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回到春秋读论语推文上热门(千万赞三)

怎能看得下去——《回到春秋读论语》第66章

2019-01-13  本文已影响14人  乐道也

不宽不敬不哀的人,真是没啥好看的,还是离他远点吧

孔子说:“身居上位不宽厚待人,施行礼节不恭敬庄重,遭逢丧事不哀戚悲伤,这种样子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篇之二十六

孔子从“宽”、“敬”、“哀”三个角度,对礼的基本要求及其内涵作了概括。本章也可视为《八佾篇》的一个总结。

“居上不宽”,处于上位却不宽厚。“居”,处于;“宽”,宽厚。“宽”是居上位者对下面老百姓应有的态度。当政者对老百姓要有爱心,所以要以宽为本,不宽厚就失去了民心。“宽”字在《论语》中出现过4次,孔子特别强调“宽则得众”,要求待人以宽、为政以宽。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谓大道容众,大德容下。为政者必须要宽宏大量,多为百姓着想,因为这涉及到人心向背的大问题。

当然了,从广义上讲,处理上下级关系也同样是这个道理。领导是居于上位者,对下属不要总是求全责备,要容得下他们的错误缺点,老是抓住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往往无法服众,人们也就对他疏远了。

“为礼不敬”,施行礼节却不恭敬。“为”,做、行;“敬”,恭敬、尊敬。“敬”是一个人对待道德准则的态度。无论立身处世,还是待人接物,一定要礼貌周全,所以要以敬为本,不恭敬就失去了本份。有礼貌的人,总是体现出内心对人的尊重,目中无人的人,必然狂妄自大,轻薄无礼。“敬”与孝、仁、礼等道德范畴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敬”是一种精神和态度,既有道德规范的意义,又具有实践性品格,既体现了自我的素质要求,又体现着践行“仁”的态度要求。它是孔子学说中,有关伦理道德准则借以实践自身的中介。

孔子把“敬”奉为人际往来的信条和规则,这为社会关系的和谐注入了活力和温情,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切。再从“敬”与“礼”的关系来看,孔子始终认为“敬”是礼的基本立足点,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对于敬的褒扬和关注,可以使礼制的基本秩序保持有效性,保障社会秩序能够得到普遍的尊重和敬畏。

“临丧不哀”,面临丧事却不哀伤。“临”,面对;“丧”,丧事;“哀”,哀伤。“哀”是对待人的终极关怀的态度。治丧事务的处理上,面对逝者要心怀哀思,所以要以哀为本,不哀戚就失去了真情。孔子一贯主张丧则哀,葬则敬,哀就是要充分表现悲伤之情,表示对逝者的严肃恭敬。从丧到葬,孔子都要求必须遵守礼制,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礼与情的交融是他追求的理想状态,所以他强调要以哀为本。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人的真实感情不应被压抑,而要自然流露,如果“临丧不哀”,那就不是一个有礼的人,也就达不到孔子追求的仁者境界。

充分表现悲伤的感情,也不一定非要号啕大哭。当然孔子也有悲恸欲绝的时候,那就是当颜渊先他而去时,他悲痛得就好像老天爷要了他的命一般,内心异常悲恸。可见,或哀或恸都是对于生命陨逝的一种尊重,是不可压抑的亲情流露。对于临丧时“礼”与“情”孰轻孰重,孔子有一个概括性的回答,那就是在《八佾篇》第四章,林放问“礼之本”时说过的:礼“宁俭”,丧“宁戚”。丧礼与其礼仪周到,还不如有悲伤的感情来得重要。礼节原是为了表达情感,所以感情乃是礼之本。无本的礼,就变成虚伪,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以情为本,是孔子“礼”的思想中一个要点。

概括起来,“宽”、“敬”、“哀”在孔子思想中,是一组极为重要的伦理概念,也是诸多美德的综合体现。如果这三者全丧失了,就是失去了根本,礼也就无影无踪了。所以孔子说,“吾何以观之哉。”“何以”,凭什么、怎么,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没有或不能。“观之哉”的“之”是代词,指表现出这些不宽、不敬、不哀行为的人。“哉”是语助词,用以加强语气。就是没有什么可观的,不忍心再看下去了。做人要是做到了这步田地,也真是没啥好看的了,还是离他远点吧。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朱子:居上,主于爱人,故以宽为本;为礼,以敬为本;临丧,以哀为本。既无其本,则以何者而观其所行之得失哉?

钱穆:谓苟无其本,则无可以观其所行之得失。

《论语注疏》:此章总言礼意。居上位者宽则得众,不宽则失于苛刻;凡为礼事在于庄敬,不敬则失于傲惰;亲临死丧当致其哀,不哀则失于和易。凡此三失,皆非礼意。人或若此不足可观,故曰:“吾何以观之哉!”

李炳南:居上位者,不宽则不得众。《曲礼》云:“毋不敬。”又云:“临丧则必有哀色。”不敬,不哀,皆失其本,其人何如,可知也。故曰:“吾何以观之哉?”谓不足观也。

《论语正义》:夫子言“宽则得众”,其答子张问仁,告之以宽,是宽为仁德。《诗》“昊天有成命”笺:“宽仁,所以止苛刻也。”……宽为仁德,敬为义德也。

郑汝谐:刑政法度修矣,不宽非所以涖下;威仪文物备矣,不敬非所以为礼;棺椁衣衾美矣,不哀非所以居丧。宽也,敬也,哀也,皆内心之发也。凡不出于内心,其末不足观也。

张栻:居上之主于宽,与礼之主于敬、丧之主于哀同。盖不宽则失所以为长人之本,其他虽有所为,尚何观乎?

徐英:居上不宽者,狭隘可知;为礼不敬者,慢傲可知;临丧不哀者,凉薄可知。备此三者,其人何足观哉?

孟献子: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学习参考书目】

《礼记》 《孝经》 《论语集解》 《论语注疏》 《论语集注》 《论语正义》 《论语讲要》 《论语新解》 《论语会笺》 《论语集释》 《论语疏证》 《论语意原》 《癸巳论语解》 《左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