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言师语

从课堂出发的改革

2019-01-24  本文已影响71人  日月心语1

      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学校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不同门派,不同思想,不同形式的的课程改革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景象。

      课程改革的立足点是什么?重心在哪?说法不一,做法更不同,学校改革的立足点是课程标准,是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任何脱离了这一立足点的改革都是无用的。一些学校把改革的重心放在“课程开发”上,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发了十几门,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的校本课程。虽然高举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旗,但脱离了课标,偏离了教育的轨道,忽略了育人的本质。学校改革的重心应该在课堂,基于课标的课堂,关注自身的课堂,落实核心素养的课堂,真实发生的课堂,去实现课堂的转变,这才是学校、教师改革的重心。

        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儿童不会变。学校改革的成果不是几次带有课件的精彩汇报,更不是洋洋数语的文字总结。应该全部体现在学生身上。通过孩子的种种表现让改革的成果可视化。从这个层次上来说,改革的关键是教师要变、课堂要变。

        教师的变化主要是知识观与教学观的转变。教学的本质不再是“知识的传递与记忆”,而是“知识的内化与建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重心由“教”转向“学”,实现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育教学。

      课堂的变化取决于“学习共同体”是否形成。“学习共同体”不是指狭义的学生的小组合作;也不是指老师的集体备课,集中研磨课例。他是指学生、老师、家长共生共长的学习型团体。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家长的一片天地。其要义在于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共同、协调发展,在于实现教师与孩子的共生共长,在于家长的积极参与,家校合育的默契与高效。  唯有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家长共同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可以这样说,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不是每一个老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所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社会文化。

      课堂的改革并非一日之功,他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和共同的努力与付出。需要基于课堂的事实,围绕特定的课堂、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学生进行的,开展一系列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的行动研究,通过循环往复的研究,从而达到课堂的变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