给你第一桶自信》、论文《MEWE教育与成长唤醒》。在我的带动之下,家长们也一起交流育子心得。张照腾爸爸写了《努力学习是高中生的天职》;李晨曦爸爸写了《陪伴关注,引导习惯》;韩馨怡妈妈写了《宏观的梦想与坚持,微观的听讲与练习》郭泽锦妈妈《谈坚持》。家校彼此理解,互相支持,一起成长。

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我也多多用文字表达。看到学生进步,我写了首诗《我想像宠爱四月一样宠着你》;学生犯了错写保证书,我写了散文《我相信你就像相信冬天不仅有霾还有雪花》;吕昊田同学思维与表达都很好,但是一做题就错,我写了一篇4000字的书信《落笔得分的才华是优秀学生真正的才华》;他坐不住,我又写了第二封信《能沉潜的人生才是真正亮烈的人生》加以劝勉。牛家豪期末考试前又害怕又浮躁,他给我写了一封200字的短笺,我回了他一封两千字的长信《可以浮躁,不能自卑》;薛兆虎、王佳伟犯错过分了,我写了散文《如果老师退一步,你也要学会适可而止》;针对学生偏科我写了教育论文《偏科问题的诊断与应对策略》;对学生喜欢的黄家驹我也积极去了解,然后写了散文《那么来听家驹吧》《填词吧,就当怀念,就当陪伴》《香港晨昏三十一、萧红雨生黄家驹》与其共鸣,增进情感;李盈雪学习不够刻苦我给她写了一首诗《盈盈,让我们下一场丰年好大雪》;詹赟枫有一段非常用功,我写了诗歌《给阿詹》;吴沛贤有一次考得不好,哭天抢地,我写了一首长诗《沛贤,你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班长邓佳级部第十要出国,我写了散文《用你的方式稍高一点来爱你》;罗琳学习动力不足,我请她吃了顿饭聊了聊,然后写了诗歌《罗琳,你的那些没被计入总成绩的好》王尚雷是学霸,在原来的班级里总被大家围着,来到我班后因为性格内向,不被大家重视,我就写了双人回环体诗歌《从教室的任何一个地方走向王尚雷不过七步》,提醒学生多去向他问题,增进浓厚的学习风气。

有时候师生一起写,比如春天来了,我带领学生组成“北斗诗社”,师生一起撰写诗歌《三月》《天涯很远,十七很近》《英雄来来往往,传奇依旧——致敬科比》《和郑愁予的错误》;为了励志,给男学生写了散文《学习是我的娃娃亲》,散文《谢谢你考得比我好》;给女生写了散文《世界风霜雪剑,你怎能风花雪月》散文《少女的坚强与婆娑》《那些年流过的眼泪都变成了钻石》;针对学生作文里的懵懂不解世事,我写了一封书信《少年壮志不言愁——致卓越三班的四条汉子》;听到他们背后叫我老曹,我写了一篇小品文《老林怒了》师生哈哈一乐。同时还就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撰写了长篇散文《你看他拥有韶华与月光——曹植》,《夜中不能寐,起坐说阮籍》《萧红为什么这样红》《何不悬壶济世——谈屈原之死》《我在天空深处高声询问,谁在——纪念海子》《佛祖手中最美丽的莲花——十好女性林徽因》《方孝孺与宁波脾气》《拜谒天一阁》,同时也是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身边的人和事也有一些涉猎,与学生分享。比如誊印室王老师,我写了一篇散文《王老师》与学生分享,还有散文《因为棍子,感谢》《做了母亲就等于做了山河》,书评《女班主任安能塑造成晴雯袭人辈——评严歌苓新书《<<老师好美.>>。在这些文章中有些话如“我留不住你,只能留住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爱的境界。你在十七中是卓越班的骄傲,你出国也会是中国学生的骄傲。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是教师的快乐,并不在于这英才是要出国还是要高考。”“高考是把一个人从里到外,从个人禀赋、后天积累到家族遗传都翻个底朝天的考试。只有你自己从泥土里发出芽,自己汲取土壤里的养分向上生长,教师的指导才有效。”“无所畏惧的勇气是作为一个男子汉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人生好多关口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你若勇敢,灾祸也会自动避开;你若自卑胆怯,邪祟会自动找上来。”

其实某种意义上教育随笔是用文字进行思考、行走的一种方式。每一段文字都是在教育的路上留下脚印。至于是诗歌还是散文,是论文还是小说,这个不重要。

2.要坚持

刻意的坚持是坚持不下去的。前面我们谈为什么要写教育随笔,就是在谈论为什么要坚持。当写变成了一种工作方式,得空就写点儿什么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坚持就不是那么困难。

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刚开始写教育随笔也要不器,给自己充足的自由。在写随笔时,可以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用为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最初写随笔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种要求和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等写得多了,熟能生巧,辅之以阅读,自然而然就能拿出高质量的作品,无论是写给自己还是写给别人看。

3.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迷恋是灵感的源泉

有的老师问我你写了那么多文字,怎么写的呀,哪里来那么多内容?其实我觉得大多数时候不是我要写东西,而是灵感逼着我不得不写。因为我非常迷恋学生的成长,如同清风迷恋流水,如同泥土迷恋庄稼。

日常工作中,每一次与学生、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一次心灵的交汇,也是写随笔的源泉。一般说来,主动找上门来的学生,需要的不是教师的谈话,需要的是教师的聆听。他需要一个听众,需要倾诉一下自己的委屈,这时候教师静静地听着就好。还有一种谈话,旨在了解学生,了解家庭,了解学生的成长史。这种谈话最好在操场,池塘边,花坛下。优美的环境容易让人打开心灵,教师与学生讲话的语气语调亲切自然坦诚即可。与家长的交流也是这样。有的家长身上有很多故事,这些故事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了孩子,聆听往往会让人灵感大发,记录下彼此的谈话内容,就是一篇很不错的教育随笔,如《鹏康彭康何处去》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亲切自然坦诚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智慧的谈判性谈话。这种谈话一般是学生在思想和学习态度上出了问题。谈话要起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的作用。谈话的目的是将教师的思想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生根,变成学生自己的意见。这是世界上最难做的事情。如同将别人口袋里的钱合理合法地放到自己的口袋里。当然也最彰显教师的智慧。谈之前要观察、调查、访问、甚至取证,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然后再与其谈话,所以每一次和学生的谈话都是一次心灵的谈判。谈话结束后,我都会很兴奋。继续观察学生的变化,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前前后后的教育过程,走着路都会有灵感来敲打手指。

所以不是我要写,而是灵感要我写。学生的成长令人迷恋,他们成了灵感来源。班主任工作辛苦不假,但是天天与跃动的年轻生命在一起,天天灵感如期而至,这无价无言的回报远远超过班主任费,成为最大的工作动力。

4.好题目要留意工作的各个角落

(1)留意领导发言,特别是校长发言

当代很多校长既有一线经验,又接受了很多教育部的高端培训,又放眼看过世界,口才又好。他们是中国教育界最高屋建瓴,前瞻性好,又立足现实的内行人。我特别注意听校长群体的发言,从中为自己找出工作的抓手和写教育随笔的角度。比如2016年我校安伯贞校长的一次在班主任会上的发言,我记录他的发言要点,拟出了将近三十个题目。如班主任和班长的关系、班主任和自媒体的关系、班主任和领导的关系、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班主任的职责功能……利用暑假时间,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每个题目我写了一篇随笔,写完以后有很多混乱不清的理念理顺了很多,感到很有收获。

(2)阅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一般说来初级阶段写一篇教育随笔具备高三学生的写作水平,文通字顺、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就够了。老师们都能够达到。经过量的积累以后,我们肯定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时候阅读就是写教育随笔的后续力量。我本人建议教育书籍只读经典就够了,反倒是别的行业的书要多多阅读。因为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复杂性决定了有些规律是殊途同归的。仅仅以教育的视角来看到教育太过局限,应该不时地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人的成长,引领学生的进步。所以读书,只要读起来,不拘什么书,保持阅读的习惯与热情,写作自然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在读周国平的《善良丰富高贵》一书时,我被一句话打动,在这里送给大家作为这次发言的一个结束:我们在大地扎根,靠的是日常生活的牵挂、责任和爱。在平时,这一切使我们忘记生命的死亡并超越恐惧。

人生有限,有的老师年轻,而我和很多老师已经走近不惑之年。如果能以教育随笔向教育理想做最深情的凝望,那么翻翻手中的文字看看,年轻的时候我们曾活得多么有劲儿,多么生机勃勃,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欣慰我们未曾辜负了光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