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四 心理的症状就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社会心理服务师资班(九)

2020-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辛迪Cindy

前面讲到了三个理念,均是从宏观的角度看:

1.从人文的角度:求助者是活生生的人:要知道人是至高无上的,是人服务人,而不是人服务人的心理;

2.从宗教的角度:信则灵,人创造了宗教,宗教告诉人们信,信则灵,谈事情没有对错,重要的是对方信或不信;也要自信,相信能帮助对方,又帮了对方,这就是必然信;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帮到了对方,这只是偶然信。必然信一定多于偶然信,信是第一重要的。

3.从哲学角度,对立统一原理。

在心理服务当中,失败的时候,没有那么顺的时候,首先想想,可能是对立统一方面出了问题,可能是不信,可能是没有把对方当人看。理论给人实践带来思路。

接下来是从微观的角度谈的理念。

从心理的角度看,心理问题可以看做“症状”,“症状”是怎么来的呢?心理的症状就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

这里面关系两个心理名词,强迫:知道不该这么做(想),但又忍不住不得不这么做(想)。我们都知道有一种病叫强迫症,比如一个人,总是想1+1为什么等于2呢,翻来覆去地想,停不下来;或者是想一首歌,他告诉自己想一遍就不要再想了,再想耽误时间了,但还是忍不住,想一遍、想一遍、想一遍...

这就是强迫性思维;还有一种,是强迫性动作,一个人晚上睡觉前,明明知道门已经关上了,但必须要起来再看看,看后回去躺下还不放心,又起来看看,反复检查,这觉就睡不好了;还有的人,反复洗手,他明明知道手已经洗了很多遍洗干净了,但又不得不再洗一遍,再洗一遍,知道自己不该再洗了,但忍不住又去洗。这就是强迫与反强迫是同时存在的,没有反强迫就没有强迫,你如果觉得自己该洗手,反复洗手就不是问题了。

比如当一个人说自己很自卑来求助,自卑可以说是一个症状,那这个症状怎么来的呢?咨询师就应该立刻知道,他觉得自己不该自卑,“觉得自卑”又“不该自卑”这种强迫、反强迫才形成了冲突,才来找咨询师的,如果他认为自己就是个自卑的人,还来吗?不用了,因为他没有反强迫,也就没有冲突。

大家觉得,这个人来找咨询师,是希望咨询师帮助他消除他的反强迫吗?这个一定不知道什么是强迫、反强迫,他来找咨询师往往是想解决自己的“重复”,但咨询师呢?不要管求助者的重复,要帮他消除、打掉或减缓他的强迫,以解决他内心的冲突。

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女性一上公交车就恐惧,她觉得不该害怕,但又害怕,这就是恐惧症。恐惧症主要分为三种:对人的恐惧:他知道见到人不该害怕,但忍不住见了人就心慌;

对物的恐惧:害怕猫、害怕狗;

对场所的恐惧:害怕空旷的原野,害怕人密集的地方,害怕封闭的空间(幽闭恐惧症)

这位女性,害怕乘公交车,其实是害怕公交车上封闭的空间——幽闭恐惧症。她已经在已在精神卫生中心作出诊断,场所恐惧症。

咨询师问:我能帮你什么呢?

求助者:乘坐公交车不恐惧。

她为什么觉得这是个问题呢?问题在于,她觉得乘坐公交车不该恐惧,但她恐惧,这就是冲突,我们要帮她解决冲突。

咨询师问:你认可自己有病吗?

求助者:认可,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远找您。

咨询师:那你现在就是“有病的小王”,有病的小王乘坐公交车就应该害怕,只有没病的小王,乘公交车才不害怕,你能接受吗?

求助者没有反应过来。

对于没有心理学背景的人,需要时间反应很正常,咨询师要反复地说,让其理解。

咨询师:比如我们感冒了,有的人咳嗽、有人流鼻涕,一个感冒的人咳嗽是正常的,你现在是有病的小王,乘坐公交车害怕,这叫正常。要想过正常的日子,就应该乘坐公交车害怕。还要想学习自行车游泳一样,去练习。

一个有病的人接受了自己的“症状”,接受自己是个“病人”,消除了自己的冲突,从而打破强迫,这是第一步——理念,这点极为重要。接受就是改变之时,一切的改变都是从接受开始。一旦接受,症状就会减缓甚至消失。

第二步——行为,满贯疗法或冲击疗法,或者系统脱敏疗法。

其实小王之前已经知道这些疗法,但没有采取,原因就在于,她不接受自己是个病人,一边有病,一边不接受有病、想过正常人的生活,这就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科学思路解决问题有三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位一体,哪一步最重要呢?多数人问题解决不了就是因为集中在“怎么办”上,其实最重要的,应该聚焦的是“是什么”,知道了是什么,弄清楚为什么,接下来自然就知道怎么办。

小时候经常听一个故事《咕咚来了》:一个兔子中午睡觉,忽然被“咕咚”的声音吓醒了,赶紧跑,别的动物看见了就问小白兔,你为什么跑,小白兔说不好了,“咕咚”来了,小动物们也跟着赶紧跑。队伍越来越大,跑步的动静惊动了森林之王狮子,狮子听说后要去见识一下“咕咚”长什么样,于是发现不过是木瓜掉进了湖里。发现了是什么之后,就不怕了。

往往“是什么”最重要。很多人没搞清是什么,就去琢磨为什么、怎么办,很容易南辕北辙。“是什么”并不简单,心理层面上、现象学层面上,“是什么”是一直在变化的。

一个妈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孩子不学习,其中有个隐含的意思是,妈妈认为孩子应该学习,想消除孩子不学习这个事件,但她不知道自己内心是冲突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孩子不学习是什么,即具体的表现是什么,昨天、前天、大前天都不学习,但这三天的表现是不一样的,但从妈妈的角度,只是“不学习”这三个字,看不清是什么。

专业工作者要想助人,对人的判断,要比帮助本身更重要性。

症状是强迫性重复的结果;强迫是知道不该做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做;重复是反复做一个行为。看一个人问题表现形式,头脑要看到两个:强迫重复,当事人往往能看到重复,但看不到强迫和内心的冲突、挣扎、拧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