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2000名到全省第5-高考贴吧

2017-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春花秋实007

我高一进校的时候,就是纯粹的学渣。高一进校时全校3000人里年级排名1800名,最惨最惨的时候年级排名只有2500多名。高一下的时候数学成绩创下了37分的历史新低。。。

或许各位不相信,高一考成这狗样子能进北大?然而,这样带有一些魔幻卷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就在我的身上发生着。

是努力吗?我承认是有的,需要大量的刷题。不,应该是超量、巨量的刷题,要做到这一点没有努力是做不到的。是天赋吗?我个人觉得没有多少,我一直觉得自己其实是个资质很平庸的人,从小到大身边的很多人都比我聪明很多,很多问题别人都能很快作答,我却要想半天。我真的挺笨的,就算现在考上了北大也这么觉得。。。

我一直相信成功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所以趁着今天人少,来贴吧说说我对高考的一些看法。其中最主要的,是一些方法论上的东西,文理通用。虽然我是文科生,但是我用我的方法指导了很多学理科的学弟学妹,可以说重构了他们的学习行为。有的2个月提高了100多分,实现了文科从400多到600的飞跃。还有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后辈学妹,今年高考考到了我们院,甚是欣慰,我又是她的学长了

高考是一个大型网游。在高考面前,如果你不想着去找攻略,那就意味着你的学习(应考)效率极低,付出大量时间却难以提高分数。最后于心目中的大学无缘,这是非常残酷的。

上课听课——课堂练习——记笔记——下课——做作业——考试

我们接下来会去哪,遇上什么类型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竟然是受四张卷子支配的;

或许有同学有疑惑,上课听课和记笔记就与做题无关了吗?我的看法是,有关系,但是这两个环节的作用极其有限。我见过很多初中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各科极其优异,有的还是本地的中考状元。但是到了高中,这些同学的成绩有的依旧保持优异,有的却不见得很好,高考也成绩平平。这是为什么呢?

如我之前所说的,高考,是需要做题的。或许你上课聚精会神地听,笔记记了厚厚的几大本。但是你实际上获得了什么呢?实际上,你只获得了做题的基本知识而已。你无论上课再怎么听,笔记记得再怎么多,也只是做题的基础知识的重复积累而已。

高考需要做题,尽管你积累了知识,缺乏应用也就是做题的过程,或者做题的题量不够。那么不好意思,这类的同学依然要被万恶的高考制度淘汰。。。大家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在高中接近三年的学习经历中,究竟是做题的时间多,还是听课、记笔记的时间多。或许我们足够努力,我们严格按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听课、做笔记,努力完成好每一份作业,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兼优的好学生。但是在高考面前,如果你做题做的不好,拿不到高分,便只能面对令人沮丧的结果。

请记住,你的高考成绩只取决于你能不能做好题,其他的都是扯淡。我们只需要做的,只是去把题做好而已。这也是我对很多高一高二的同学想说的,要是你多多研究一下怎么做题,并大量刷题,你的成绩分分钟就可以碾压那些只顾埋头记笔记而忽视了做题的同龄人。事实就是这样,很残酷,但是他就在那。

如果有幸看到了我的帖子,那就请各位好好想想,反复地去想,究竟怎么样做题,才会得高分?要经常去想,我怎么做题,才能拿到尽可能多的分。有分就有大学,有分就有未来。

高考题讲究规范性,我们的答题过程,必须讲究一定的流程与范式,才能让改卷老师觉得你是一个“好学生”,是一个“上道的人”。在很多主观题里面,就算你答案的内容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只要你字迹工整,严格按照一定的范式与套路答题,改卷老师也会在百忙之中精神松懈,觉得你是一个好学生,顺手就给了你一个较高的分数。这就是一个潜规则。同样,答题的范式与套路众多,我们的老师也不可能全面覆盖。

那么,我们的模仿对象更多的时候应该是谁呢?答案,也就是我们做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试题的答案一般情况下,只要大家不用劣质的教辅,题目的答案应该都是符合高考规范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就需要开始利用我们的答案,多多研究我们的答案和解析。目标就是,模仿答案的做题流程,形成正确的解题节奏与套路。

我们答题,要答出答案的那种感觉。照着答案的样子,有学有样。当你真正做到了这一步,你的分数就上了一个小台阶了。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各位用心领会。。。总结——答题答出答案的感觉,说话要用答案的那种调调,照着答案的套路与范式答题.严格按照答案给出的解题步骤解题,别自己乱来!

古诗题玩来玩去也就这几种套路了。。。希望大家遇到某一类的题目,记得把这些套路去往里面套。。。做个一百来道我相信就可以找到感觉了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会全诗型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大家应该随便找几篇古诗,按照上面的答题模式组织一下答案,相信在考试的时候,你在诗歌鉴赏这主干题目方面不会丢很多的分,甚至拿到满分,竞争优势一定明显。

并没有说纯粹地模仿哟 这只是我对于很多同学在答题上严重缺乏规范的一种矫枉过正的说法 在格式和答题的用语上尽可能往答案靠拢 这应该就是最佳的状态了

数学和理科尤甚,我们必须仔细研究答案。

记住,除非你是天才,不然在数学上逆袭只有一条路——研究答案并总结规律,并且辅以大量、超量的刷题。。。

我高中三年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我高一的时候,数学最低考过37分,因为我所在的班级是37班,所以对这个数字印象极其深刻,不过高考 我考了142

如果你不会这道题,没关系 当然首先你得掌握基本的一些知识 不能啥都不知道

然后 读题----发现不会做----那就看看答案怎么做

心里面要一直想着 他用了哪条定律、公式 在书上的哪里。。。为什么到了这一步需要这么搞。。下一步该怎么办 之类的,这就是从零开始解一道题的思维过程,过程会很苦 需要你一道一道的这么过来,但是经过大量地训练后,你会发现,面对一道题,思路基本上是提笔就来,高分就这么来的.

再说说数学吧 一年多的时间从37干到142 虽然现在可以站在成功者的角度开上帝视角 但是回首过去 依然能感到巨大的艰辛,之前就说过 我也不是天才 高一的时候连老师上课我都听不懂 绝对不存在什么无师自通的可能 面对那些一点就会的同学 我也经常怀疑我是不是智商太低了 玩不来这个。。。

对于数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 研究答案+大量、超量玩命地刷题

因为面对一道题 我根本不会 那我就只能研究答案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标准答案的思路是这样 为什么到了这一步他会这么来。。。。。如此反复 大量、重复地进行着这样的过程

尽管我认为这样已经极大的提高了效率 但是依然很苦,因为我当时和大多数人一样 面对这一整张卷子 没几个会的 拿分还得靠选择题蒙几个 蒙对的多分就高了。。。。是不是有点感同身受?

既然一张卷子基本全部不会,那么就只能从选择题开始 每一道题都先从答案入手 从解析入手 再看看书 去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弄 ,就连现在看来简单得要死的题目 当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去研究答案和解析 研究他怎么做的 绞尽脑汁后终于明白了 然后就记在本子上,也许过了一段时间 忘了 ,那不好意思 又得重来。。。。

从37到142真的是异常艰苦 用 艰苦卓绝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这种感觉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不过到了高三下学期,尤其是四五月份的时候,就无敌了 那时候基本上碰到一个题 思路提笔就来; 看到一个题立马就知道该怎么做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的 像我高考本来可以拿满分的 因为我都会 只是因为计算错误了而已。。。

也许这就是涅槃吧。。。。与各位还在数学上挣扎的同学们共勉

数学也是我最无奈的一门学科 因为基本没什么捷径可走 它的每一道题对应的套路都有几十种, 要是你刚好在某一种没搞过或者搞得不熟的套路上蒙了 轻则浪费时间 重则失分 真的是一点都不给面子.我是那种数学白痴类型的 根据我的总结 对于资质一般的同学 或者是自认为自己在数学上没什么天分的同学而言,研究答案 + 大量、超量地玩命刷题 + 适当的给予总结 几乎是最有效的办法的 他需要我们下苦工 尽管过程很苦,很苦很苦很苦很苦很苦 但是一定会有收获 我本人从37分到142分这个样本应该还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

如果你还苦于没有相应的方法,或者实在来不及了 那就试试吧,研究答案 + 大量、超量地玩命刷题 + 适当的给予总结

为什么刷题很重要?因为高考考的是题目 是一道道题,要做好题目 必须具备熟练度 和准确度,熟练度决定着你的速度,如果熟练度不足,那做题必然很慢,拿高分更是没可能了。可能考场上写完一张卷子都够呛。。。,准确度决定你做题的效度,如果你做错,不仅没分,还浪费时间。要做到这些,在没有外挂的情况下,都只能靠刷题实现。没办法,高考题目套路多,而且套路深。你只能像神农尝百草一样,试遍各种套路,才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去面对各种新瓶装旧酒的套路。不刷题真的无法做到。。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如果你有任何的空闲时间,都应该拿来做题。。。真的

就我个人而言,文科除了语文写的少一点以外,其他的卷子真的可以用书山题海来形容。。。

数学,上千张卷子是绝对有的。高三一整年,每天平均3张卷子,到了高三下学期,因为做题做得越来越熟练,任督二脉打通了,更是每天五张左右,写得high得飞起。

英语,高三一年起码五百张以上。那个听力听的我都听吐了,做梦都梦见那俩傻老外在那逼逼,问时间、买东西、去哪儿、谁谁又怎么了。。。。结果还是错了一个,真的是气死我了。。。

文综选择题,平时每天都有100-200道,一点都不吹的。。。就连在寝室休息,或者是课间,放学回家的公交车上,我都在用小猿题库的app在那疯狂的刷。。。哎. 

问了一下我在北大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刷出来的,当然也有天才保送进来的。不过我不是天才,只能玩命地刷题,才能出头。

话说回来,刷题也得讲效率。,不然光做题其实也没多大意义,因为我们刷题的目的 是提高做题的熟练度 和 准确度,我们需要高效的刷题 来帮我们实现这一点,我也见过很多我以前的同学 刷的比我都多 但是成绩也一直没什么起色。。。很遗憾,其实就是太偏执了,完全执着于题量,忽视了效率。大家刷题的时候,也得三省吾身,看看这样搞到底有没有效率,切记!

怎么提高效率?因为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看书与做题的矛盾。有些知识点你不看书又不会,看了书又是蒙的,浪费大把做题的时间。怎么办呢?

这一步骤出现在你刷完了题,改错订正的过程中。。。,我的经验就是,你做题,遇到了难题,错题。你发现了自己在某个知识点上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在这道题上,你要弄清你在教材的这一部分的哪一个知识点上出了岔子。再回到教材,重新去看书。

对于教材,你可以采取通读一遍,一遍一遍过下来的办法。这是针对你对这部分知识不自信的情况。也可以忽略其他内容,只看这一部分。要是配合着答案和解析看懂了.OK!做一个小的总结和记录 开始下一题

数学和理综题的本质 就是用各种套路让你犯错 明白了一点什么吗?

所以要大量刷题,总结套路,总结错题吧

套路见得多了你就不怕了 就不会犯错 就有分了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不过中间会艰苦异常 不是三言两语就这么过去的 可以看下我对错题本的理解

课本里的题目有必要深究吗?

看你是什么水平的 如果你不是顶尖高手 不需要 因为课本题目没有答案与解析 没什么价值 一遍做过去就行了 顶尖高手除外 这里面有些更高级的东西了.

有什么更高级的东西?我就是一开始数学只有一百零几分。。。然后重新学,写完了四本必修课本的题(现在还在继续)(当然同时也有在刷套卷,总结题啦)然后现在是一百二十多。隐约是感觉课本让我认识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

语文没及格而且拖了我整个成绩的后腿。。哦多克,怎么破?

弄一本试题调研,就是那种小本小本的,里面有很多套路。好好去实践吧

多看看语文答案的解析,里面一般都会提到那种意境,你开脑洞模拟一下,再试试能不能写出那种感觉。这个就靠你多做了.

53也是有必要的 只是我觉得五三排版看着不舒服 就只做了上面的选择题 其它时间都用来刷卷子了

试题调研的MOOK系列 记住是小本的 6块多一本的,我对大本的基本无感 排版太差 很多题目挤在一起 看的人很难受小本的特别好 因为它有七个版本 会在不同时间段发售 大家量力而行 全买了估计也做不完,这里面套路特别多 例题值得做了之后反复研究,总结起来就是 干货多、套路多 很不错.

金考卷的领航卷,预测卷,猜题卷,压题卷.

高考必刷题 题量很大 我数学的一些难点 比如圆锥曲线之类的,还有英语的完形填空,这个大赞! 完全可以刷到爽 答案和解析也还算到位排版还行 书摸着也很舒服 没毛病.

以上是我最喜欢的 其实教辅嘛 只要排版看着舒服 解析给的详尽 不要出错就行了,抓起来直接刷 多刷一道题就多一份高分的可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