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诗文简诗枕畔诗

《天粮》第二幕(非虚构·诗歌)    放声哭嚎着:“还来啊

2018-12-27  本文已影响80人  觉罗
《天粮》第二幕(非虚构·诗歌)    放声哭嚎着:“还来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天粮》第二幕(非虚构·诗歌)

      放声哭嚎着:“还来啊……”

                1

“要来,

要来啊,

要来啊,你们

要来……

吃点饭,再走吧

我有钱,我有钱

吃点饭,再走吧

我——有——钱……”

我让康庆国把三轮摩托开慢点,

慢点,再慢点,

再再再慢点……

                  2

三轮摩托慢到比蜗牛还慢的速度,

八十三岁的张小花

老人,却跟着摩托车一路冲刺,

她不是锻炼耐力更不是为夺金牌

足足二百米的冲刺

只为多留一会,我们。

坐在三轮摩托车上我们四人

此起彼伏的劝慰老人:回去吧

回去吧,我们还会再来

再来,再来,再来看您!

不要再送了

“不要再送了”?

多么违心有多么的自欺欺人的话

老人,那哪里是送我们

老人,分明是一再又一再

近似哀求着,挽留我们。

其实,也就是多待一会儿。

                3

老人瘦弱的老的变了形的一双手

牢牢抓住摩托车上我们

四人的手指,不松开。

老人的眼泪打在了同行的女孩手背上,

一滴,两滴,三滴

断了线的珠子一样

从同行的女孩手背滑落到

老人另一只紧抓着的

我的手上。

老人的眼泪是那么的温热,

这温热像一把老虎钳

死死地钳住我的心

然后用看不见的力猛揪,

那个疼啊,你什么都无法止痛……

同行的女孩哭了

老人的侄女哭了

“姑姑,姑姑,你就松开吧,

我们很快就回来,很快,很快……

                    4

读过许多文学作品,

听过许多人讲说,

还有关心我的朋友偶也问过我,

我始终体会不出寂寞

是何种滋味。一位孤独的老人

孤独与寂寞对她是何等的折磨?

没深刻体会。眼前的这位河北

隆尧县莲子镇任村的张小花

老奶奶,让我切肤之痛的感受了

孤独生活的老人是何等令人心碎!

老人其实并没有什么钱,

老人的唯一能找出的理由与条件

就是“我有钱”,可以请你们吃饭

你们吃饭的时间

也就可以多陪我一会,

哪怕只多一小会也好啊。这是老人

“我有钱”的真实意图

                      5

老人掀起她的床角被褥,从底下

翻找了足有半个小时

才找到一个长期被压的

扁平扁平的塑料袋

再从塑料袋里取出一个有着拉链的

塑料包包,塑料包包里装着

老人的“农村五保供养证”

在供养证里夹着

前天刚刚取回的五百多元钱

这是五保户老人一个季度的生活费

这也老人一再说着“我有钱”的

全部

                      6

老人双手捧着,生怕捧不好漏掉

她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用的

几百元钱。对着我们颤抖着说:

“你们看,

我有钱。

你们在小铺吃点饭吧,

吃了。歇会。再走吧?”

颤抖的声音里弥漫着浓浓的

化不开的疼得使人窒息的乞求

                      7

我询问老人用什么作燃料烧饭?

老人指着一间小屋子对我们说:

“我给别人帮忙摘花生(去年),

人家就把花生秧给我作柴烧。

我还去地里捡些人家棉花杆回来烧。”

老人这几天身体不是很好,

有些头晕和咳嗽,

但她舍不得花钱,

就吃些村上好心人送来的

一点降压药。

我们一行四人外加康庆国四岁儿子,

让老人好似一下子好了许多,

话也多了起来,问我们是领导派来?

问我们工作很累吧?

老人对着我们说:

“国家真好,领导人真好,

我一个孤老婆子,还派你们来看我。”

老人说她什么都不缺,

可当我问老人大米、面粉在哪里?

老人先是一脸茫然,随后慢慢地

还有些难为情的掀开一口

陶瓷缸。我弯腰,低头,瞪大眼

也没有看清缸有什么。

老人的侄女趴在缸沿上

伸进手去从里面提起一个面粉口袋,

口袋里大约有二三十斤面粉,

看样子都有很长时间了,

上面清晰的布满蜘蛛织就的蛛丝。

这就是老人唯一的口粮。

                        8

老人的早饭还没有吃,

在柴房兼厨房里的一张照桌上

一个桔红色塑料袋里放着

一根已经干了的油条。

老人说头晕吃不下。

就在我们前前后后了解老人的

一些生活状况时,

老人习惯性牵着、挨着

她身边的人和手,

起初我以为老人是头晕

走路怕晕倒,

可我们坐下时,

老人依然喜欢抓着身边人的手。

老人的眼睛总是凝望着我们,

这凝望的眼神谁也不敢对视

不经意间碰触一下,你会被

一种接近崩溃边缘而要牢牢

抓住的力量,抓住不放

                    9

八十三岁的张小花

原本育有一儿一女,

可两个子女相继早年离世。

老人的丈夫也早在十多年前

先她而去。

老人有两间砖瓦房,可以住得好些,

由于老人十多年一人孤独的生活,

万分惧怕进到屋内。

老人说:“关上门

就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

由此,老人用半张门板

在院子大门洞里支起一张窄小的床,

白天开着大门,晚上紧挨着大门睡,尽管极其简陋,

但老人非常愿意睡在这里。

当我们刚到老人家里时,

我就问老人怎么睡在大门洞里?

老人告诉我,“听得见声音。”

那时我还在想老人这是为了防贼?

可以听见小偷撬门声吧。

我错了!错得十万八千里了

老人自言自语道:“怕小偷?

我是怕小偷不来,盼望着,

小偷也不来。就算来个小偷

那也是家里来了个人。

我另一错误是误解了老人

为什么她放着一张大床不睡,

尽管那不是什么豪华的

但也比门洞里那半张门板舒适很多。

门缝很大,门底下还有很大的空隙,靠院子的一边就是敞开着的。

老人毕竟年纪大了,

这半露天的睡在大门洞里

对身体也不是很好,

但老人就是愿意睡在那里。

                      10

临别时,我对老人说,您睡到

屋子里吧,这外边对您身体不好。

老人顿时脸上紧张的抽搐

还急切的连声说:

“不,不,不,就睡这里好……

睡这里我能听见路上人

说话的,话音。”

我这才一下子反应过来,

原来老人只有这样

才能听到一些声音,

才觉得有个人和他“说话”。

一只无形的大手执一把锋利的刀

一刀一刀把我心像砧板上的肉切碎

这就是——人老了是多么怕孤独啊!

孤独与寂寞让老人忘记了寒冷,

忘记了风雨,忘记了她贫寒的生活……

只要能听见路人的几句说话声,

她宁愿睡在半露天的大门洞里。

没有人陪老人说说话,

老人只有听听路人的脚步声闲谈声

路人的几句与老人毫无关联的话音

对老人,都已经是

已经是,莫大安慰与陪伴了……

                      11

好不容易让老人松开手,

摩托车徐徐启动离开了老人,

双眼已经被泪水迷蒙的老人,

还站在远处

半举着手

放声哭嚎着:

“还来啊……”

《天粮》第二幕(非虚构·诗歌)    放声哭嚎着:“还来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