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 读书笔记(二)

2016-03-20  本文已影响59人  核好柿

2016-03-20

获取好故事有哪些途径?

靠阅读“窃取”思想

广泛阅读。必须成为以为如饥似渴的广泛阅读者,仅仅翻阅一些告发姓梁的大众报刊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你的选题要广泛阅读,选题不但是自己感兴趣的,还应该是涉及面很广但又缺乏报道的。此外找到与选题相关的出版物,进行大量阅读,包括专业期刊、行业通讯、学术刊物、智囊团和基金会的报告,一级政府机构发布的信息。这样的阅读是痛苦的,很可能大多数内容都很枯燥无味。

随时记录灵感。在阅读材料时,一方面要把想到的故事点迅速做成笔记,另一方面要把重要资料做成剪报收集起来。数据可以储存,但灵感与创意就如晨雾一样,往往转瞬即逝。如果没有笔记的话,过段时间再去看自己的剪报时,很可能会奇怪自己为什么会留这些东西。

为选题做档案。一定要有系统的档案记录,并定期整理,否则你很可能无法找到自己最初的创意。

靠“中间人”提供信息

他们不在顶端决策层,但对政策十分了解;他们也不在基层,但却对下面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有的记者已经习惯运用自己完美的构思去凭空挖掘故事想法,但这样做其实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逆向思维。记着应该利用那些信息灵通而又乐意合作的信息源。

[关于如何获得好故事,几乎所有的书中都提到这两种方法,不仅仅是写新闻报道,在日常的写作中也是如此。本书提到的与别处不同的是,

1、先确定题材,之后大量阅读那些学术期刊。这更偏重于报道或是理论性写作,阅读材料为自己的文章确定方向并提供支撑。我们读的材料不代表一定就要用上,这是很多人经常会犯的毛病,最终文章变成了信息的罗列,没有重点缺乏逻辑。读书只是为我们提供思想,丰富自己的思维。

2、随时记录灵感这是大家经常会提到的,当然为了适应报道会有大量的剪报,一定要建立系统的档案库,并及时整理,在剪报旁边记录下收集时自己的想法,不然过后就会忘记为什么会收集。

3、依靠“中间人”。这个观点较不一样,尤其在新闻报道中需要对事件快速反应,只有能第一时间获得可靠信息源的人才能写出吸引人的报道。如果只靠阅读获取,已经晚了。书中还提到在和中间人或当事人交流的时候,不要按已形成的思路去采访,不如是坐下来和人聊天,这种方式收获更大,因为后者交流的事具体故事。]

在获得原材料的渠道大大增加后,我们就可以从中挖掘出写作灵感。我们提供好几种方法,帮助你完成这个目标。

方法一,推断法

在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推断的时候,记者应该问自己两个问题1、造成这个具体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个原因可能很明显也可能不明显,甚至可能被完全忽略。2、造成这一事件的原因是否也能在其他地点对其他人或组织产生同样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一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是符合逻辑?

方法二,综合法

在几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中找到关联,找到不同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共性。

推断法和综合法是记者在竞争中取得先机的法宝。因为,当其他记者正懒洋洋地躺在那里,等着新闻从天而降砸到他们头上时使用这两种方法的记者,却可以通过扩大故事的主题,把分散的发展点联系在一起,发掘出更多的故事。但是,原创的机会总是很有限的。俗话说:“没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记者。”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不无道理。许多时候,我们的竞争者并没有懒洋洋地躺在那里,他们富于想象,充满活力,甚至抢在我们前面得到了故事。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所面对的挑战不是把故事再重复一遍而是去扩展它,充实它,或者改变它的性质。

[原创的故事是有限的,我们不需要逼迫自己必须写出原创思维的文章,即使是通过别人的故事获得灵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写作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即使是相同的命题也可以写出不同侧重的观点。我经常会看到一些学习类公众号的作者将自己以前写过的文章再重写一遍,因为自己的思想是在更新的,自己看待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变化。就如同七天人的皮肤细胞全部换掉一样,我们的思想也会逐渐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完全颠覆以前的想法,常写常新可以将这些成长记录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将故事再重复一遍,而是去扩展它、充实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