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传达室

复旦大学演讲刷屏: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

2020-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沣财财商教育

学财商,享自由《财务自由第一课:公募基金定投》上线后,徐正国老师继续送福利:每周二《富爸爸-财商大讲堂》,微信扫上图二维码,免费领取观看!


有一句话是“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克制对唾手可得的实际利益的诱惑,要有一种超越性的、更宽阔的眼界。

有时候,抬头看月亮,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

因为利益的羁绊,不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尤其是生活在承受重负之时。

另一句话是:“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

这句话中包含的力量,正好与前一句形成互补。



本文节选自陈先发在复旦大学,2018新生开学典礼的演讲《不做“空心人”》,我特别喜欢,分享给大家。





尊敬的焦扬书记、许宁生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

谢谢母校喊我回家,给了我这珍贵一刻。

今天凌晨五点多钟,我独自在校园走了很久,感受到一种特别而久违的宁静。

这宁静,在世上任何别的地方,都永不可被复制,它封存于我心底,瞬间被这熟悉的一草一木激活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物质条件相对匮乏,好友聚会也就在当年的干训餐厅,请喝一杯酸奶而已。

有时,我带着两块干面包一头扎进图书馆,深夜才会出来。

但那些年复旦浓厚的理想主义氛围,一个穷学生心中的万丈豪情,穿透时光的铁幕,仍时常叩击我的内心。

仿佛也是在警醒我,在一个人内心,真正不可消逝的,到底是些什么。

钱穆先生曾说,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对传统,应怀有温情和敬意。

对我们的个人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离开复旦的30多年中,每当我苦闷、矛盾、彷徨,复旦时期的无数细节,先生们给我的种种教诲时时浮现。

可以说,母校对我灵魂的滋养、对我内心的教育从未中断、从未停止,也永远不会终止。

你们是在信息时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

整体上看,这一代人视野开阔,聪慧敏锐,自信而独立。

我的儿子是这一代人中的一个。

我有个保持了十多年的习惯,在他读书和生活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会写一句话送给他,让他去反复体味。

在他赴国外读书时,我写了5个字送给他,叫:不做“空心人”。

我是在警示他,对这一代人高度信息化的生活方式,要保持足够清醒的审视和反省。

曾有一个你们的同龄人,这样对我描述他的状态:

睡眠之外,时时刻刻在刷屏,明知绝大多数信息无聊无趣,甚至扭曲、有害,仍止不住地去刷。

但越刷屏,就越有信息饥饿感。

一旦手机离手,就会失魂落魄。

但真正让我担忧的,还不是这个。

我发现,即使是面对瑰丽雄奇的自然奇观,面对渴盼亲情的家中长辈,面对他人的痛苦遭遇,很多人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动于衷、一种超然的淡漠、一种对现实的疏离感……甚至是麻木。

高度的信息化,有着把这个星球每个角落的人,都有效联通起来的神奇能力

但同时,它本质上也加剧了每个个体内心的“孤岛状态”

所以我告诫儿子:

不要被物质和消息的过度消费“空心化”,成为“空心人”。越是在众声喧哗中,越需要一颗真正安静下来的心。

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和漫长时间的淬火。

有过乡村生活经验的人知道,长得过快的树,是空心的,其材质不堪大用。

越是有人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就越需要另一群人懂得,应该往这种空荡荡中填补些什么。

越是有人不再确信什么,比如觉得“爱”、“理想”、“信仰”成了过时虚张的概念,就越是需要另一群人把这些词高高地举在头顶。

对内心贫乏的人来说,这些词是空的。

而对内心丰富的人来说,它们永远是有血有肉的,是新鲜的。

对大自然、对现实的变迁、对世间的悲欢离合,我们内心的触角都要敏感地、密切地去感受它们,催生清新的生命感,不必去过度转述网络上苍白的“二手人生经验”。

教育的根本要义是什么?

我对它有9个字的个人解读,叫:“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

最困难、也最要紧的是,要“有所爱”。

一个人,对求知没有非同一般的执着,没有一种内心的灼热,没有百折不挠的坚忍,自然匹配不了一个“爱”字。

有所爱

意味着献身精神、一种信仰;

意味着可能需要放弃很多,也需要有深刻的自省能力时时唤醒自己。

这一定是个长期的、艰苦的锤炼过程。

比如,把对科学的“冷眼”观察、冷静探索,与做人做事的古道热肠融为一体;比如,把探求真理的坚韧不拔,与生活中怜小怜弱、恤残恤孤的生命柔情融为一体。

只有这样一颗“有所爱”的心,才不会空掉。我们才不致沦为一个“空心人”。

在这里,我还要把英国小说家毛姆,在名作《月亮与六便士》的两段话,送给同学们。

一句话是“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月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要克制对唾手可得的实际利益的诱惑,要有一种超越性的、更宽阔的眼界。

有时候,抬头看月亮,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因为利益的羁绊,不是那么容易破掉的,尤其是生活在承受重负之时。

另一句话是:“我用尽了毕生的力气,只是抵达了生活的平凡”。

这句话中包含的力量,正好与前一句形成互补。

平凡的真味,恰恰是在人生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之后才出现。

人光有超越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从平凡中汲取智慧的能力。

4年之后,当你们从复旦毕业之时,一定会有某种强大的心灵共性,在你们和我之间形成。

也唯有如此,一所伟大学校特有的精神气质才会永恒地存在。

谢谢大家。愿每一位同学都有美好的前程。

最后我想说:哪怕我们现在一无所有,但我们也要有信心卷土重来

因为我们的思想还没死、视野还远、技能还在,最坏的结果,不就是大器晚成罢了。

所以,就信心满满地生活吧。

长路漫漫,我无所畏惧,如果你也是,就点个「在看」,我们一起稳步向前,让生活永远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



财商,是人与金钱打交道的能力,是认识资源,管理资源,创造资源和分享资源的能力,是经济社会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经济素养。世界上80%的幸福与金钱无关,但80%的痛苦却与金钱息息相关。

学财商,享自由!资沣堂由汤小明徐正国联合创建,以“传播财商、传播幸福”为使命,本着“心怀天下、爱己及人”的价值观,立志“帮助一亿家庭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

汤小明老师是中国教育学会财商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兼副主任,2000年首次在中国引入《富爸爸穷爸爸》,引发财商学习热潮,是36本《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唯一代理商,著有《创富法则》,提出“做金钱的明白人”思想,为财商在中国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财商之父

徐正国老师以“传播财商、传递幸福”、“帮助一亿家庭过上财务自由的生活” 为终生使命,创造“幸福财商说”和“五行家庭理财”理论 ,自主研发线下课程《家庭财运密码》《家庭财富管家(家庭CFO)》,网上课堂发布《财务自由第一课——公募基金定投》,每周免费直播《富爸爸-财商大讲堂》,被罗伯特清崎誉为中国首席理财师

资沣堂按照“以心启智、以智启财、以财启众、以众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的顺序发展,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没有达到之前,不贸然进入下一阶段。

以“经营人心”为出发点,以“利他原则” 为宗旨,以“惠及人数”为经营目标,以“生命影响生命”为传播方式,踏踏实实服务好每位学员和客户,让系统自我生长、顺势而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