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研究▪性▪学习想法

你该如何克服自己的知识焦虑?

2017-11-04  本文已影响248人  风信子逸轩
文:/风信子逸轩

-1-

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罗振宇的骗局》的文章刷屏了,看了很多书、订阅了很多专栏、听了很多高人的高见,但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朋友们看了这篇文章都开始迷茫,究竟自己是收获了知识,还是收获了知识的错觉?现代社会,本来竞争压力就非常大,看了这篇文章反而更增加了自己的知识焦虑感。

社会上不乏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人,他们一走进书店,心里总是抱着寸草必生,寸土必得的忐忑。于谦口中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着实不太适合这个分秒必争的世界。另外一些人喜欢把一本书阅读很多次,做读书笔记,还定时迭代、升级自己的读书感悟,甚至写书评、或是输出一篇文章。而那些喜欢疯狂看书的人,进了书店就什么书都看,一个下午随便翻阅3、4本,很多内容只读了十分之二还不到。

也有一些人疯狂地屯书、订阅很多付费的知识产品,然后嗮书单、看别人的书评,抑或在朋友圈里假装“低程度的勤奋”。曾经有一位朋友跟说过,你别看现在健身房的生意很红火,其实真的坚持去健身房运动的几乎寥寥无几。而真正为健身房带来利润的是那些缴了年费,却不去健身房运动的人。很多人为了学习英语,下载了很多英语学习APP,订阅了很多英语杂志,但是却没有恒心花十分钟背单词。

那些所谓的付费知识,其实卖的就是一种“稀缺性”,但现代人却喜欢用最省力的方式去补足这种稀缺感。旧的还没消化完,新的又来了,所以只有不断地买、买、买,自己的心里才会踏实起来。

-2-

功利社会对书有情怀的人愈来愈少,他们购买很多书、订阅很多付费知识专栏,其实在乎的是“对价关系”。而这些“对价关系”体现出来的则是人潜意识下想要有的进取心与存在感,他们把屯书、购买付费知识变成了实现自己“成就感”最低成本的表现方式。

看设计类的书籍,你不一定懂设计;看村上春树的书,你不一定能成为作家;很多人看关于马云、李嘉诚的书,就感觉自己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我们都知道,无论努力的成本怎么低廉,也必须有所回报。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管道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为“知识”,挤兑自己的时间。

高效学习的背后,人人都更迫切地希望知识可以帮自己快速变现,大家都不会为了捧腹大笑的內容付费,但每个人却都很乐意把钱花在专业、精准的知识提供上。谁都不能保证大家都喜欢终生学习,但大家肯定都愿意终生赚钱。学习的本质,不是让人快乐的。因为所有脱离舒适圈的过程,都会伴随着很大、很多的辛苦,真正的快乐其实是学习后产生的改变。

看了很多书、订阅了很多专栏,如果你只是随便翻阅,那不等于你已经有了这些知识。我们终归要回到原点去思考“学习”的本质,如何体现我们学习的价值呢?这个时代的很多人,在网上授课写作、思维导图、知识图谱等等,又有很多人加入了一些知识社群,但学习了这些知识,为什么你还是没有任何的改变?

-3-

上个月,我遇见了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他提到了这一年订阅了很多东西:订阅英语杂志,加入一些付费社群,在分答上购买了很多小讲,在得到APP上订阅了很多专栏......

然后他又说,“一下子订阅了太多的东西,本来工作就忙,我基本上都没有时间看。每天看到有新的內容推送,搞得自己好焦虑,可是退掉不订,又觉得別人一直在进步。如果这么多的新知识自己不知道,怕很快就赶不上別人了。

现在已经变成“内容过剩”的时代,每个人手边一定会有一堆的“內容存粮”。几乎不可避免的是,存粮增加的速度通常都远远快于消耗的速度。所以你会发现,这个时代的很多人其实都会有“知识焦虑症”:反映出来的症状就是“囤积资料”或是“不断追着新东西跑”。

这时代的新东西、新概念、新知识已经多到不可思议,我们最终都不可能什么都学会。尤其当你缺乏基础能力时,每个新知识对你而言都复杂到如同天书一般。也因此,学习不同知识的成本其实並不相同。有些知识学习起来事半功倍,但也有些知识学习起来事倍功半。若你完全不先厘清自己的状况,或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只会越追越恐惧,也只会越追越累。

-4-

大部分的人在年轻时,抑或是缺乏系统化训练时,知识往往是独立存在的,如同“”一般的分散状况。我们背了很多专有名词、背下各类公式,但这些知识感觉离我们自己很遥远。在人生真正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其实是没有办法提取出来,予以应用的。

看了很多网路上的文章、订阅了很多专栏,其实都是一种碎片化的学习。当然,碎片化的学习也可以有所收获。有很多人沉迷于碎片化学习,他们感觉订阅了专栏、看了很多干货文章,这些就是提升自己的捷径:每天花个几分钟,读一篇干货文章、听几段语音分享,似乎就能自然学会一种新知识。

当你还不具备让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能力,这时候你吸收越多点状的知识,只会让自己越发思维混乱。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其实根本上是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的,每个人讲的知识点有可能都对,只是他们的“假设”跟场景的不同,就会做出不一样的结论。若你缺乏知识基础时,反而会学得越多就越感觉到茫然。

为了避免碎片化学习而产生知识焦虑,我个人更推崇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或者把一本书看多几遍。花些时间看个数百页的书,等同于跟着这位作者,从头到尾理解了他的“论证过程”,理解他想解决什么问题,知道这问题用別的方式为何不可行,他做了什么研究,或是思考中间试误的经验、最后怎么得到结论的过程等等。

唯有知道这些“论证过程”的来龙去脉,甚至看过很多类似情景的来龙去脉,才会具备归纳以及调整的能力。更重要的,你得开始去思考、去试着把这些知识跟你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

-5-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利用学习的知识,同步拓展自己的生活丰富度。如此,若能对于知识利用的场景、作者论证过程的来龙去脉理解得越多,你在知识的应用上就会越贴近真实。比方说,你跟异性交往的次数越多、阅读和学习越多人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你会越懂得异性行为背后的动机。当日后面对异性的反应时,你会有更多的经验参照,就越不会轻易失态。

每当我们学到新知识时,应该立刻跟既有的知识进行对比和深度思考:这样的论点合理吗?这个知识点适用于什么样的场景,而什么样的场景又不适用?更重要的,这对我日后有用吗?如果有,就以此填充某个节点;如果没有,那它是否可以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论点?

我们学习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吸收別人的结论,而是有能力自己体察別人观点的缘由,並以此融入或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唯有这样的体察,才叫做“知识内化”;日后也才能把知识有效地适用,这样的知识也才有自己的灵魂。

与其囫囵吞枣地看一大堆別人的结论,还不如静下心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思考脉络。 所有的知识都有它适用场景的问题,也唯有你先了解缘由、时机、来龙去脉,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清楚认知,才能去有效地判断任何新知识该怎么调整后为己所用。也唯有这样,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拥有智慧的人。

一开始当然会很困难的,可是只要愿意坚持下去,会慢慢适应,并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逻辑思维和知识体系。 当你能在思考某个观点的同时,假装自己是另一个完全无知的人,让这人挑战自己原有的思维惯性,並让自己透过这种练习思考,延伸自己的思考维度。这有点像一个人玩围棋对弈: 攻击的同时,也思考防守; 防守的同时也思考攻击。 慢慢地,你就能让自己思路更周全,更具备大局观,逻辑思考能力也会相应地提升。

-6-

知识海量的时代,我们实在不用太计较知识数量的问题。知识焦虑,与你与我都会有的,这可能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可以把焦虑化作前进的动力,对于你和我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对于《罗振宇的骗局》这篇文章所产生的争议,我只能建议大家可以更正面地看待,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我有一位朋友,自己是一位创业者,生意做得响当当,5年前买了一本《定位》,最近几年,他还相继购买了其他的商业书籍,自己也订阅了得到APP两个专栏。他有很好的自律能力,对于购买书籍和知识产品有自己的规划,也充分认识到自己时间的宝贵。他的学习模式是,不在意「输入」的数量,但却极端在意「输出」的质量。看了一本书、听了一些语音分享和知识专栏分享后,总是反复地做以下几个动作:

1.用拆书法写读书笔记,以及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回忆过往是否有相类似的场景和解决问题的事件;
2.把书中的观点作为对同事、朋友演讲的素材,听取他们对演讲的反馈,之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升级、修正和迭代;
3.如果觉得有用的地方,用便签写下使用的方法,反复演练套路;
4.透过日常生活、工作场景来验证自身的学习成果。

我的这位朋友的行动逻辑其实就是:不断地反复、精细地反复和透过应用来形成自己的长期记忆,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刻意练习”模式。他让我理解,真正的学习不是读了很多书、听取很多新的知识、概念,而是能够用知识高效率地调动工作与生活,以及帮助自己更好地解决问题。

如果知识不能有效地输出,那知识几乎等于垃圾。只有仔细计较知识的产出,最终我们才能将知识消费转变为自己的硬本领,提升知识变现的杠杆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