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流水—3

2021-03-20  本文已影响0人  公子帅1796

今天是周六,并没有设定闹钟,还是自然地在6:50-7点左右醒来,因为每天设定7点起床,然后收拾收拾7:30准时开车出门去上班。身体真是套精密仪器,你是可以用重复动作去设定和调校它的。所以我尽量养成早上定时起,晚上保持12点以前睡觉就可以了。

日更也是这样,日子久了,身体就会认可这种行为,那么就不会再有拖沓不愿写字的行为了吧。希望这样。

另外必须打消对日更过大的期望值,它只是一种写字而不是写作。——我称其为”写字”而不是”写作”,因为写作是需要有针对性的主题思考和表达,是有一定的系统性和难度的东西。但是写字也是写作的基础,首先人得学会写字,训练文字表达,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

说到身体对于一个行为的养成,我想到我失败于坚持写作这个问题。一是我没给我身体抢一个闹钟,所以身体没有一个写作的惯性,而且产生了一种反抗写作的惯性力。反而使我要花精力去对抗这种不写的惯性,需要动用意志力。一旦我稍有软弱,就陷入不写的领地。人的身体总是希望待在舒适区里,而不写就是我的舒适区,所以我听从了身体的反应,能躺着就不站着。人性本惰,这是千万年前,在食物极端匮乏的情况下。生物体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尽量减少能量消耗而养成的机体反应。

所以在食物极端丰富的今天,这种生理反应,是需要个体去下意识地纠正。那就是纠正得好的人就是勤奋的人,纠正的差的人就成为懒惰的人吧。不过这里面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人的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精密仪器,它有许多秘密我们并不了解。这涉及到文化或性格生理学的问题。有的人就天生勤奋,这个可能与遗传的机体某方面激素水平和新陈代谢强弱都有关。我不是生物学家,也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所以也只是猜测。

很不幸,我的遗传里就是偏懒惰的一面占上峰。

过去我是起不来早床的人,因为自从我毕业工作后运气比较好,没有严格的打卡制,一星期只要三天坐班,上班时间也比较宽松,有点事可以随时抽身走人,所以我不知不觉地靠近人的本性——尽量往舒服的地方靠,所以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懒散的习性。养成晚睡晚起的作息习惯,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早晨的样子了。

环境太舒服了,使人玩物丧志,意志涣散,诚不我欺也。

对于写作这事,本来我是最有条件的,我从进校门到出校门都一直与书打交道,只要我愿意写,是有平台的,大家相互捧场,也是可以混得一时半名的。可惜,我是典型的“捧着金饭碗要饭吃”的人。我也没啥可抱怨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该好好检讨一下了。

回顾我一路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我天生其实还算是一个不笨的人,甚至是有点灵气的人。青少年时期凭一鼓作气地的义气和勤奋完成了人生社会定位的原始积累,解决了学历和工作问题,衣食无忧。反而是这种安定的环境消磨了我的意志,庸庸碌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性而来。

现在想来一个人聪明不是最重要的,其实人个人的智商差别不大,你就算聪明又能比别人聪明多少呢?最后人生天差地别的区别,还是在于后天的勤奋、坚定的目标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不过话又说回来,世界主要是由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组成,做个普通人也好,有时我看见杰出人物所付出的杰出代价,也心生敬畏,庆幸我是个普通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然后有一点点的自我满足部分。

记得李敖有一首打油诗《只爱一点点》: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的爱情像天长,我的爱情短。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别人眉来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年少气盛时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随着岁月增长慢慢理解它的真义,平和一点好,节制一点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优秀人才,必须接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的客观事实。

(本来是因为这两天严肃的东西写不下去了,找一本余秋雨的过去被称为“文化大散文”来补补课,找找文字灵感。以前不知什么心理,越流行的越是不看,所以没有认真看过他的东西。没想到20年前风靡全国的东西,现在看来真的有点经不起看了,这样说来他的东西一直遭诟病也不是空穴来风。现在在我看来的确够不上文化大散文,私下觉得一是感情泰甚,二是历史太浅,三是文笔也没那么牛。时间真是文字的试金石,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才会成为经典。

本想写的与即兴写的,相遥万里之外。一个起床拉拉扯扯竟然写了1500多字。我也是比较服自己,反思一下也好。是为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