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阅|支付宝年度账单:能说话的大数据
请关注公众号:cornerreader
正文:
“如果你拷问数据到一定程度,它会坦白一切,当然,包括你所需要的答案。”
2018年支付宝账单在千呼万唤中于1月8日上线,新的一年,支付宝账单有哪些变化,其中又隐藏了哪些人生百态呢?
01
“支付宝账单的7年”
大数据对我们生活做出的总结通过支付宝账单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从2012年开始,支付宝开始为每一位用户统计出一份年度账单,为了方便用户了解自己在一年中的收支情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和支付宝慢慢发现,这本年度账单逐渐变为了一个微缩的世界,我们亲眼见证了一个个群体的诞生。
码商
2018年5月,支付宝联合生态伙伴推出了“码商成长计划”,为线下近1亿户“码商”提供“保障”和“成长”两大方便助力。
小微企业成为“码商”之后,开启了被金融科技赋能的进程,传统方式无法解决的经营痛点也被新科技一一破解。
公益
蚂蚁森林诞生两年多来,接近4亿的用户参与了这一计划,两年来,累计减少碳排量308万吨,为地球种下5552万棵真树,面积达到了6.9万亩。
这一年,爱心捐赠一共凝聚了9亿份爱心,为
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7年来,支付宝年度账单也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了。
今年,支付宝账单增添了保密功能。在你查看账单的时候,需要输入密码或指纹“验证”,这一功能防止了你的隐私被别人窥探。
在验证通过后,还会出现一个“确认”页面,上面写着“接下来,是使用芝麻信用的守约信息,需要我亲自批准才会呈上来。”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选项,有网友解释:“因为支付宝和芝麻信用的数据是独立开来的,支付宝想要使用芝麻信用中的数据就必须获得用户的同意,否则就涉嫌泄露用户隐私了。”
在今年的账单中,支付宝还加入了一项名为“理财收益”的数据。
图片来源 / 闺蜜财经
通过账单,我们可以看出不少人都有理财的习惯,但有的人收益很低甚至是负数,相对于支出,理财的收益可谓是杯水车薪。
02
“账单式小康”
不可否认,支付宝账单带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信息,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账单式小康”,指明明生活举步维艰,但看完账单后觉得自己过得还算凑合。
“明明月收入1500,账单6万是怎么来的?”
年度账单发布后,不少网友一边自嘲“原来自己这么有钱”,一边发誓今年一定要节约。
但真的会如你所愿吗?
移动支付的快捷和网络消费的普及,使得现代年轻人的消费模式变得毫无规律,消费成了年轻人“举手之劳”的事情。
数据显示,在超过1亿的花呗用户中,有接近50%的用户是青年群体,而这里面又有大部分年轻人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每月借每月还”也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负债生活的年龄线变得越来越低。
有媒体还称:“年轻人的负债消费正在带领整个国家走向危机。”
“账单式小康”不仅反映出部分人入不敷出的消费模式,也反映了年轻人的消费心理。
网友王先生的支付宝账单显示其“全年消费总额为662.43元”,而这笔消费是在交易规模高达2135亿元的双11购物节中支出的。
而这其中最大的支付者便是充满活力的年轻一代。
今天中午乘坐电梯时,旁边有几个女生在讨论着什么,突然一个女生惊呼:“哇,真便宜,15日抢购只需要1700!”
仔细一听才了解到原来是某电动牙刷在做促销,两只牙刷促销价1700....
其中一个女生觉得一点不实用,但那个女生反驳道:“这么好的促销,平时也遇不上,当然要买了。”
“冲动消费”已经不是一句玩笑,对于年轻人来说,兴趣、爱好比起实用性更容易促使他们消费。
除此之外,年轻人的焦虑感也使得“冲动消费”成为了一种趋势。
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健康生活、健康饮食慢慢成为了大家追捧的生活方式。而年轻人作为新生群体对于这种突然的改变产生了焦虑,进而产生了竞争。
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为一种攀比,但在心理学上,这正是消除焦虑的一种办法。
03
“大数据背后的我们”
如果你不喜欢支付宝账单的“残忍”,那《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也许能带给你温暖。
报告显示,2018年,微信每个月有10.82亿用户保持活跃,每天有450亿条信息通过微信发出。
而在表情使用习惯上,微信统计出了:00后最爱的表情是捂脸哭,80后最爱呲牙笑,70后最爱捂嘴笑。
对比支付宝,微信显得更有温度。
00后:
早睡早起,睡眠时间最短
晚上10点后开始活跃,夜猫群体居多
嗜甜与凉的“冰糖少年”
90后:
起床最晚
公共交通出勤最频繁,一月25次
阅读内容从娱乐八卦转向了生活情感
80后:
无论早晚,都热爱阅读
日间精力主要用来工作
始终关注国家大事
70后:
休闲时刻爱刷朋友圈
在23:30左右睡去
55岁以上人群:
早睡早起,与太阳同步作息
日间线上娱乐丰富:
刷圈、阅读、购物
晚餐后习惯于子女视频通话
关注养生
在我们抱怨大数据过度渗透我们生活的同时,又希望通过它去了解自己。
通过支付宝账单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停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在消费自己,而最后造成的后果还是得由我们自己去买单。
当然,消费在现代社会中是必然的经济活动,我想很少有人能靠不消费,自给自足地生活下去吧。
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确定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就是我们想要的。
所以,我们都需要在消费过程中保持理性。理智消费才能保证自己在未来不会因为“经济疲劳”而压垮自己。
End图|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