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我对焦虑和内耗有了这些新认识

2024-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宗超想对你说

读者书: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比我说的更重要的是你的思考

前些天读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并借找句子的机会,速读了《病隙碎笔》一书,同时写了一篇笔记——为了找这句话,我看完了《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

近几天我搜了余华的书,看到有《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增订版),我想可能那些撩拨人心的营销句子,那些我上个月没读到的治愈焦虑的句子,之所以没读到,可能会在增订版里读到。阅读之前,我把两个版本的内容篇幅做了如下对比:

在增订版里没有以下几篇散文:哀悼日、七天日记、给塞缪尔·费合尔讲故事、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飞翔和变形、生与死,死而复生、西格弗里德·伦茨的《德语课》、我的阿尔维德·法尔克式的生活、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两位学者的肖像、罗伯特·凡德·休斯特在中国摁下的快门、一个作家的力量、非洲、儿子的固执、附录一《兄弟》创作日记、附录二《第七天》之后,共16篇。

增订版新增的散文有:他人的疼痛也是我的疼痛、我们的鲁迅、灵魂饭、韩国的眼睛、奢侈的厕所、阅读的故事、我们与他们、我只知道人是什么、爸爸出差时、十九年前的一次高考、我的第一份工作、回忆十七年前、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给学生的推荐作品篇目及结语、美国的时差、我的书游荡世界的经历,共16篇。

当我把之前没有读到过的16篇内容读完后发现,我还是错了,那些撩拨人心的句子,那些让诸多人说治愈了内耗的句子,增订版里同样没有。

先总结一点,亦可作阅读忠告。如果有人正打算看一本书,但阅读功底一般,又喜欢总结性非常强、能单刀直入直截了当谈及问题的文字,且目的非常明确——为了治愈焦虑,为了治愈内耗,那么请郑重其事的告诉他——《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这样的散文集不是他的首选,至少不那么推荐。不如先读一读《活着》,在作者笔下去感受一个历经沧桑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故事,或许在那样的文字中,在那样的故事中,在那样跌宕起伏的人生里,可以找到平静的力量,找到治愈的力量,找到生生不息的希望。

某个营销的极速传播和兴起,背后必然有某种人性被撩拨,被满足,被喂食,乃至被供养。但万勿小心这样的满足,因为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文字,都首先要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以及经得住世事变迁。

在我看来,治愈内耗和焦虑的本质,是个人对历史有一个宏观了解,对人生的发展有以古为镜、以小见大的觉察,并允许一切发生,同时依旧热爱,或热爱某件事,或热爱某种生活。在文字中经历种种人生跌宕,世事变迁,看通人生是一个曲折前进、跌宕起伏的过程,同时在文字中熟知事物发展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规律,变化和起伏是必然存在的因素,这是文字能够给人的力量和认知。

回到增订版的内容来说,大概是喜欢写作的原因,读完增订版里“替换”的章节后,我更多的是读到与写作和创作有关的内容。比起关注某些经典句子,我更关注作者如何创作,如何回忆,如何表述,如何处理细节。于我而言,焦虑与内耗,会在我学会如何通过文字更好更准确地表述一件事,如何更好更有力地处理一个细节的过程中,得以治愈。

——在不确定性中焦虑和内耗。

——在具体热爱的事情中治愈。

在《我们的鲁迅》一文中,作者写道:我想借此机会再次谈论《孔乙己》,这是短篇小说中的典范。这部短篇小说开篇的叙述貌似简单却是意味深长,鲁迅上来就写鲁镇的酒店的格局,短衣帮的顾客都是靠在柜台外面站着喝酒,穿长衫的顾客是在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上酒菜,坐下来慢慢地喝酒。孔乙己是唯一站着喝酒却穿长衫的人。鲁迅惜墨如金的开篇,一下子就让孔乙己与众不同的社会身份突出在了叙述之中。

在《孔乙己》里尤其重要的是,鲁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几次来到酒店的描述,当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才开始写他是如何走来的。这是一个伟大作家的责任,当孔乙己双腿健全时,可以忽视他来到的方式,然而当他腿断了,就不能回避。于是,我们读到了“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先是声音传来,然后才见着人,这样的叙述已经不同凡响,当“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孔乙己摸出四文大钱后,令人赞叹的描述出现了,鲁迅只用了短短一句话,“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是用这手走来的。”

……

犹如听懂一首歌,初听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读懂一篇文章也一样。需要经历,需要时间,还需要时机。经由切身以及相似的经历与感受而共鸣,使人们更容易相互了解和认识,是认识作者,也是认识自己,如果不是这次阅读,我大概还不会读懂《孔乙已》一文中的作者厉害之处。

我在《为了找这句话,我看完了<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一文中写道:有一点无可厚非,就是永远不必担心读一本书读的不够细,不够慢,更不必焦虑会不会错过什么,因为我们的经历、以及我们想要获得什么的这种潜意识,早就决定了我们能获取的信息、获得的感悟、获得的思考是有限的。

说的是阅读中需要的那种与作者在精神层面相遇相识的时机。

关于写作和阅读,文中有两处精彩的问答,如下:

曾经有人问我:“三十年的阅读给了你什么?”

面对这样的问题,如同面对宽广的大海,我感到自己无言以对。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的结尾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我对那些伟大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会被它们带走。我就像是一个胆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抓住它们的衣角,模仿着它们的步伐,在时间的长河里缓缓走去,那是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它们将我带走,然后又让我独自一人回去。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它们已经永远和我在一起了。”

又如:很多年前,我和一位厨师长聊天,他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读者?”

我说:“要想成为一个好作家,先要成为一个好读者。”

他又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读者?”

我说:“第一,要去读伟大的作品,不要去读平庸的作品。长期读伟大作品的人,趣味和修养就会很高,写作的时候自然会用很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长期读平庸作品的人,趣味和修养也会平庸,写作时会不知不觉沉浸在平庸里。第二,所有的作品都存在缺点,包括那些伟大的作品,读的时候不要去关心作品中的缺点,应该关心优点,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你无关,别人的优点会帮助你提高自己。”

……

以上的问答,说的是写作和阅读这两件事,却又可以是生活的更多方面。在阅读中,我找到了让我惊喜和震撼的或句子,或段落,我的情绪被安抚,时光因阅读流逝但又好像成为了我本身。

我的惊喜是我的惊喜,我的震撼也可能只属于我的震撼,但这并不要紧,总会有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契合的时机,和我一样,享受着这片刻,或被治愈,或被满足,或被安抚。

如同作者在《爸爸出差时》一文所写那般:一部伟大的电影后面存在着千万部电影,不同的观众带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感受去与这部电影接触碰撞,发出共鸣之声。这样的共鸣之声或多或少,有时候是一两句台词,有时候是一两场戏,有时候甚至是整个故事。这共鸣之声也是引诱之声,引诱观众置身电影之中,将自己的人生加入到别人的人生里,观众会感到自己的人生豁然开朗,因为这时候别人的人生也加入到自己的人生里了。所以一部伟大的电影会让观众在各自的记忆和情感里诞生出另外一部电影,虽然这部电影是残缺不全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几个画面和几句台词,但是足够了。

……

读完增订版,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文字,不大可能会赤条条的出现在有限的标题中,它需要被发掘,被体会,被理解,被接纳,而背后意味着一个人的经历和生活,找到了另一个新的航向和通道,至少会有新的希望在萌生

在《我把近些年来的总结与思考,精炼成了21句话》中,我写道:少凑热闹,学着静心,学着洞察,在平凡的生活细节里,或者没有划重点的文字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能量。

标题党虽被深恶痛绝,但总有人的阅读兴趣又依赖于标题党的撩拨,不走标题党路线的文章,标题类如高考作文,点击率并不高,需要作者的深度积累或硬性推荐才能做到高阅读量。

无论如何,开始阅读本身并非坏事,如果恰好在阅读中找到了乐趣,那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是一种具体的热爱,焦虑与内耗会在具体的热爱中治愈。

作者简介:张宗超,一位用力体验生命并努力传递更好的生活理念的年青作者,写人生规划、职场认知以及自我成长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