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一趟简书坚持的意义启迪

坚持的三种境界

2016-12-15  本文已影响2744人  壹默了然

文 | 壹默了然

1.

有位同事看了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大受鼓舞,决定即日起早起健身,还特地花了不少银子,在家附近的健身会所办了张年卡。

一开始,她雄心壮志,一副“从今以后,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梦想”的模样。并叫我监督她,福利是她若哪天没早起健身就请我吃午餐。

开头6天,她每天坚持六点起床,在朋友圈打卡记录。第7天,迟迟不见她打卡,我半开玩笑提醒她,我的午饭有着落了。

她解释说,昨天加班回去太晚了,早上没睡醒,明天我还会继续的。

隔天,她果然早起打卡了。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总是断断续续地打卡。而我在吃了她几顿午餐后,感觉再这么提醒下去,免费午餐将会源源不断,也就不好意思再监督她了。

后来,朋友圈里再也没出现她早起打卡的记录。

同期我加入一个文友圈,开头一起写作的人很多,两三个月后,很多人消失不见了。

一位前辈曾对我说,其实成功并不难,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坚持下来。人世间最苦的是长情,猛冲猛打一个月,谁都能做到,难的是十年如一日。记住,当你多坚持了一天,就超过了同行路上的3个人。

虽然我至今不清楚他这3个人理论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是感觉非常有道理。

2.

人人都知道坚持很重要,然而坚持的境况也不尽相同。经与前辈反复探讨,个人拙见,坚持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无比顽强的毅力支撑下的坚持

比如,儿时学琴,看着窗外其它小朋友在玩,自己却只能关在房间里不停地练习。

年少时为了考一所好大学,不得不努力读书。

毕业后为了提升职场竞争力,上班之余坚持充电。

这些是靠内在毅力驱动的坚持,虽然不产生即时利益,然而有可能获取通往未来更好生活的门票。

还有一些没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的底层工作者,为了养家糊口,哪怕再苦再累再脏的活,也不得不咬牙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使耗尽了毕生精力依然看不到转机,仅仅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坚持。

3.

第二种境界:外在的刺激和诱惑驱动下的坚持

每天早上六点半,罗辑思维的罗振宇都会准时发送一条60妙的语音,每次都一秒不差,且保证内容完整性。

罗振宇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为了做到形式上的统一,他每次要录十多次才能录成。这是一种死磕精神,也是极苦的事情,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像他这样几年如一日。

当然,他也由此收获了事业上的累累硕果。

1842年,曾国藩计划整理一套《曾氏家训》,在起步时受挫。他发现自己读书几十年,依然对文本不熟,知识未成系统,攒不出一本家训。他在家信中诉苦说:“割裂零碎,毫无线索。”

他决心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和提升,建立一个成熟的知识系统。他每天坚持做三件事:1、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2、读史书十页,边读边思考,重在读有所得。3、写《茶余偶谈》一则,记录并总结和朋友闲谈产生的火花、灵感(说不定日后就是自己的思想成果和心得了)。

曾国藩对这三样事的坚持年限是“誓终身不间断也”,并做到每天坚持,“必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虽行船走路,俱须带在身边”。

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他的道路。制定一个计划,哪怕每天一丁点,持之以恒下去,终成正果。这为他十年后应对时代的巨变,选择人生事业的另一种状态,做好了铺垫。

奥维德说过,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这些是外在刺激和诱惑驱动下的坚持,在坚持的进程中,也有可能逐步转化为发自内心的喜欢。

4.

第三种境界:与生俱来或发自内心的喜欢

前两种是靠内在毅力、外在刺激强迫自己坚持下来并形成习惯的,一旦内因、外因消失,坚持的力量也就随之消失了。而第三种是与生俱来的,抑或是发自内心的,就如我们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它没有物欲,没有目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带来的力量,甚至不需要坚持。

当你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不以金钱为目的,往往反而容易获得成功。而金钱是你成功后带来的副产品,是自然而然的东西。

万达集团王健林说过,最重要的事业,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极其喜欢,我相信他会成功。

所谓爱的越深,坚持的就越久。痛苦中的坚持总有一天会耗尽精力和耐心。

翻译家周克希曾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第二和第五卷。前几年,因为年纪、体力和精力的原因,他决定停止翻译剩余4卷。当时,他曾引用一位法国作家的话形容自己的心情:“人生太短,普鲁斯特太长。”

后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他翻译的精华版,将原本200多万字的作品精简至20多万字,以便让那些想读普鲁斯特但又没有太多时间的读者领略到这部作品的精髓。

对于很多真正的读书人来说,《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部难啃的大部头,很少有人能坚持将它读完,以至于普鲁斯特的弟弟曾笑着说:“要想读《追忆似水年华》,先得大病一场,或是把腿摔断,要不哪来那么多时间?”

普鲁斯特从1908年开始创作这部作品,直到1922年去世前夕才完稿。在历时14年之久的创作期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内,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以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当时的繁华都没有对他的写作内容产生任何影响。

对普鲁斯特来说,没有其他任何事情比这部作品的写作和出版更重要了。他曾经对朋友说过:“我真的觉得一本书就是我们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它比我们自己更重要,所以我现在为了它,像父亲为了孩子一样四处求人,是再自然不过的。”

在别人眼里痛苦不堪的事情,普鲁斯特却乐此不疲。

难读却值得读,这是很多享誉世界的作家对《追寻逝去的时光》的评价。毛姆曾说:“我宁愿读普鲁斯特读得厌烦,也不愿意读其他作家的作品来解闷。”本雅明也是普鲁斯特的追随者。为了向这部作品致敬,英国大才子阿兰·德波顿甚至写了一本《拥抱逝水年华》。

5.

现在盛行“每天三个小时,十年一万个小时,成就一个专家”的说法。

时间才是每个人的终极资源,然而1万小时理论只是说明坚持和积累的重要性,并非一概而论。方法对的人,可能不需要1万小时;如果走错方向,2万小时也可能成就不了梦想。

追求梦想没有错,但敢闯敢试,也要理性。坚持的前提条件是你确定那是正确的。

《韩非子》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坚持”者,守株待兔那个人。他也很坚持,但他是个反面教材。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怎么成为想要的自己,但却输在无法坚持。下决心时对自己的承诺就像感情中的山盟海誓,一开始信誓旦旦,到最后绝口不提。

无论正在经历什么,都请你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从来没有一种正向的坚持会被辜负。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唯有坚持别人所不能坚持的,才能够拥有别人所不能拥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