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不了谷爱凌,我们就没法活了吗?
原创 木渔石
期待已久的冬奥会,在立春的那一天、在倒数过二十四节气后,开幕啦!
本文的女主谷爱凌最近被刷屏,她的故事如果写成小说是这样的:一个18岁女孩为了参加奥运会,延迟去读差20分满分考上的斯坦福大学,并加入中国籍,结果因为表现力强,被各大品牌叫去当代言人,然后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项目上拿了金牌,让北大毕业的“虎妈”很开心,以超强的智商和情商在线,大方的言谈举止,被无数人喜欢的故事。
生女当若谷爱凌,谷爱凌确实让人非常喜欢,青春健康靓丽,性格大方得体,言谈自信流畅,又是学霸,成就难以企及。
这样的孩子,已经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好的问题了,看到她的表现,有个疑问❓
都说上帝给一个人关了这扇门,就会给他打开另外一扇门,那么上帝到底是给谷爱凌关了哪扇门呢?
难道是让她认识我、加我微信好友的那扇门?
但是,许多朋友在喜欢她的同时,又陷入到深深的自卑之中,同样都是一辈子,为什么有些人看似轻轻忪忪,就达到了我们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再看看自己这一辈子,读了个乱七八糟的学校,上着半死不活的班,拿着撑不着饿不死的工资,对抗着一不小心就要升起来的“三高”和胖起来的腰围,啃着馒头赶着挤死人的公交车,过着平淡无奇又不值一提的日子。
这么比,抑郁不?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这么比是有问题的。举个栗子:我年轻时,曾经练习过打乒乓球,那也是勇敢拼搏,挥汗如雨的。后来辛亏我发现地早,自己没有运动天赋,早就放弃了。不然,今天我到了退休时,碰上王楠,人家用左手轻轻地从兜里掏出个银行卡与我对打,估计自己比分上不了1,就被轻易打败了。
还有,我羡慕武威的许作家,许作家羡慕余华,余华读了莫言的《生死疲劳》后,他评论:感觉首先是嫉妒,妈勒个逼的,写的那么牛逼,我操。
没错,这都是活生生的原话。
你能理解我们读到好作品的感觉吗?觉得自己再多长一个脑袋、再写一万年,也写不出人家那些鞭辟入里的句子、和百转千回大开脑洞的情节。那我们就不写了吗?看到谷爱凌那么出类拔萃,我们就不过了吗?
如果始终在这种比较里打转转,就是陷入到了成功学的陷阱之中。成功学是:你只有成功,那才叫成功,这个世界记不得第二名,啥都要做到顶尖,按所谓成功学的定义,我们都是失败者,…余华羡慕莫言,莫言还羡慕马尔克斯呢。人们都羡慕谷爱凌,但比谷爱凌在某些方面牛的姑娘也是多了去了,比如直接出生在富豪+总统家的伊万卡,难道谷爱凌也没法活了吗?
咱们看起来貌似不值得一过的人生,他一点也不普通,若父母开明,没有家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遭遇到校园霸凌,没天灾、人祸,没被诈骗团伙骗光财产,没大病,没有穷到连交房租都困难。会用智能手机,没事读读书追追剧,没做过坏事,如运气好一点,有个恰好够爱的人。这明明是高端的人生,你却觉得这叫普通人,你根本不知道这多么令人羡慕。
若人生是通过比较来获得存在感,那每个人注定都是失败者,因为你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某个项目上比别人牛逼,但无法在任何时候任何项目上都比别人牛逼。看似普通的人生,你一定要自信,否则你的人生就真的不值得一过。
我们咋找到自信值得一过的日子呢?
首先要清楚哪些是别人的人生,哪些是自己的人生。在别人的人生里欣赏,在自己的人生里用劲努力。在网上很多人都把关注点投放在别人那里,每天都充当道德卫士去谩骂、指责,却在自己的人生里过得一塌糊涂,不要拎不清。
其次,用上帝视角查看人间,大多数人是尘埃。用宇宙视角查看地球,每个人都是尘埃,地球也是。120年之后,地球上换的是另一批玩家,每念至此,我心就充满了慈爱与怜悯。
再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只是我们不知道,你喜欢的男明星,没准在那里只能坚持一分钟,而你1分10秒就已经很厉害了。我们崇拜的运动员,你知道多少人身体都有后遗症。你羡慕的某个人,正在经历人肉和非议,生活时时处处都被人跟踪,而咱们下了班轻松回到家里,就算你临窗裸晒,也不怕被人偷拍,这是怎样的自由与洒脱。
当你获得某项权力时,你就伴随着失去了某些自由。有所得、必有所失,谁也逃不脱。个别有钱人觉得活着没劲,就真去出家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和难念的经,这么想,是不是觉得很平衡,同为地球人,都有很抱歉的地方。
最后,在擅长的领域日拱一卒,不需要打败谁,只需每天有一点点成长的快乐,那些在这个领域里的牛人,是我们模仿学习的榜样,但我们的乐趣更在于自我闯关突破所带来的快感。这感觉像是打网游,有很多大神,只要看他们打就好了。
为什么还要亲自体验呢?因为看别人和自己体验是两种感觉,如果你还是没懂,就如看东瀛爱情动作片,只看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亲自上阵呢!
为了体验!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你体验了,就赚了。体验的多,人生就赚大发了。
如何体验更多呢?
拒绝重复,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日拱一卒。看似昨天和今天一样,其实深度、广度和宽度已不一样了。
这样的人生也很香!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